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和毛发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主要侵犯儿童,但成人也可感染,根据致病菌种类和宿主反应不同,头癣可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和脓癣四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临床表现、皮损特征和预后均有差异,以下从病因、症状、分型、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详细描述头癣的具体表现。
头癣的病原体主要是皮肤癣菌,其中许兰毛癣菌、铁锈色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等常见,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的人或动物,通过直接接触(如共用梳子、帽子)或间接接触(如污染的理发工具、枕头)传播,易感人群以儿童为主,尤其是学龄前儿童,与卫生习惯、免疫力及动物接触频率相关,感染后,真菌在头皮角质层及毛发中繁殖,引起炎症反应,典型表现为头皮屑增多、脱发、断发及脓疱等。

从症状来看,头癣的早期表现多为头皮出现红色小丘疹或鳞屑性斑片,逐渐扩大,可融合成不规则斑块,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瘙痒,搔抓后可能导致继发感染,如毛囊炎、淋巴结肿大等,由于真菌破坏毛囊,患处毛发会变得干枯、无光泽,易折断或脱落,严重者可形成永久性瘢痕,导致永久性脱发,尤其见于黄癣和脓癣,不同类型的头癣在皮损形态、毛发破坏特点上有显著区别,需通过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鉴别。
具体分型及临床表现如下:
-
黄癣:由许兰毛癣菌引起,典型皮损为碟形黄痂,中央凹陷,边缘翘起,称为“黄癣痂”,痂皮由皮屑、脓液及脱落组织混合而成,有鼠尿味,去除后可见潮红糜烂面,毛发干枯无光,易折断,残留发根呈参差不齐的断发,称为“毛发松动”现象,愈后可形成萎缩性瘢痕,导致永久性脱发,黄癣病程慢性,若不及时治疗可迁延数年甚至数十年。
-
白癣:主要由铁锈色小孢子菌或犬小孢子菌感染,多见于儿童,皮损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灰白色鳞屑斑,境界清晰,炎症较轻,称为“母斑”,毛发在距头皮2-4mm处折断,残留毛干上有白色菌鞘围绕,如同“白套”,一般无自觉症状或轻微瘙痒,青春期后可自愈,因皮脂腺分泌旺盛,抑制真菌生长,愈后不留瘢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黑点癣:由须癣毛癣菌等真菌引起,皮损为小片鳞屑斑,数目较少,炎症反应轻微,毛发在头皮处折断,断端呈黑色小点状,故名“黑点”,病程较长,可迁延至成年,部分患者愈后留有瘢痕,导致小片脱发。
-
脓癣:为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剧烈炎症反应,多见于动物源性感染(如接触猫狗),皮损为炎性浸润性红斑、脓疱,表面有蛎壳性痂皮,可形成蜂窝状脓肿,称为“脓癣”,毛发松动易拔除,常伴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及疼痛,严重者可引起癣菌疹,即远隔部位出现红斑、丘疹等过敏反应,脓癣需及时抗真菌治疗及抗炎处理,否则易留瘢痕。
诊断头癣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真菌镜检可见发内菌丝或孢子,真菌培养可确定菌种,Wood灯检查对黄癣和白癣有鉴别意义:黄癣痂呈暗绿色荧光,白癣的菌鞘呈亮绿色荧光,脓癣需与细菌性毛囊炎鉴别,必要时取脓液培养,治疗以外用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酮康唑洗剂)联合口服抗真菌药(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为主,脓癣需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同时需对衣物、理发工具进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相关问答FAQs
Q1:头癣会传染给家人吗?如何预防?
A1:头癣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预防措施包括:避免与患者共用梳子、帽子、毛巾等个人物品;宠物定期检查皮肤真菌;患者衣物、枕套等需煮沸消毒;理发工具严格消毒;儿童患者应暂时避免集体生活,直至治愈。

Q2:头癣能自愈吗?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A2:部分类型(如白癣)在青春期后可能自愈,但黄癣、黑点癣及脓癣难以自愈,需规范治疗,治疗期间需遵医嘱用药,完成疗程(通常6-8周);每周剪短病发,外用洗剂;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定期复诊,真菌学检查阴性方可停药;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切断传染源。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