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分布着多个重要的穴位,这些穴位在中医理论中具有特定的治疗和保健作用,以下是对胳膊上主要穴位的详细描述:
手太阴肺经穴位
-
中府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定位:在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
-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健脾补气,主要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胸痛等肺部疾病,以及肩背痛等症状。
-
尺泽穴
-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处。
- 功能主治:清肺降气,和胃理气,舒筋止痛,可用于治疗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部疾病,以及肘臂挛痛、乳房胀痛等症状。
-
孔最穴
- 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 功能主治:肃降肺气,凉血止血,主要用于治疗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病等症状。
-
列缺穴
- 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 功能主治:宣肺解表,通经活络,通调任脉,常用于治疗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等症状。
-
经渠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 功能主治:止咳宁嗽,顺气平喘,主要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等症状。
-
太渊穴
- 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 功能主治:散寒解表,宣肺理气,化痰止咳,清热解毒,醒神镇惊,可用于治疗咳嗽、气喘、咯血、呕血、胸痛、咽干、腕掌关节痛等症状。
-
鱼际穴
- 定位: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 功能主治:清肺泻火,清宣肺气,清热利咽,主要用于治疗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症状。
-
少商穴
- 定位: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 功能主治:清热利咽,醒脑开窍,解郁散结,调肺通络,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咳嗽、鼻衄、高热、昏迷、癫狂等症状。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
-
商阳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定位:在手指,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 功能主治:气化肠腑,倾泻实热,常用于治疗齿痛、咽喉肿痛、颔肿、青盲、手指麻木、热病汗不出等症状。
-
二间穴
- 定位:微握拳,在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中。
- 功能主治:大肠经经气所过之处,具有清热解表、通络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齿痛、目黄、鼻衄、咽喉肿痛、热病等症状。
-
三间穴
- 定位:微握拳,在食指桡侧,第2掌指关节后凹陷处。
- 功能主治:疏经络,利咽喉,消滞止疼,常用于治疗目痛、齿痛、咽喉肿痛、身热、手背红肿疼痛等症状。
-
合谷穴
- 定位: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 功能主治: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可用于治疗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歪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等症状,合谷穴也是急救常用穴位之一。
-
阳溪穴
- 定位:在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凹陷中。
- 功能主治:清热散风,通利关节,可用于治疗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齿痛、咽喉肿痛、手腕痛等症状。
-
偏历穴
- 定位: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处。
- 功能主治:明目聪耳,清热利尿,可用于治疗目赤、耳鸣、鼻衄、喉痛、手臂酸痛、水肿等症状。
-
温溜穴
- 定位: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 功能主治:清热理气,却火散热,可用于治疗头痛、面肿、咽喉肿痛、疔疮、肩背酸痛、肠鸣腹痛等症状。
-
下廉穴
- 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处。
- 功能主治:调理肠胃,通经活络,可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痛、腹胀、腹痛、肠鸣等症状。
-
上廉穴
- 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处。
- 功能主治:调理肠胃,通经活络,可用于治疗手臂酸痛、肠鸣腹痛等症状。
-
手三里穴
- 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 功能主治:通经活络,调理肠胃,可用于治疗手臂麻疼、肘挛不伸、腹胀、吐泻等症状。
-
曲池穴
- 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调和营卫,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瘰疬、瘾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等症状,曲池穴还是高血压患者日常保健的常用穴位之一。
-
肘髎穴
- 定位:在臂外侧,屈肘时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2寸处。
- 功能主治:通经活络,可用于治疗肘臂部痪痛、麻木、挛急等症状。
-
手五里穴
- 定位: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
- 功能主治:通经活络,可用于治疗肘臂疼痛、挛急等症状。
-
臂臑穴
- 定位: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处。
- 功能主治:通经活络,理气消痰,可用于治疗颈项拘挛、肩臂疼痛等症状。
-
肩髃穴
- 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 功能主治:通经活络,可用于治疗肩臂挛痛不遂、隐疹、瘰病等症状,肩髃穴也是治疗肩周炎的常用穴位之一。
其他穴位
除了上述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外,胳膊上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穴位,如:
- 青灵穴:位于臂内侧中间位置,在极泉穴与少海穴的延长线上,心经气血的输送点,可用于治疗心绞痛、胁痛、肩臂疼痛等症状。
- 侠白穴:位于上臂内侧面中间位置,在肺经上,可以调节身体气血循环,可用于治疗心悸、胸闷等症状。
- 天井穴:位于上臂的外侧位置,是身体内湿热之气聚集的地方,可用于治疗淋巴结核、扁桃体炎等症状。
- 清冷渊穴:位于上臂的后面位置,是身体内湿热之气排出体外的重要通道之一,可用于治疗胆道疾病、肩膀肌肉萎缩等症状。
- 消泺穴:位于上臂的外侧位置,是身体内湿热之气排出体外的另一个重要通道之一,可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以及肩膀酸痛等问题。
胳膊上的穴位众多且各具特色,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篇太实用了!胳膊上的穴位都整理好了,以后按肩颈缓解疲劳有谱了,赶紧收藏起来数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