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慕斯质感的洗面奶需要结合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增稠体系的搭建以及气体的稳定技术,核心目标是实现按压时能产生丰富绵密的泡沫,同时保证清洁力与温和性的平衡,以下是详细的制作方法、原料选择、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包含关键参数表格和常见问题解答。
原料选择与核心功能
慕斯洗面奶的泡沫特性主要由三部分决定:表面活性剂体系(发泡与清洁)、增稠悬浮体系(稳定泡沫与质地)、保湿舒缓体系(温和性调理),以及推进剂/发泡技术(慕斯形态)。

表面活性剂(核心发泡与清洁)
需选择兼具发泡力与温和性的表活,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紧绷,常用复配方案如下:
- 月桂酰谷氨酸钠(Sodium Lauroyl Glutamate):氨基酸类表活,pH5.5-6.5接近皮肤,泡沫细腻温和,占比10%-15%。
- 椰油酰甘氨酸钾(Potassium Cocoyl Glycinate):钾盐氨基酸表活,低温溶解性好,泡沫丰富,占比5%-8%。
- 癸基葡糖苷(Decyl Glucoside):葡糖苷类非离子表活,协同提升泡沫稳定性,占比2%-5%。
-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ocamidopropyl Betaine):增泡剂,减少表活刺激性,占比1%-3%。
增稠悬浮体系(稳定泡沫与质地)
慕斯洗面奶需保持半固态膏体,避免分层,同时确保按压时流动性适中,常用增稠剂:
- 卡波姆(Carbomer):高分子聚合物,用量0.1%-0.3%(需中和至pH5.5-7.0),提供结构支撑。
- 黄原胶(Xanthan Gum):生物胶,与卡波姆复配提升悬浮性,用量0.05%-0.1%。
- PEG-150 二硬脂酸酯:蜡质增稠剂,改善膏体光泽与涂抹感,用量1%-2%。
保湿与舒缓成分(调节肤感)
- 甘油:经典保湿剂,用量3%-5%。
- 丁二醇:助溶剂与保湿剂,用量2%-3%。
- 泛醇(Panthenol):舒缓修复,用量0.1%-0.3%。
- 透明质酸钠:小分子保湿,用量0.01%-0.05%。
慕斯形态实现(推进剂与包装)
- 按压泵头设计:需选择“真空瓶+细口径泵头”(孔径0.5-0.8mm),通过回弹吸入空气,实现泡沫膨胀。
- 推进剂替代方案:无需化学推进剂(如丁烷),依赖膏体与泵头的物理配合,确保每次按压吸入空气与膏体混合。
制作配方示例(100g批次)
以下是实验室验证的慕斯洗面奶配方,兼顾泡沫稳定性与温和性:
原料名称 | 功能 | 添加量(%) | 备注 |
---|---|---|---|
去离子水 | 溶剂 | 至100 | 需煮沸冷却至60℃以下使用 |
月桂酰谷氨酸钠 | 主清洁剂 | 12 | 预先与水混合均匀,避免结块 |
椰油酰甘氨酸钾 | 辅助清洁/增泡 | 6 | 同上 |
癸基葡糖苷 | 稳泡/温和表活 | 3 | 加入时需缓慢搅拌,避免产生过多粗泡 |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 | 增泡/降低刺激性 | 2 | 最后加入表活体系,避免高温破坏 |
甘油 | 保湿剂 | 4 | 溶解于水中 |
丁二醇 | 保湿/助溶剂 | 5 | 同上 |
卡波姆U10 | 增稠剂 | 2 | 需预先分散于水中,静置30分钟溶胀,后续中和 |
黄原胶 | 悬浮增稠 | 08 | 与卡波姆复配,提升膏体抗流变性 |
氢氧化钠(10%水溶液) | 中和卡波姆 | 适量 | 调节pH至6.0±0.5,卡波姆在此pH下粘度最佳 |
泛醇 | 舒缓成分 | 2 | 加入时温度需低于40℃,避免失活 |
透明质酸钠 | 保湿 | 03 | 预先与甘油混合,分散均匀 |
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 | 防腐剂 | 8 | 广谱防腐,符合化妆品规范 |
制作工艺流程
水相制备(油水分离是关键)
- 将去离子水(总量80%)加入烧杯,加热至60℃,加入甘油、丁二醇搅拌溶解。
- 缓慢撒入卡波姆U10,高速搅拌(800-1000r/min)10分钟,静置30分钟充分溶胀,避免结团。
- 加入黄原胶,继续搅拌至完全溶解,此时水相呈透明粘稠状。
表活体系混合(控制温度避免析出)
- 将月桂酰谷氨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钾、癸基葡糖苷加入剩余20%去离子水中(常温),搅拌至无颗粒。
- 将表活溶液缓慢加入60℃水相中,低速搅拌(300-400r/min)15分钟,避免产生过多气泡。
- 降温至40℃以下,加入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泛醇、透明质酸钠(已预混甘油),搅拌均匀。
中和与增稠(调节pH与粘度)
- 用10%氢氧化钠水溶液缓慢滴加水相,边加边测pH,直至pH6.0±0.5,此时膏体明显增稠。
- 继续搅拌20分钟,确保卡波姆完全中和,粘度稳定(用旋转粘度计测试,25℃下粘度应为15000-25000mPa·s)。
脱泡与灌装(避免影响泡沫质地)
- 将膏体静置脱泡1-2小时,或使用真空脱泡机(-0.08MPa)处理15分钟,消除内部气泡。
- 选择真空按压瓶(容量150-200ml),泵头口径0.6mm,灌装时避免混入空气,确保膏体填充至瓶身2/3处。
静置熟化(提升稳定性)
- 灌装后静置24小时,让增稠剂与表活充分交联,测试泡沫性能:按压1-2次即可产生绵密慕斯,泡沫直径≤0.5mm,5分钟内无明显塌陷。
关键质量控制点
- 泡沫性能:泵头按压次数≤3次应产生足量泡沫,泡沫高度≥3cm,用罗氏泡沫仪测试,初始泡沫体积需≥150ml。
- pH值:必须控制在5.5-6.5,避免破坏皮肤屏障,测试时取少量膏体用pH试纸或精密pH计检测。
- 稳定性:45℃恒温放置1周,无分层、沉淀、出水现象,粘度变化率≤±10%。
- 温和性:通过斑贴试验,敏感肌使用后无红肿、刺痛,刺激性评分≤1.5(5分制)。
常见问题解答(FAQs)
Q1:为什么自制的慕斯洗面奶按压后泡沫稀少,像水一样?
A:泡沫稀少通常与三个因素有关:①泵头选择不当(如口径过大或非真空设计),无法吸入足够空气;②表活浓度不足(总表活<15%),发泡力不够;③膏体粘度过低(卡波姆用量不足或中和不够),无法与空气混合形成稳定泡沫,解决方法:更换0.6mm真空泵头,调整表活总量至15%-18%,增加卡波姆用量至0.25%,并确保pH中和至6.0左右。

Q2:慕斯洗面奶存放后出现分层,上层出水怎么办?
A:分层主要因增稠体系失效或乳化不彻底,可能原因:①黄原胶添加量不足(<0.05%),无法悬浮膏体;②卡波姆未充分溶胀或中和pH不当(pH<5.5时卡波姆粘度骤降);③生产过程中搅拌速度过快(>1000r/min)带入过多空气,静置后分层,解决方法:增加黄原胶至0.1%,确保卡波姆溶胀30分钟以上,中和时用pH计精准控制至6.0,生产时搅拌速度控制在500r/min以内,灌装后静置24小时再测试稳定性。
通过以上原料选择、工艺控制和参数调整,可成功制作出泡沫绵密、温和清洁的慕斯洗面奶,同时需注意包装选择与稳定性测试,确保产品货架期内性能稳定。

暂无评论,2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