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经期的运动类型及原理
✅ 核心原则
✔️ 低冲击性(减少关节负担)
✔️ 避免倒立/剧烈扭转动作(防止经血逆流引发感染风险)
✔️ 注重呼吸配合与肌肉放松(帮助舒缓紧张情绪)
✔️ 根据个人体质调整时长与强度(以“微出汗但不喘”为宜)
运动类别 | 推荐项目 | 益处解析 |
---|---|---|
有氧耐力类 | 散步、慢速骑行、游泳 | 增强心肺功能,促进内啡肽分泌止痛;水中浮力可减轻关节压力 |
柔韧性训练 | 瑜伽(特定体式)、普拉提 | 拉伸僵硬肌肉群,改善骨盆区域循环;冥想元素辅助心理调节 |
力量塑形类 | 轻负重深蹲、弹力带划船动作 | 维持基础代谢率,预防水肿型虚胖;小重量多次数模式避免过度耗能 |
身心疗愈型 | 太极、八段锦 | 传统养生功法结合缓慢连贯动作,调和气血运行,尤其适合畏寒体质者 |
分阶段实操指南
🌿 第1-2天(量多期):以静态恢复为主
此时子宫内膜脱落活跃,多数人会感到腰酸乏力,建议优先选择卧床或坐姿完成的练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猫牛式伸展(瑜伽基础动作):四肢着地跪姿,交替拱背塌腰,每次保持5秒×8组,有效放松下背部痉挛的竖脊肌;
- 腹式呼吸法:仰卧屈膝,双手放于腹部感受起伏,用鼻子深吸气4拍→屏息2拍→缓慢呼气6拍,重复10分钟可激活副交感神经抑制疼痛信号传递;
- 踝泵运动:平躺时双脚做勾脚尖→绷脚背循环,每侧30次/组×3组,利用远端肢体活动间接刺激盆腔血流回流。
⚠️ 注意:此阶段严禁跑步、跳跃等震动性强的动作,以免加重出血量。
🌱 第3-5天(过渡期):渐进式动态激活
随着经血量减少,可逐步引入轻度抗阻训练:
- 靠墙静蹲改良版:后背贴墙下滑至大腿与地面平行角度停留30秒×5次,重点控制离心收缩速度而非追求深度;
- 侧卧蚌式开合:侧身屈膝90°,上方腿做外展内收动作,配合弹力带增加阻力,每侧15次×3组,针对性强化臀中肌稳定髋关节;
- 水中行走/踏步:泳池浅水区进行原地抬腿步行,水的静压作用能自然托起腹部器官,降低腹腔内压差带来的坠胀感。
☀️ 后期巩固期(接近结束):功能性整合训练
若无明显不适,可尝试低强度复合动作提升体能储备:
- 改良版平板支撑:前臂撑地但允许手肘微屈,缩短持效时间至20秒×4组,期间保持正常呼吸节奏;
- 站姿弹力绳后拉:固定绳索于胸前高度,双手握住两端向后水平拉开至肩胛骨收紧位置再还原,着重锻炼菱形肌群改善圆肩驼背体态。
必须规避的风险行为清单
高危动作 | 潜在危害 | 替代方案举例 |
---|---|---|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 |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血管痉挛加剧痛经 | 改为匀速快走+间歇休息组合模式 |
深度弯腰的前屈体前屈 | 挤压腹腔脏器影响经血正常排出路径 | 改用坐姿脊柱扭转式温和按摩内脏 |
负重超过自身体重1/3的力量举 | 腹压骤升可能诱发子宫位置偏移甚至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 | 使用哑铃从1kg起步逐渐增量 |
高温热瑜伽房长时间停留 | 高温环境扩张血管加速失血,易引发头晕虚脱 | 选择常温环境下的基础流瑜伽课程 |
个性化适配策略
不同体质人群需针对性调整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A. 原发性痛经严重者
→ 优先采用热敷+低频电刺激理疗仪辅助下的被动拉伸,例如仰卧位由他人帮助做腿部筋膜松解;
→ 补充ω-3脂肪酸食物(深海鱼类、亚麻籽油)协同抗炎效果更佳。
B. 贫血倾向明显者
→ 运动前后监测脉搏变化,确保心率增幅不超过静息时的50%;
→ 搭配富含铁元素的膳食计划(如动物肝脏每周不超过100g),运动后及时补充维生素C促进吸收。
C. 久坐办公族特别提示
每坐1小时起身做“骨盆时钟运动”:想象肚脐为中心画圆,顺逆时针各转动腰部各10圈,激活深层核心肌群对抗久坐导致的髂腰肌缩短。
常见问题FAQs
Q1:月经期间完全不能运动吗?
A:并非绝对禁止!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除非存在严重贫血或其他并发症,否则鼓励进行中等强度以下的规律活动,适度运动可使子宫收缩更规律化,反而有助于缩短经期持续时间,关键是要避开高冲击力项目并做好保暖措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Q2:听说经期减肥效果加倍是真的吗?
A: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虽然黄体期基础代谢率略有上升,但由于激素波动导致的水钠潴留会造成体重秤数字失真,盲目加大运动量可能造成能量缺口过大,干扰内分泌平衡,建议保持日常饮食结构不变,通过记录晨起空腹体重观察真实减脂进度。
暂无评论,3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