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减肥药物时,需要明确一个核心原则:目前没有任何药物被批准作为“减肥神药”,所有处方减重药都必须在医生评估后,结合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控制、运动)使用,且主要适用于肥胖(BMI≥28)或超重(BMI≥24)合并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群,自行滥用药物不仅可能无效,还可能引发严重健康风险,以下从药物分类、作用机制、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说明。
处方减重药:需严格医生指导的“辅助工具”
处方减重药主要通过调节中枢食欲、减少脂肪吸收或增加能量消耗发挥作用,但均有一定适用条件和副作用,目前国内批准的处方减重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GLP-1受体激动剂:当前主流选择
代表药物: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利拉鲁肽(注射液)
作用机制:模拟人体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通过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中枢、增加饱腹感,从而减少热量摄入,同时可能轻度改善胰岛素抵抗,对合并糖尿病的肥胖患者更有益。
适用人群:BMI≥27且合并至少1项体重相关疾病(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或BMI≥30的单纯性肥胖患者。
效果与疗程:临床试验显示,持续使用1-2年可减轻体重5%-15%,但需长期维持,停药后若不控制饮食体重可能反弹。
注意事项:常见副作用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多在用药初期出现,可逐渐耐受);罕见但严重的风险包括胰腺炎、甲状腺C细胞肿瘤(有甲状腺髓样癌个人史者禁用)。
复方口服制剂:奥利司他+其他成分的联合方案
代表药物:奥利司他(原处方药,现部分剂型为非处方药,但需谨慎使用)
作用机制:抑制胃肠道脂肪酶活性,减少约30%的膳食脂肪吸收,未被吸收的脂肪随粪便排出。
适用人群:BMI≥27且合并体重相关疾病,或BMI≥30的患者,尤其适合饮食中脂肪摄入较高者。
效果与疗程:可减轻体重5%-10%,需配合低脂饮食,否则可能因脂肪摄入过多导致腹胀、脂肪泻。
注意事项:长期使用可能减少脂溶性维生素(A、D、E、K)吸收,需补充复合维生素;禁用于慢性吸收不良、胆汁淤积症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其他中枢性减重药:使用受限,需严格评估
代表药物:芬特明/托吡酯复方制剂(仅在美国等少数国家批准,国内未上市)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食欲(芬特明)和增加饱腹感(托吡酯)协同作用,但可能升高心率和血压,存在成瘾风险。
适用人群:仅用于无心血管疾病的严重肥胖患者(BMI≥35),且需严格监测血压、心率。
风险提示:因心血管风险和滥用可能,国内未批准此类药物,不建议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取。
非处方减重产品:需警惕“无效+有害”陷阱
市场上大量非处方“减肥药”“减肥茶”“燃脂片”等,成分复杂且监管薄弱,需特别警惕:

- 非法添加药物:部分产品可能添加西布曲明(已因严重心血管风险全球撤市)、芬氟拉明(可致肺动脉高压)、利尿剂(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短期内可能体重下降,实则多为水分流失或脏器损伤。
- “天然”“植物”≠安全:部分“中药减肥方”含泻药(如大黄、番泻叶)或利尿剂,长期使用损伤肠道功能、导致电解质紊乱,甚至引发肾衰竭。
- 夸大宣传:宣称“月瘦20斤不反弹”“无需节食运动”等,均违背科学减重原则(健康减重速度为每周0.5-1公斤)。
科学减重的核心:药物只是“配角”
无论是否使用药物,减重的根本始终是“能量负平衡”(消耗>摄入),且需长期坚持:
- 饮食控制:均衡营养,减少高糖、高脂、精加工食品,增加蛋白质(如鸡蛋、瘦肉、豆制品)和膳食纤维(如蔬菜、全谷物),保证每日热量缺口500-800千卡。
- 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2次力量训练(如哑铃、深蹲),肌肉量增加可提升基础代谢。
- 行为干预:避免情绪化进食,保证7-8小时睡眠,压力过大可能导致皮质醇升高,促进脂肪堆积(尤其是腹部)。
特殊人群:减重药物需“量体裁衣”
- 糖尿病患者:优先选择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既可减重又能控制血糖。
- 青少年:18岁以下青少年减重需严格评估,目前国内批准的减重药仅适用于成人,青少年应以饮食运动干预为主。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所有减重药物,孕期体重过度增加或产后肥胖可通过营养科指导调整饮食。
减重药物使用禁忌与风险预警
以下情况禁用减重药物:
- 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未控制的高血压(≥160/100mmHg);
-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异常、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
-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青少年(除非医生特殊评估)。
重要提醒:若在使用减重药物期间出现胸痛、呼吸困难、严重腹痛、黑便等症状,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相关问答FAQs
Q1:网上流行的“减肥针”(如司美格鲁肽)可以自行购买使用吗?
A:不可以,司美格鲁肽是处方药,需医生评估BMI、合并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风险)后开具,且需定期监测血糖、甲状腺功能等,自行购买可能因剂量不当、适应证不符导致低血糖、胰腺炎等风险,甚至可能购买到假冒产品,危害健康。
Q2:吃减肥药期间可以不控制饮食、不运动吗?
A:不可以,减重药物仅是辅助手段,若不控制饮食、不运动,药物效果会大打折扣,且停药后极易反弹,奥利司他若不减少脂肪摄入,会导致脂肪泻、腹胀;GLP-1受体激动剂若不控制热量,减重效果可能不足50%,科学减重必须结合饮食运动,形成长期健康的生活方式。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