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号将出现的“六批人”并非官方文件里的固定提法,而是网络语境里对国庆长假第一天必然涌现的六类典型人群的戏谑归纳,综合各大平台最新预订数据、交通部门预测以及社交媒体热度,可以把这“六批人”描摹得更为鲜活。
第一批是“凌晨冲旗人”,今年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预计在6时10分,但百度地图热力图显示,0点刚过广场周边已出现占位人流;北京地铁预测,1号线、2号线在4点前就会达到假期单日客流峰值,为了抢到第一排,很多人30号晚上就背着折叠凳、裹着羽绒服守在安检口,直播平台上“夜排看升旗”的弹幕从半夜刷到天亮。

第二批是“高速堵侠”,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预计,9月30日15点至10月1日18点为高速公路流量最高峰,全国易堵路段TOP10中,G4京港澳高速郴州段、G2京沪高速无锡段、G15沈海高速南通段连续三年榜上有名,高德拥堵指数模型显示,1日零点免通开始那一刻,上述路段平均时速会骤降到17公里,于是出现奇特景象:有人在应急车道打羽毛球,有人把便携投影仪支在车顶放电影,社交媒体话题#高速露营#的阅读量假期首日就能破3亿。
第三批是“候补车票锦鲤”,12306候补购票功能今年升级到“云候补”,官方口径兑现率已达82%,但热门线路依旧一票难求,携程统计,9月30日22点至10月1日7点是候补兑现最集中的时段,平均每秒有600张余票被“捡漏”,于是诞生一幅移动众生相:有人边刷牙边刷手机,有人把闹钟设成每15分钟响一次,还有人把家里的5G、Wi-Fi、4G三台设备同时打开抢票,被戏称为“三网合一锦鲤阵”。
第四批是“景区预约先锋”,故宫博物院10月1日门票9月17日0点开售,2万张票1分钟“秒光”;九寨沟、黄山、泰山等景区假期首日预约率均超95%,美团数据显示,1日早上7点会出现第一波“景区早到军”,他们大多预约了8点至9点入园,为了避开人流拍空镜,甚至带着汉服、反光板、无人机在检票口排队,小红书上“国庆打卡机位”攻略里,光故宫角楼就细分出“西北角楼倒影”“东北角楼日出”等12种构图。
第五批是“返乡新爸妈”,今年国庆与中秋仅隔一周,很多年轻父母选择“双节连休”带娃回老家,同程旅行报告显示,1日高铁订单中,携带儿童票的比例高达28%,创历史新高,于是列车车厢出现“移动幼儿园”景象:婴儿推车折叠后塞满过道,动画片外放声此起彼伏,乘务员推着“母婴应急包”来回穿梭,为了让孩子安静,不少家长提前下载了60集《小猪佩奇》,被网友调侃为“佩奇封印术”。

第六批是“加班守屏族”,虽然法定假期开始,但互联网、金融、广告等行业因季度末冲业绩,不少公司把10月1日设为“线上值班日”,钉钉后台数据显示,1日上午9点至11点,全国仍有470万人在线打卡,其中深圳南山、北京海淀、上海浦东三地密度最高,为了营造“节日氛围”,有团队把视频会议背景统一设成“天安门”,有程序员把服务器报警声换成了《义勇军进行曲》,苦中作乐的段子迅速占领脉脉热榜。
这六批人看似分散,却在数字地图上形成一幅动态拼图:凌晨的长安街、清晨的高速口、午后的景区入口、傍晚的火车站、深夜的写字楼灯光,共同拼出2025年国庆第一天的中国式长假图景。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