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中药生津止渴效果好,适合日常调理用?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美容美体 正文

中药生津止渴是一类具有滋养阴液、润泽脏腑、缓解口渴等作用的药物,适用于津液不足引起的口干舌燥、咽喉干痛、心烦失眠等症状,这类药物多味甘、酸,性凉或平,归肺、胃、心、肾等经,通过滋养阴液来恢复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止渴的目的,常见的生津止渴中药包括以下几类:

清热生津类
此类药物多性寒凉,既能清热又能生津,适用于热病伤津或阴虚内热所致的口渴。

什么中药生津止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干燥根,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能清热生津、润肺化痰,主治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等,其生津作用较强,常与麦冬、芦根等同用。
  2.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地下茎,味甘,性寒,归肺、胃经,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适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咳嗽等,芦根生津而不滋腻,是治疗津伤口渴的常用药物。
  3. 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味甘、辛,性寒,归心、胃、小肠经,能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主治热病烦渴、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竹叶常与石膏、麦冬配伍,增强清热生津之效。

益气生津类
此类药物性平或偏温,通过补益脾气、肺气来促进津液生成,适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口渴。

  1.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经,能补气生津、健脾润肺,主治脾肺虚弱、津伤口渴、心悸失眠等,太子参补气而不燥,生津而不腻,是气阴双补的良药。
  2.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能补脾养肺、固肾益精,适用于脾虚食少、肺虚喘咳、肾虚遗精、消渴等,山药既能补气又能生津,是治疗糖尿病口渴的常用药物。
  3. 白扁豆:为豆科植物扁豆的成熟种子,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能健脾化湿、和中消暑,主治脾虚湿盛、食欲不振、暑湿吐泻、口渴等,白扁豆通过健脾运化来促进津液生成,间接达到止渴目的。

养阴生津类
此类药物多味甘酸,性平或偏凉,能滋养肺、胃、肾之阴液,适用于阴虚津亏所致的口渴。

  1.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主治肺燥干咳、津伤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麦冬是养阴生津的要药,常与沙参、玉竹配伍,增强滋阴效果。
  2. 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味甘,性微寒,归肺、胃经,能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主治肺热燥咳、津伤口渴、舌干少津等,北沙参与南沙参功效相似,但北沙参滋阴作用更强,南沙参兼能化痰。
  3. 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味甘,性微寒,归肺、胃经,能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主治肺胃阴伤、燥热咳嗽、烦热口渴、消渴等,玉竹性质平和,养阴而不滋腻,适合长期服用。

酸甘敛津类
此类药物味酸甘,能收敛固涩、生津止渴,适用于津液耗伤过多或津液外泄所致的口渴。

  1.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能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主治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等,乌梅酸能生津,常与麦冬、天花粉同用治疗消渴。
  2.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实,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能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主治久咳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津伤口渴、自汗盗汗等,五味子酸甘化阴,既能生津又能敛津,是治疗气阴两虚口渴的要药。

其他类

什么中药生津止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石斛: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鼓槌石斛等的干燥茎,味甘,性微寒,归胃、肾经,能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主治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等,石斛生津作用强,且能滋养肾阴,适用于津伤兼肾虚者。
  2. 百合:为百合科植物百合或细叶百合的干燥肉质鳞叶,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主治肺燥咳嗽、劳嗽咯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百合通过养阴润肺来缓解津伤口渴,常与麦冬、沙参同用。

以下为常见生津止渴中药的功效比较表:

药物 性味 归经 功效 主治
天花粉 甘、微苦,微寒 肺、胃经 清热生津、润肺化痰 热病烦渴、肺热燥咳、消渴
芦根 甘,寒 肺、胃经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 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咳嗽
麦冬 甘、微苦,微寒 心、肺、胃经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肺燥干咳、津伤口渴、心烦失眠
沙参 甘,微寒 肺、胃经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肺热燥咳、津伤口渴
乌梅 酸、涩,平 肝、脾、肺、大肠经 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虚热消渴、久咳久泻
石斛 甘,微寒 胃、肾经 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热病津伤、胃阴不足、口干烦渴
太子参 甘、微苦,平 脾、肺经 补气生津、健脾润肺 脾肺虚弱、津伤口渴

相关问答FAQs

Q1:生津止渴的中药适合所有人吗?
A1: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服用生津止渴的中药,此类药物多性凉或偏寒,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不宜过量使用,以免加重脾胃虚寒症状,外感风寒所致的口渴不宜使用清热生津类中药,以免闭门留寇,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Q2:生津止渴的中药可以长期服用吗?
A2:部分生津止渴的中药可以长期服用,但需根据药物性质和体质调整,山药、太子参等性质平和的药物适合长期服用,而天花粉、芦根等寒凉药物不宜久服,以免损伤脾胃,长期服用前建议咨询中医师,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什么中药生津止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虚胖的人做什么减肥运动最有效?
« 上一篇 2025-09-30
灰色短大衣搭配什么衣服好看又显气质?
下一篇 » 2025-09-30

相关文章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1人围观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

动态快讯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