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牙是口腔医学中常见的治疗项目,涉及牙齿龋坏(俗称“蛀牙”)的修复,旨在恢复牙齿的形态、功能及美观,根据不同医疗机构的专业划分和牙齿问题的复杂程度,补牙可能涉及多个科室,但核心科室通常是牙体牙髓科或综合科,以下从科室职能、治疗流程、适用情况等方面详细说明补牙所属科室及相关知识。
补牙的核心科室:牙体牙髓科
牙体牙髓科是专门处理牙齿硬组织(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疾病及牙髓(俗称“牙神经”)问题的科室,是补牙最主要的归属科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治疗范围:
- 龋病(蛀牙):针对牙齿表面或深部的龋坏,去除腐坏组织后用补牙材料(如树脂、玻璃离子等)填充修复。
- 牙体缺损:因外伤、磨损等原因导致的牙齿缺损修复。
- 牙本质敏感:通过脱敏或充填治疗缓解牙齿敏感症状。
- 技术特点:牙体牙髓科医生擅长精细操作,尤其对深龋近牙髓或已引发牙髓炎的患牙,会先进行根管治疗(涉及牙髓处理),再补牙,确保治疗效果持久。
其他可能涉及的科室
-
口腔修复科:
- 适用情况:当牙齿大面积缺损(如龋坏导致牙齿只剩残根)或补牙后仍无法承受咀嚼力时,可能需要修复科进行嵌体、贴面或全冠修复。
- 与补牙的区别:补牙是直接填充缺损,而修复科多采用间接修复体(如瓷嵌体、全冠),需取模、制作后再粘接。
-
儿童口腔科:
- 适用情况:儿童乳牙龋坏或恒牙早期龋坏,需采用适合儿童的治疗方法(如预成冠修复、玻璃离子补牙等)。
- 特色:儿童口腔科医生更擅长行为诱导,使用无痛技术或防护措施(如橡皮障、笑气镇静)配合治疗。
-
口腔综合科:
- 适用情况:基层医院或小型诊所常设综合科,医生处理包括补牙、拔牙、洗牙等基础口腔问题,简单龋坏可直接在综合科补牙。
补牙的完整治疗流程
补牙的具体步骤因龋坏程度而异,以下为典型流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步骤 | 涉及材料/工具 | |
---|---|---|
口腔检查 | 视诊、探诊、X光片判断龋坏范围及深度 | 口镜、探针、牙片机 |
龋坏去除 | 用高速手机(钻头)去除腐坏牙体组织 | 高低速手机、车针 |
窝洞制备 | 修整洞形,保留健康牙体,利于材料固位 | 片切钻、倒锥钻 |
消毒 | 用药物(如樟脑酚、氢氧化钙)消毒窝洞 | 消毒棉、小棉球 |
垫底(深龋时) | 用氢氧化钙玻璃离子垫底,隔绝刺激 | 垫底材料、充填器 |
充填 | 分层填入补牙材料,雕刻外形 | 树脂、玻璃离子、光固化灯 |
抛光 | 调整咬合,打磨抛光表面 | 抛光砂石、橡皮杯 |
补牙材料的选择
不同材料适用于不同情况,常见补牙材料对比:
材料类型 | 优点 | 缺点 | 适用场景 |
---|---|---|---|
复合树脂 | 美观、强度高、可塑性强 | 收缩性大、技术敏感 | 前牙美学修复、后牙中小龋坏 |
玻璃离子 | 释放氟离子、对牙髓刺激小 | 强度低、易磨损 | 乳牙、牙颈部楔状缺损、垫底 |
银汞合金 | 强度高、耐磨、性价比高 | 不美观、需磨除健康牙体 | 后牙大面积缺损(现较少用) |
聚羧酸锌水门汀 | 粘接性好、刺激性小 | 强度一般 | 临时修复、垫底 |
补牙后的注意事项
- 饮食:补牙后24小时内避免用患侧咀嚼,避免过硬、过黏食物(如坚果、口香糖)。
- 口腔卫生:正常刷牙,使用牙线清洁邻面,防止继发龋。
- 定期复查:建议每6个月检查一次,观察补牙材料边缘是否密合,有无继发龋或脱落。
补牙的常见误区
- “小龋不用补”:浅龋若不及时处理,会发展为深龋,甚至引发牙髓炎,增加治疗难度和费用。
- “补牙后不会蛀牙”:补牙材料与牙齿间可能存在微渗漏,仍需注意口腔清洁,否则可能继发龋。
相关问答FAQs
Q1:补牙后疼痛怎么办?
A:补牙后短期轻微敏感属正常,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可能原因包括:咬合高点(需调颌)、牙髓炎(需根管治疗)、继发龋(需重新补牙),建议及时复诊,医生会通过检查明确原因并处理。
Q2:补牙材料能用多久?
A:材料寿命取决于材料类型、口腔维护及使用习惯,复合树脂通常可维持5-10年,玻璃离子约3-5年,若出现材料边缘渗漏、脱落或继发龋,需及时重新修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2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