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检查是维护口腔健康的重要手段,通过系统性的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口腔疾病、评估口腔状况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完整的口腔检查不仅包括对牙齿本身的观察,还涉及牙周组织、口腔黏膜、颌骨功能等多个方面,是口腔诊疗的基础和起点,以下从不同维度详细说明口腔检查的具体内容。
口腔检查首先从问诊开始,医生会询问患者的主诉,如是否有牙痛、出血、肿胀、口臭等症状,以及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和诱因,会了解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如是否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系统性疾病,因为这些疾病可能影响口腔治疗或与口腔疾病相互关联,还会询问患者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刷牙方式、使用牙线频率、饮食习惯(尤其是糖分摄入情况)以及既往的口腔治疗史和家族遗传病史,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全面评估患者的口腔风险因素。

临床检查是口腔检查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视诊、探诊、叩诊、扪诊和牙齿松动度检查,视诊时,医生会直接观察牙齿的颜色、形态、排列是否正常,是否有龋坏(龋洞)、缺损、裂纹或色素沉着;检查牙龈的颜色(是否呈暗红色或鲜红色)、形态(是否肿胀或萎缩)、质地(是否松软或坚韧)以及是否有出血点、脓肿或牙周袋;观察口腔黏膜是否有溃疡、白斑、红斑、糜烂或异常肿块,尤其是舌缘、颊黏膜、口底等癌前病变高发区域,探诊是用专用的探针检查牙齿龋坏的深度、范围以及是否穿髓,同时探测牙周袋的深度和附着丧失情况,正常牙周袋深度应不超过3mm,超过则提示牙周炎可能,叩诊是用器械轻叩牙齿,判断是否有根尖周炎,若患者感觉疼痛或不适,可能提示牙根发炎,扪诊是用手按压牙龈或颌骨区域,检查是否有压痛、波动感(脓肿形成)或骨隆突,牙齿松动度检查则评估牙齿是否存在异常松动,正常牙齿有一定的生理动度,若动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提示牙周支持组织破坏。
口腔黏膜及软组织检查同样不可忽视,医生会仔细检查唇、颊、舌、腭、口底等部位的黏膜,观察颜色是否均匀,有无红肿、白斑、红斑、溃疡、水疱或异常增生,长期不愈的口腔溃疡需警惕癌变可能;黏膜出现白色条纹或斑块,可能为扁平苔藓或白色水肿等疾病;而舌乳头萎缩可能与贫血或维生素B12缺乏有关,还会检查唾液腺导管开口处是否有红肿、溢脓,评估唾液分泌量是否正常,因为唾液减少会增加龋病和牙周病的风险。
咬合关系与颞下颌关节(TMJ)检查也是口腔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咬合关系检查包括牙齿的覆合、覆盖情况,以及正中咬合时上下牙齿的接触关系是否稳定,有无早接触、咬合干扰或创伤性咬合,如果存在咬合异常,可能导致牙齿磨损、颞下颌关节紊乱等问题,颞下颌关节检查则通过观察患者张口度是否正常(一般为3-4cm)、张口型是否偏斜,以及按压关节区域是否有疼痛、弹响或杂音,判断关节结构是否异常,还会检查咀嚼肌群是否有压痛,评估肌肉功能是否协调。
影像学检查是临床检查的重要补充,能提供肉眼无法观察的深层信息,常规的口腔影像检查包括根尖片、曲面体层片(全景片)和锥形束CT(CBCT),根尖片主要用于观察单颗牙齿的牙根形态、根尖周骨质破坏情况以及牙槽骨吸收程度,对诊断根尖周炎、根折或牙根吸收有重要价值,曲面体层片可显示全口牙齿、牙槽骨、颌骨以及上颌窦、下颌神经管等结构,有助于发现多颗牙齿的龋坏、牙周炎、颌骨囊肿或埋伏牙等问题,CBCT则能提供三维立体图像,适用于复杂病例,如种植术前评估颌骨骨量、颞下颌关节紊乱的诊断、颌骨肿瘤或骨折的精确定位等,对于口腔黏膜的疑似病变,必要时会进行活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口腔卫生状况评估是预防导向的检查环节,医生会使用菌斑染色剂(如藻红红)显示牙菌斑的分布情况,指导患者清洁不到的部位;检查牙结石的沉积量和分布范围,牙结石是牙周病的主要刺激物,需通过洁牙去除;评估口腔卫生习惯的有效性,如是否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巴氏刷牙法)、是否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邻面等。
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特殊人群,口腔检查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儿童需重点检查乳牙龋坏、牙列发育情况以及是否有错颌畸形倾向;孕妇因激素水平变化,需关注妊娠期牙龈炎;老年人则需重点检查牙根龋、牙本质敏感、口腔干燥症以及义齿的适配情况。
口腔检查的频率建议一般成人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儿童、孕妇或口腔疾病患者需根据医生建议适当增加检查次数,定期检查不仅能早期发现和治疗口腔疾病,还能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维护全身健康。
相关问答FAQs

Q1:口腔检查会痛吗?
A:常规口腔检查(如视诊、探诊、叩诊)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疼痛,但部分检查(如探诊牙周袋或叩击患牙)可能会有轻微不适,若存在急性炎症(如牙髓炎、根尖周炎),检查时可能诱发疼痛,医生会操作轻柔并提前告知患者,对于疼痛敏感的患者,可提前与医生沟通,必要时采取局部麻醉措施。
Q2:没有牙痛也需要做口腔检查吗?
A:是的,很多口腔疾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如龋病(初期龋损)、牙周炎(早期牙龈出血、牙周袋形成)、口腔癌前病变等,只有通过专业检查才能早期发现,定期口腔检查可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疾病进展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牙齿脱落、颌骨破坏等),同时节省治疗时间和费用。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