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型洗面奶的制作是一个结合了化学原理、配方设计和工艺控制的过程,其核心在于通过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与辅助成分的添加,实现泡沫丰富、质地稳定且清洁力适中的产品,以下从配方原理、原料选择、制作步骤、质量控制等方面详细说明泡沫型洗面奶的制作方法。
泡沫型洗面奶的配方原理
泡沫型洗面奶的清洁能力主要来源于表面活性剂(表活),而泡沫的丰富度、稳定性则与表活的类型、复配比例以及增稠剂、稳泡剂等辅助成分密切相关,理想的泡沫型洗面奶需满足三个核心需求:

- 清洁力:表活能有效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脂、污垢和彩妆残留;
- 泡沫性能:易起泡、泡沫细腻绵密,且在清洗过程中泡沫不易消散;
3.温和性**: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尤其适合中性至油性皮肤。
配方设计需兼顾表活的清洁力与泡沫特性,并通过复配降低单一表活的刺激性。
主要原料选择及作用
表面活性剂(核心清洁与起泡成分)
表面活性剂是洗面奶的“骨架”,直接决定泡沫性能和清洁力,泡沫型洗面奶常用表活如下:
表活类型 | 常见原料 | 作用特点 | 适用场景 |
---|---|---|---|
阴离子表活 | 月桂醇硫酸酯钠(SLS)、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SLES) | 起泡力强、清洁力高,但SLS刺激性较强,SLES因聚醚链修饰更温和 | 主清洁表活,需复配降低刺激性 |
氨基酸表活 | 椰油酰甘氨酸钠、月桂酰谷氨酸钠 | 泡沫细腻温和,生物降解性好,清洁力适中,适合敏感肌 | 主清洁表活或温和复配 |
非离子表活 | 癸基葡糖苷、月桂基葡糖苷 | 起泡温和,刺激性极低,常与阴离子/氨基酸表活复配,提升泡沫稳定性 | 辅助起泡,降低刺激性 |
两性表活 | 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 | 泡沫稳定,耐硬水性好,与阴离子表活复配可提升泡沫细腻度,降低刺激性 | 辅助稳泡,调节温和性 |
复配原则:单一表活难以兼顾清洁力、泡沫与温和性,通常采用“主清洁表活+辅助表活”复配,以SLES(5%-10%)为主清洁力来源,复配氨基酸表活(3%-8%)提升温和性,搭配两性表活(2%-5%)增强泡沫稳定性。
增稠剂与稳泡剂
泡沫型洗面奶需保持一定的粘度,使泡沫挂肤性更好,同时防止静置时分层,常用增稠稳泡剂包括:

- 电解质类:氯化钠(食盐)、氯化铵,通过调节离子浓度增稠,但对泡沫稳定性影响较小,需配合其他增稠剂;
- 聚合物类:卡波姆(Carbomer)、羟乙基纤维素,能显著提升体系粘度,且卡波姆在碱性条件下易溶解,适合调节泡沫质地;
- 脂肪酸类:硬脂酸、月桂酸,与碱反应生成皂基,可增加泡沫的厚重感和稳定性,常见于皂基洗面奶;
- 醇类:椰油酰胺DEA、月桂酰胺DEA,通过氢键作用增强泡沫稳定性,同时兼具增稠效果。
润肤与保湿成分
为避免清洁后皮肤紧绷,需添加润肤剂和保湿剂,
- 润肤剂:甘油、丙二醇(小分子保湿剂)、鲸蜡硬脂醇(调节肤感,增加顺滑度);
- 植物油脂:霍霍巴油、椰子油(亲肤性好,提升洗后滋润感);
- 保湿剂:透明质酸钠、泛醇(修复屏障,缓解干燥)。
pH调节剂
皮肤表面呈弱酸性(pH 4.5-6.5),洗面奶需调节至接近皮肤的pH值以减少刺激,常用调节剂包括:
- 柠檬酸(降低pH,同时兼作抗氧化剂);
-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和酸性成分,调节皂化反应);
- 三乙醇胺(中和酸性表活,调节体系pH至5.5-7.0)。
防腐剂与香精
- 防腐剂:避免微生物滋生,延长保质期,常用苯氧乙醇、羟苯甲酯/羟苯丙酯复配;
- 香精:赋予产品愉悦气味,需选择低敏、无刺激性的化妆品级香精。
泡沫型洗面奶的制作步骤
配方设计(以100g为例)
成分类型 | 原料名称 | 添加量(%) | 作用 |
---|---|---|---|
主表活 | 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SLES) | 8% | 主清洁力,基础起泡 |
辅助表活 | 椰油酰甘氨酸钠 | 5% | 提升温和性,细腻泡沫 |
稳泡剂 | 月桂酰胺DEA | 3% | 增强泡沫稳定性 |
增稠剂 | 卡波姆940 | 3% | 调节粘度,防止分层 |
润肤剂 | 甘油 | 5% | 保湿,缓解紧绷 |
pH调节剂 | 柠檬酸 | 适量(调pH至5.8) | 降低刺激性,匹配皮肤pH |
防腐剂 | 苯氧乙醇 | 8% | 防腐 |
香精 | 化妆品级香精 | 2% | 赋香 |
去离子水 | 去离子水 | 余量 | 溶剂 |
制作流程
(1)水相制备
- 在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约70g),加热至60-70℃(恒温);
- 缓慢加入卡波姆940,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完全分散,避免结团;
- 继续搅拌至卡波姆完全溶胀,形成透明粘稠液,降温至50℃以下。
(2)油相与表活混合

- 在另一烧杯中加入SLES(8g)、椰油酰甘氨酸钠(5g)、月桂酰胺DEA(3g),搅拌均匀;
- 将油相缓慢加入水相中,边加边用均质机(1000-1500r/min)搅拌,确保油水混合均匀,避免分层。
(3)添加活性成分
- 降温至40℃以下,加入甘油(5g)、苯氧乙醇(0.8g),继续搅拌至完全溶解;
- 若添加香精,需在温度低于35℃时加入,高温易导致香精挥发或变质。
(4)pH调节
- 用pH计检测体系pH,若高于6.0,用柠檬酸溶液(10%)缓慢滴加调节,边加边搅拌,直至pH稳定在5.8-6.0。
(5)均质与静置
- 将混合液用均质机(2000-3000r/min)高速搅拌3-5分钟,使泡沫均匀、质地细腻;
- 静置脱泡(可放入真空脱泡机中,或室温静置24小时),消除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
(6)灌装与质检
- 将产品灌装于清洁的洗面奶瓶中,密封保存;
- 检测泡沫性能( Ross-Miles 泡沫高度测试)、粘度(旋转粘度计)、pH值及微生物指标,确保符合标准。
质量控制要点
- 泡沫性能:取1g产品于20℃水中,轻柔搅拌10次,观察泡沫高度(理想状态≥150mm)和稳定性(5分钟后泡沫残留率≥70%);
- 粘度控制:用旋转粘度计(3号转子,60r/min)检测,粘度应在5000-15000mPa·s之间,过稀易分层,过稠难以挤出;
- 温和性测试:通过斑贴试验或人体试用,确认无刺激、无紧绷感;
- 稳定性测试:将样品在40℃±2℃条件下放置3个月,观察是否分层、变色、变味。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 泡沫稀少:可能是表活含量不足或增稠剂不够,可适当增加SLES或月桂酰胺DEA用量,或补充卡波姆;
- 静置分层:增稠剂未充分溶解或体系均质不均,需重新搅拌并延长均质时间,或调整电解质(如氯化钠)用量;
- 刺激性过强:SLS用量过高或pH偏离,可降低SLS比例,复配氨基酸表活,并用柠檬酸精确调节pH。
相关问答FAQs
Q1:泡沫越多洗面奶清洁力越强吗?
A1:并非绝对,泡沫量与清洁力无直接正相关,主要取决于表活类型和浓度,氨基酸表活泡沫相对较少但清洁力适中且温和,而SLS泡沫丰富但清洁力过强易刺激皮肤,选择洗面奶时,应结合肤质(油皮可选泡沫丰富的皂基/表活复配款,干敏肌优选温和低泡型)和实际清洁需求,而非单纯追求泡沫量。
Q2:自制泡沫型洗面奶需要注意什么?
A2:自制洗面奶需重点关注原料纯度(化妆品级原料)、卫生条件(操作器具消毒、环境无菌)和配方合理性,卡波姆需充分溶胀避免颗粒感,表活复配需平衡清洁力与温和性,且需添加防腐剂防止变质,自制产品无专业检测条件,建议小量试制并尽快用完,避免微生物污染风险。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