风寒感冒该吃啥药?不同症状怎么选药?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美容美体 正文

风寒性感冒是中医学中对感冒的一种常见分型,多因感受风寒之邪所致,临床常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稀、舌苔薄白、脉浮紧等症状,治疗风寒感冒应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为基本原则,合理选用中成药或西药可有效缓解症状、促进康复,以下从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常用药物、用药注意事项及生活调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风寒感冒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要点

风寒感冒的发生多与气候寒冷、起居不慎、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导致风寒外邪侵袭人体,卫气被遏,肺气失宣,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寒主收引”,风寒之邪从皮毛或口鼻侵入,首先侵犯肺卫,卫气抗邪于表则见恶寒、发热、无汗;肺气失宣则出现鼻塞、流清涕、咳嗽等症状;寒性凝滞,气血运行不畅,故见头痛、肢体酸痛,辨证时需抓住“寒”的特征,如痰液清稀、鼻涕清白、口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白等,与风热感冒的痰黄涕稠、口渴咽痛等热象相鉴别。

风寒性感冒吃什么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风寒感冒常用药物选择

治疗风寒感冒的药物可分为中成药和西药两大类,需根据具体症状和体质合理选用,避免盲目用药。

(一)中成药

中成药治疗风寒感冒需遵循辨证论治原则,以下为临床常用药物及其适应证:

  1. 感冒清热颗粒

    • 成分:荆芥穗、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等。
    • 功效: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 适应证:适用于风寒感冒初期,症见发热、头痛、恶寒、鼻流清涕、咳嗽咽干等,该药虽名“清热”,但实则以辛温解表为主,兼以清热,适用于风寒夹热或表寒轻证。
    •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2次。
  2. 正柴胡饮颗粒

    风寒性感冒吃什么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成分:柴胡、陈皮、防风、甘草、赤芍、生姜。
    • 功效: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 适应证:适用于外感风寒初期,症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鼻塞流涕等,该药药性平和,适用于体质虚弱或儿童风寒感冒。
    •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
  3. 荆防颗粒

    • 成分: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
    • 功效: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 适应证:适用于风寒夹湿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困、鼻塞流涕、咳嗽有痰等,对于兼有关节酸痛、肢体酸重等湿邪症状者效果更佳。
    •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
  4. 九味羌活颗粒(丸)

    • 成分: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地黄、甘草、黄芩。
    • 功效:疏风解表,散寒除湿。
    • 适应证:适用于外感风寒夹湿,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剧烈、肢体酸痛酸楚、口苦微渴等,该药药性较强,适用于体质壮实、寒湿症状较重者。
    •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或口服,一次1袋(丸),一日2-3次。
  5. 感冒疏风丸

    • 成分:桂枝、防风、紫苏叶、白芷、桔梗、苦杏仁、麻黄、陈皮、甘草等。
    • 功效:辛温解表,宣肺和中。
    • 适应证:适用于风寒感冒,症见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恶风等。
    •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二)西药

西药治疗风寒感冒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常用药物如下:

风寒性感冒吃什么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解热镇痛药

    • 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镇痛作用,适用于头痛、发热、肢体酸痛等症状。
    • 布洛芬: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适用于中重度疼痛及发热。
    • 注意:两者需避免同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用药期间避免饮酒。
  2. 鼻黏膜减充血剂

    • 伪麻黄碱:收缩鼻黏膜血管,缓解鼻塞、流涕症状,常用于复方感冒药中(如氨麻苯美片)。
    • 注意: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避免长期使用(一般不超过7天)。
  3. 抗组胺药

    • 氯苯那敏(扑尔敏):通过阻断组胺受体缓解流涕、打喷嚏等症状,有嗜睡副作用,适用于夜间症状较重者。
    •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第二代抗组胺药,嗜睡副作用较轻,适用于日间使用。

(三)风寒感冒常用药物对比表

药物名称 类别 主要功效 适应证 注意事项
感冒清热颗粒 中成药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风寒感冒初期,发热恶寒、鼻流清涕 孕妇慎用,忌生冷辛辣
正柴胡饮颗粒 中成药 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外感风寒初期,体质虚弱者 儿童、老人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荆防颗粒 中成药 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风寒夹湿,头痛身困、肢体酸痛 高血压患者慎用
九味羌活颗粒 中成药 疏风解表,散寒除湿 寒湿较重,头痛剧烈、口苦微渴 孕妇禁用,服药期间忌食油腻
对乙酰氨基酚 西药 解热镇痛 发热、头痛、肢体酸痛 避免与酒精同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伪麻黄碱 西药 缓解鼻塞 鼻塞、流涕严重者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禁用

用药注意事项

  1. 辨证用药,避免混淆:风寒感冒忌用辛凉解表药(如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等),误用可能加重病情或迁延不愈,若症状复杂(如寒热错杂),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
  2. 不宜多种药物叠加使用:复方感冒药常含有相同成分(如对乙酰氨基酚),同时服用可能导致药物过量,增加肝损伤风险。
  3. 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选用药物,避免使用禁忌成分。
  4. 观察病情变化: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如高热不退、咳嗽加剧、呼吸困难等),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如流感、肺炎等)。
  5. 饮食禁忌: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避免饮用浓茶、咖啡,以免影响药效或加重脾胃负担。

生活调理与预防

  1. 注意保暖:风寒感冒期间应添加衣物,避免再次受寒,尤其注意头部、颈部和脚部保暖。
  2. 合理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有助于正气恢复,促进康复。
  3. 饮食调理:可适量饮用生姜红糖水、葱白粥等辛温解表的食物,忌生冷、黏腻之品。
  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5. 增强体质:平时适当锻炼(如散步、太极拳),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风寒感冒可以喝姜汤吗?有什么注意事项?
解答:风寒感冒适量饮用姜汤有助于发散风寒,缓解症状,制作方法:取生姜3-5片(约10-15g),红糖适量,加水煮沸后趁热饮用,注意事项:① 姜汤适用于风寒感冒初期,风热感冒(发热重、咽痛、痰黄)不宜饮用;② 生姜性温,阴虚内热(如五心烦热、口干舌燥)者慎用;③ 不宜过量饮用,以免耗伤津液;④ 若服药期间饮用,需与药物间隔1-2小时,避免影响药效。

问题2:风寒感冒服用中成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该怎么办?
解答:若服用中成药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加重(如高热持续不退、咳嗽加剧、痰量增多或变黄、胸痛、呼吸困难等),可能提示病情复杂或合并其他感染(如细菌性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通过血常规、胸部影像学等检查明确诊断,并调整治疗方案(如加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需注意是否为辨证不当(如风寒夹热、气虚外感等),必要时需重新辨证用药。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洗面奶保质期怎么看?过期了还能用吗?
« 上一篇 2025-09-03
冬天减肥适合吃什么?低脂暖胃还饱腹的有哪些?
下一篇 » 2025-09-03

相关文章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2人围观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

动态快讯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