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洗面奶是许多追求天然护肤人群的选择,通过简单原料搭配,既能避免化学添加剂刺激,又能根据肤质灵活调整配方,以下是详细的自制方法及注意事项,帮助你在家里安全制作出适合的洗面产品。
自制洗面奶的核心原理与基础配方
洗面奶的核心功能是清洁面部污垢和多余油脂,同时保持肌肤屏障健康,自制洗面奶通常以“清洁基底+保湿成分+活性物”为基础,通过不同配比满足干性、油性、敏感性等肤质需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基础清洁基底(选择1种作为主料)
- 氨基酸表活:如椰油酰甘氨酸钾、月桂酰谷氨酸钠,温和亲肤,接近皮肤pH值(5.5-6.5),适合所有肤质,可从化工店或线上购买,浓度建议控制在5%-10%。
- 皂基基底:由脂肪酸(如椰子油、棕榈油)和碱(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清洁力较强,适合油性肌肤,需注意皂化完全(避免残留刺激),配方中可添加10%-20%的软化油脂(如橄榄油)减少紧绷感。
- 植物性表面活性剂:如月桂基葡糖苷、癸基葡糖苷,由天然植物淀粉和脂肪醇合成,低刺激,适合敏感肌和儿童,建议添加量为10%-15%。
保湿与舒缓成分(添加量5%-20%)
- 油脂类:霍霍巴油、荷荷巴油(接近皮脂,易吸收)、甜杏仁油(滋润干性肌肤)、鳄梨油(修复屏障),添加量5%-10%。
- 保湿剂:甘油(吸湿保湿,3%-5%)、透明质酸钠(补水,0.1%-0.3%)、芦荟胶(舒缓,5%-10%)。
- 活性物:绿茶提取物(抗氧化,1%-2%)、金缕梅水(收敛控油,10%-15%)、燕麦胶(敏感肌舒缓,5%)。
增稠与稳定成分(按需添加)
- 盐类:电解质增稠(如氯化钠,0.5%-1%,边加边搅拌,避免过稠)。
- 胶质类:黄原胶(天然植物胶,0.2%-0.5%,缓慢加入水中搅拌至透明)。
- 乳化剂:若制作油包水型洗面奶(如卸妆洁面二合一),需添加乳化剂如硬脂酸甘油酯(3%-5%),确保油水融合。
不同肤质自制洗面奶配方示例
以下为3类常见肤质的配方,按100g总量计算,制作工具需提前消毒(避免细菌滋生):
肤质类型 | 基础清洁基底 | 保湿与舒缓成分 | 增稠与稳定成分 | 制作步骤 |
---|---|---|---|---|
干性肌肤 | 氨基酸表活8g + 纯净水60g | 霍霍巴油6g + 甘油4g + 芦荟胶10g + 维E 2滴 | 黄原胶0.3g | 纯净水加热至40℃,加入氨基酸表活搅拌至溶解;2. 依次加入油脂、甘油、芦荟胶,搅拌均匀;3. 缓慢撒入黄原胶,搅拌至无颗粒;4. 冷却后加维E,装瓶冷藏保存。 |
油性肌肤 | 椰油酰甘氨酸钾10g + 纯净水55g | 金缕梅水15g + 绿茶提取物2g + 柠檬精油1滴(可选) | 氯化钠0.8g | 纯净水加入椰油酰甘氨酸钾搅拌至透明;2. 倒入金缕梅水、绿茶提取物,混合均匀;3. 边加氯化钠边搅拌,至粘稠度适中;4. 滴入精油(敏感肌勿加),装瓶常温保存。 |
敏感肌肤 | 癸基葡糖苷12g + 纯净水65g | 燕麦胶8g + 甘油3g + 洋甘菊纯露10g | 无(或加黄原胶0.2g) | 纯净水加热至35℃,加入癸基葡糖苷轻柔搅拌(避免起泡);2. 倒入燕麦胶、甘油、洋甘菊纯露,低速搅拌至混合;3. 过滤掉颗粒物,装瓶冷藏,1周内用完。 |
制作与使用注意事项
- 原料安全:选择食品级或化妆品级原料,避免工业级化学物质(如未精制的碱、矿物油),刺激性成分(如高浓度酒精、精油)敏感肌慎用。
- 卫生操作:容器、工具需用沸水煮5分钟消毒,操作前洗手,避免细菌污染导致产品变质。
- 保存期限:无防腐剂的自制洗面奶保质期短,建议冷藏保存,且在1-2周内用完(若出现分层、异味、冒泡等变质现象需立即丢弃)。
- 肤质测试:首次使用前,先在耳后或手臂内侧做过敏测试,24小时无红肿瘙痒再上脸。
- 避免过度清洁:每天使用1-2次即可,干性/敏感肌可仅在晚间使用,晨间用清水洁面。
相关问答FAQs
Q1:自制洗面奶没有泡泡,是不是清洁力不够?
A1:清洁力与泡沫多少无直接关系,泡沫主要来自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如皂基泡沫丰富,氨基酸泡沫较少),而非清洁效果,氨基酸表活虽然泡沫较少,但能温和清除污垢,适合干敏肌;若追求丰富泡沫,可在配方中添加少量椰油酰胺DEA(建议不超过3%),但需注意可能增加刺激风险。
Q2:自制洗面奶分层了还能用吗?
A2:若分层是因油水未完全乳化(如静置后轻微分层),摇晃后恢复均匀可继续使用;若出现油脂酸败异味、水质浑浊或大量沉淀,则已变质,需立即丢弃,为避免分层,制作时可确保油相和水相温度一致(约40℃),并充分搅拌,或添加适量乳化剂(如硬脂酸甘油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