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下午,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气象局联合发布防御指引,明确建议市民“准备至少3天的应急物资”,以应对即将正面袭击的超强台风“桦加沙”,综合官方口径与本地商超、物流最新动态,以下信息供深圳居民快速执行。
为什么要囤足3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台风“桦加沙”已被中央气象台定为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风王”,预计23日夜间至24日给深圳带来12—14级陆地阵风、15—17级沿海阵风,并伴随全市性大暴雨到特大暴雨。
- 市三防办已启动四级应急响应,全市计划转移约40万人,部分地铁区间、地下商场可能关闭;外卖平台或被临时关停,线下采购与配送能力将骤降。
- 暴雨易引发城市内涝、山体滑坡、树木倒伏,交通短时瘫痪,居家避险成为首选,官方评估,极端情况下停水停电、道路中断、商铺停业可能持续72小时,3天量”是最低安全阈值。
3天应急物资清单(按四口之家示例)
- 饮用水:每人每天4升×4人×3天=48升,优先选4.5升或5升装PC桶,既便于倒水又不易破损;另备2箱500毫升小瓶,方便携带。
- 方便食品:
‑ 常温奶12盒、八宝粥12罐、自热米饭或自热火锅12盒、压缩饼干2包、面包/蛋糕2大袋;
‑ 婴幼儿家庭加备奶粉、辅食泥;
‑ 宠物家庭加主粮3—5公斤、罐头若干。 - 常用药品:
‑ 慢性病药(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等)≥7天量;
‑ 退热止痛药、止泻药、抗过敏药、碘伏、创可贴、医用纱布、体温计;
‑ 防疫包:口罩20只、免洗洗手液100毫升、消毒湿巾1包。 - 能源与照明:
‑ 20000毫安及以上充电宝2个,提前充满;
‑ 手摇/电池双用LED手电筒2支,配5号电池10节;
‑ 家用LED营地灯1盏;
‑ 笔记本电脑、Switch、Kindle等充满电,减少晚间无聊焦虑。 - 工具与防护:
‑ 多功能折叠刀、绝缘胶布、一次性雨衣4件、防水手机袋;
‑ 现金500—1000元(小面额),防止停电无法电子支付;
‑ 重要证件(身份证、房产证、保险单)用防水袋封装。 - 其他:
‑ 干毛巾、湿巾、垃圾袋、便携式马桶袋(高层停水时可用);
‑ 若家中有老人,备纸尿裤、拐杖、轮椅充电电池;
‑ 若住低洼区,额外准备救生绳、小型充气船或浮板。
采购与储存技巧
- 采购时间:22日傍晚至23日中午前完成,避开23日下午风雨加剧时段。
- 采购地点:优先选择大型商超(沃尔玛、永辉、盒马、山姆)及朴朴、叮咚买菜“今日达”服务,避开社区团购次日达。
- 储存方式:
‑ 饮用水、食品按“先用外围、后用内侧”码放,避免频繁搬动;
‑ 药品、充电宝、证件集中放入“应急背包”,背包放在门口30秒可拎走;
‑ 冰箱冷冻室提前塞满瓶装水,既增加蓄冷量,又可在停电后作为“冰砖”延缓食物变质。 - 共享互助:与邻居拼单整箱矿泉水、整袋面包,减少外出次数;建立楼栋微信群,统一登记老人、孕妇需求,避免重复囤货。
官方避难点与信息渠道
- 查询路径:微信搜索“深圳应急管理”公众号—>“便民服务”—>“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可自动定位最近避难点;或拨打12345热线转三防办。
- 预警信号:深圳气象局将在22日21时前后把台风蓝色升级为黄色,后续可能继续升级至橙色或红色;关注“深圳天气”微博、深圳卫视都市频道滚动字幕。
- 交通停运:地铁高架段、跨海桥梁将视风力等级分段停运,深圳地铁官方微博@深圳地铁运营 会提前2小时公告;机场航班、广深港高铁亦可能停运,需提前改签或退票。
- 医疗应急:市人民医院、北大深圳医院急诊科均设“台风绿色救治通道”,但极端天气下120响应时间可能延长,建议慢性病患者提前开足药量,并打印纸质病历。
特别提醒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高层住户务必在23日中午前完成门窗“米”字形胶带加固,收回阳台一切可移动物品;地下车库车主可提前将车辆转移至地面空旷处。
- 若收到社区“转移令”,请立即携带“应急背包”前往指定避难点,切勿因担心财物而拖延。
- 台风眼过境时风雨短暂停歇,切勿外出查看;之后风向逆转,破坏力更大。
- 停水后优先保障饮用与做饭,冲厕可用储存的洗衣机水或雨水;停电后拔掉冰箱、空调插头,防止恢复供电瞬间电压不稳烧毁电器。
- 若遇室内积水,立即切断总电源,使用手电照明;积水齐腰时果断撤离,勿贪恋财物。
一句话总结:23日午后风雨骤起,24日最猛烈,25日才渐歇,今晚到明天上午,是最后的“安全窗口”,请立即按清单补足3天物资,关好门窗,静待风过。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