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骨手术是什么?适合哪些人做?风险大吗?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美容美体 正文

截骨手术是一种通过骨骼切割、重新排列和固定来矫正骨骼畸形、修复骨缺损或改善关节功能的骨科手术方法,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精确截断骨骼,调整骨骼的对线、角度或长度,再通过内固定(如钢板、螺钉、髓内钉等)或外固定架维持骨骼在正确位置直至愈合,最终实现生理或功能上的重建,截骨手术广泛应用于创伤骨科、矫形骨科、关节外科等领域,尤其适用于骨骼发育异常、创伤后畸形、关节炎及骨肿瘤等疾病的治疗。

根据手术目的和部位,截骨手术可分为多种类型,从矫正方向来看,有短缩截骨(缩短过长骨骼)、延长截骨(延长过短骨骼)、旋转截骨(调整骨骼旋转角度)和成角截骨(纠正骨骼成角畸形);从手术入路来看,有开放截骨(传统切开手术)和微创截骨(如经皮截骨,创伤更小);从固定方式来看,可分为内固定截骨(依靠钢板、螺钉等植入物固定)和外固定截骨(通过外部固定架固定),在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中,胫骨高位截骨术(HTO)通过调整下肢力线,将负重从磨损的膝关节内侧间室转移到外侧间室,从而缓解疼痛、延缓关节置换时间;而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中,骨盆截骨术(如Salter截骨)可重新调整髋臼方向,促进股骨头复位。

什么是截骨手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截骨手术的适应症广泛,主要包括:①先天性或发育性骨骼畸形,如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股骨头骨骺滑脱、脊柱侧凸等;②创伤后畸形愈合,如骨折后成角旋转畸形、骨不连或骨缺损;③退行性骨关节病,如膝内翻/外翻、髋臼发育不良等;④骨肿瘤或感染后的骨骼重建,如瘤段骨切除后的截骨延长;⑤肢体长度差异,如先天性短肢或创伤后肢体不等长,手术需严格评估患者年龄、骨骼发育情况(如青少年骨骺闭合状态)、整体健康状况及畸形程度,排除严重骨质疏松、活动性感染或神经血管病变等禁忌症。

手术过程通常分为术前规划、截骨操作和固定稳定三个阶段,术前规划依赖X线片、CT三维重建等影像学检查,精确测量畸形角度、截骨位置和截骨量,有时借助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导板,提高截骨精度,手术中,医生在目标骨骼上做切口(微创手术则采用小切口或经皮通道),保护周围神经血管,使用摆动锯、骨凿等工具按预定方案截骨,随后调整骨骼至正确位置,通过钢板螺钉、髓内钉或外固定架固定,术后需根据固定方式和骨骼愈合情况制定康复计划,早期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逐步过渡到部分负重或完全负重,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内固定失效或畸形复发。

截骨手术的优势在于保留患者自身关节结构,延缓或避免关节置换,尤其适用于年轻患者;同时可同时矫正多种畸形(如成角、旋转、短缩),但手术也存在风险,如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神经血管损伤、骨不连或畸形矫正过度/不足等,因此需由经验丰富的骨科团队操作,并严格遵循围手术期管理规范。

相关问答FAQs:

什么是截骨手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截骨手术后多久能恢复正常行走?
    答:恢复时间取决于截骨部位、固定方式及患者年龄,下肢截骨(如胫骨高位截骨)通常术后6-8周开始部分负重,3-6个月逐步恢复正常行走;上肢截骨恢复较快,约2-4周可进行日常活动,需定期复查X线片确认骨愈合情况,遵医嘱调整负重进度。

  2. 所有骨骼畸形都能通过截骨手术矫正吗?
    答:并非所有畸形都适合截骨手术,需评估畸形类型、程度、病因及患者整体状况,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截骨后固定困难,畸形过大可能需分期手术;儿童骨骺未闭者需考虑生长潜力,避免影响发育,最终需由骨科医生结合影像学和临床检查制定个体化方案。

什么是截骨手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黑色皮褂怎么搭配才不显老气?显瘦又时髦的技巧有哪些?
« 上一篇 2025-10-03
蛋白植入减肥原理是什么?安全吗?效果能持久吗?
下一篇 » 2025-10-03

相关文章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1人围观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

动态快讯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