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沐浴露和洗面奶制作起泡胶是一种简单有趣的DIY活动,既能满足动手乐趣,又能根据个人喜好调配专属产品,要成功制作出细腻稳定、具有良好可塑性的起泡胶,需要掌握原料选择、工具准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关键细节。
制作起泡胶的核心原理
起泡胶的本质是通过表面活性剂(沐浴露、洗面奶中的清洁成分)在水中形成大量泡沫,再借助增稠剂(如洗发水、沐浴露中的增稠成分,或额外添加的增稠剂)固定泡沫结构,使泡沫变得绵密且不易消散,制作时需平衡“泡沫量”与“稳定性”,避免泡沫过多导致胶体过稀,或增稠不足导致胶体分层。

原料选择与配比建议
原料的选择直接影响起泡胶的质地和效果,以下是关键原料及挑选要点:
| 原料类型 | 推荐选择 | 作用说明 |
|---|---|---|
| 基础清洁产品 | 沐浴露:选浓稠型、泡沫丰富的类型(如氨基酸类、沐浴油基底),避免透明稀薄款。 洗面奶:选乳霜质地、起泡性好的产品(如氨基酸洁面、起泡慕斯),避开含磨砂颗粒或强清洁力款。 |
提供表面活性剂,形成泡沫基础;部分产品含增稠成分,可减少额外增稠剂用量。 |
| 增稠剂 | 洗发水:与沐浴露/洗面奶同品牌、同系列,避免成分冲突导致分层。 玉米淀粉/宝宝爽身粉:少量添加,吸收多余水分,增强胶体黏性。 白胶/文具胶水(可选):增加胶体韧性,但需选无毒PVA胶。 |
固定泡沫结构,防止胶体过稀或出水。 |
| 辅助原料 | 食用色素:水溶性色精,避免油性色素(会破坏泡沫)。 珠光剂/闪粉:可选,增加视觉效果(选化妆品级)。 甘油/保湿水(少量):防止胶体干燥变硬。 |
调整颜色、光泽,提升使用体验。 |
工具准备
提前准备以下工具,可提高制作效率和成功率:
- 搅拌工具:塑料杯(多个,分开使用不同原料)、玻璃棒或一次性筷子(避免金属工具残留反应)。
- 容器:密封罐或塑料盒(用于保存起泡胶,选食品级材质)。
- 辅助工具:量杯(精准配比)、滴管(添加液体原料)、小勺(添加粉末)。
- 防护用品:围裙、手套(避免原料沾染衣物,尤其含色素时)。
详细制作步骤(以基础款为例)
基础泡沫制作(关键步骤)
- 第一步:混合液体基底
取1个塑料杯,倒入30ml沐浴露(或洗面奶),再加入15ml清水(或同品牌洗发水,增强增稠效果),用玻璃棒轻轻搅拌10-15秒,至液体略微黏稠,避免剧烈搅拌导致泡沫过粗。 - 第二步:快速打发泡沫
用电动打蛋器(或手动打蛋器)中速搅拌液体,持续2-3分钟,直至出现绵密、像奶油一样的泡沫,若手动打发,需保持手腕匀速旋转,避免泡沫消散。
增稠与调整质地
- 第三步:添加增稠剂
分3次加入10-15ml玉米淀粉(或5ml洗发水),每次加入后用折叠法搅拌(从底部向上翻拌,避免消泡),观察胶体状态:若仍较稀,继续少量加增稠剂;若过干,滴加1-2滴水或甘油调整。 - 第四步:调整感官体验
加入1-2滴食用色素(若需调色),用牙签轻轻划开搅拌,避免破坏泡沫结构,喜欢珠光效果可加少量化妆品级珠光粉,同样需轻柔混合。
静置与熟化
- 将调好的起泡胶密封罐中,室温静置30分钟,让泡沫与增稠剂充分融合,若胶体表面有浮水,用纸巾轻轻吸去即可使用。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
问题1:起泡胶太稀,容易粘手?
原因:增稠剂不足或泡沫过多。
解决:加入少量玉米淀粉(1/2小勺)或白胶(1ml),折叠搅拌至均匀;若因泡沫过多,可静置10分钟让泡沫自然沉降,再调整增稠剂。 -
问题2:起泡胶用一天后变干、变硬?
原因:水分流失或保存不当。
解决:每次使用后密封保存,若已变干,滴加2-3滴清水或甘油,密封静置2小时让胶体吸收水分;若仍无法恢复,需重新制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问答FAQs
Q1:可以用沐浴露和洗面奶混合制作吗?会刺激皮肤吗?
A:可以混合,但建议选择同品牌、同系列(如均为氨基酸类),避免成分冲突导致分层,由于沐浴露和洗面奶的清洁力较强,制作的起泡胶不建议直接接触皮肤(尤其敏感肌),可通过添加玉米淀粉降低刺激性,或佩戴手套使用。
Q2:起泡胶能保存多久?如何判断是否变质?
A:自制起泡胶未添加防腐剂,建议1周内用完,需密封避光保存,若出现异味、霉点、严重出水或质地变稀无法恢复,说明已变质,需丢弃,夏季高温时,可放入冰箱冷藏(但避免冷冻),延长保存1-2天。
通过以上步骤,即可用沐浴露和洗面奶制作出质地绵密、可塑性强的起泡胶,制作时注意原料配比和搅拌手法,多尝试几次就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偏好的软硬度,享受DIY的乐趣!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