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2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央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集体到场,向中外媒体系统回顾过去五年金融业改革发展成绩,并对市场关切的热点作出回应,潘功胜用三组数据勾勒“十四五”金融版图: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连续位居全球第一;债券、股票市场规模升至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连续二十年保持第一,他透露,五年间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均超20%,金融对实体经济“精准滴灌”效果持续显现,面对美联储刚刚降息,潘功胜强调,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当前立场仍是“支持性的适度宽松”,既不搞“大水漫灌”,也会根据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及时预调微调,为“十五五”开局预留充足空间。
李云泽把重点放在防风险与促开放的平衡上,他披露,“十四五”期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超15万亿元,影子银行规模压降30万亿元,P2P网贷机构全部出清,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数量下降一半;同时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外资银行、保险、资管机构在华新设近200家,资本项目可兑换度稳步提升,吴清则围绕“建设高质量资本市场”给出成绩单:五年新增上市公司近1600家,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错位服务硬科技、成长型与创新型中小企业;注册制试点到全面落地,发行审核周期由平均15个月缩短至6个月;退市公司数量是“十三五”的3.2倍,“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初步形成,他表示,下一步将用足用好8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支持汇金公司发挥“平准基金”作用,继续引导社保、保险、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加大权益配置,推动市值管理指引尽快出台,让投资者真正分享到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的红利。

针对外界关注的房地产、地方债务、外汇收支等风险领域,四位负责人给出“组合拳”式回应:房地产方面,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中央资金支持比例已提至100%,“金融16条”和“白名单”制度将延续至2026年底,精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需求;地方债务方面,央行正配合财政部推动2.3万亿元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加快发行,探索建立统一的政府债务监测平台,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外汇市场方面,朱鹤新透露,8月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顺差超200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虽双向波动加大,但企业、个人结售汇理性有序,外汇供求自主平衡格局没有改变,央行已退出常态化干预,未来将继续完善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保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稳定,整场发布会持续近两小时,四位负责人共回答中外记者提问18个,既用详实数据回应了“金融系统能否持续稳住”的疑虑,也以改革清单传递了“开放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明确信号。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