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三七是什么?和三七有区别吗?功效与毒性详解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美容美体 正文

土三七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学名为景天三七(Sedum aizoon),属于景天科景天属植物,也被称为“费菜”、“土三七草”等,在传统中医药理论中,土三七被广泛用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止血等功效,因其药用价值较高且分布广泛,在民间常被作为草药使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土三七与另一种名为“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药材存在显著区别,二者虽名称相似,但科属、成分和功效均有不同,甚至可能因混淆使用导致健康风险,因此需加以区分。

从植物学特征来看,土三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呈块状或圆柱形,表面呈灰褐色或棕褐色,断面为黄白色或灰绿色;茎直立,单生或少数丛生,高可达30-80厘米,叶互生,呈卵形或披针形,边缘具锯齿;花为黄色或白色,通常聚伞花序,花期在夏季至秋季,土三七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常生长于山坡、林缘、草地或路旁等环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如东北、华北、华东、西南等地。

什么是土三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药用价值方面,土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景天庚糖、黄酮类、甾体化合物、有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传统中医认为,土三七性味甘、微苦,平,归肝、胃经,具有止血、化瘀、消肿、定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痈肿疮毒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土三七的提取物具有缩短凝血时间、促进血小板聚集、抗炎、镇痛、抗氧化等作用,其止血效果可能与促进血小板功能和收缩局部血管有关;抗炎作用则可能与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有关,土三七外用还可治疗烧烫伤、蚊虫叮咬等,民间常将新鲜叶片捣烂敷于患处。

尽管土三七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需警惕其与三七(又称“人参三七”、“田七”)的混淆,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其根茎入药,主要活性成分为三七皂苷,功效以活血化瘀、消肿定痛为主,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外伤出血等,且毒性较低,而土三七含有的吡咯生物碱(如千里光碱)具有肝毒性,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导致肝小静脉阻塞症(VOD),这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肝脏疾病,可引发腹水、肝肿大、黄疸,甚至肝衰竭,土三七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服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应禁用或慎用。

为便于区分土三七与三七,以下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对比:

特征 土三七(景天三七) 三七(人参三七)
科属 景天科景天属 五加科人参属
植物形态 叶片卵形或披针形,花黄白色 叶片掌状复叶,花绿色
根茎 块状或圆柱形,断面灰绿 纺锤形或类圆锥形,断面灰黄或灰白
主要活性成分 景天庚糖、黄酮类、吡咯生物碱 三七皂苷、黄酮类、多糖
功效侧重 止血、消肿、化瘀,外用为主 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内服为主
毒性风险 含肝毒性吡咯生物碱,长期服用伤肝 毒性较低,合理使用安全

土三七的使用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避免自行采挖野生植株,因生长环境可能受污染或混入有毒植物;二是内服时需严格控制剂量,一般干品用量为3-10克,鲜品可捣汁外用,不宜煎煮时间过长;三是若服用后出现乏力、食欲不振、腹胀、黄疸等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警惕肝损伤风险。

什么是土三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问答FAQs:

  1. 土三七和三七的功效有什么区别?
    答:土三七与三七虽均具活血化瘀、止血功效,但侧重点不同,土三七长于止血消肿,外用治疗外伤出血、痈肿疮毒效果较好,但因含肝毒性成分,内服需谨慎;三七则更擅长活血化瘀、通脉止痛,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梗死)、跌打损伤等,内服安全性较高,是临床常用活血化瘀药,二者科属、成分差异大,不可相互替代。

  2. 土三七可以长期服用吗?
    答:不可以,土三七含有的吡咯生物碱具有肝毒性,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引发肝小静脉阻塞症,严重时可导致肝功能衰竭,即使作为药用,也应在中医师指导下短期使用,一般连续服用不超过2周,且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如有慢性肝病或肝功能异常者,应禁用土三七。

什么是土三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温和洗面奶怎么判断是否真温和?敏感肌选对不踩坑
« 上一篇 2025-09-23
陶喆大闹自己的鸟巢演唱会
下一篇 » 2025-09-23

相关文章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1人围观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

动态快讯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