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社会,减肥一直是许多人关注的话题,市场上也充斥着各种号称“特效减肥药”的产品,但需要明确的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经过严格科学验证、安全性高且被医学界广泛认可的特效减肥药其实非常有限,多数宣称“快速瘦身、无需节食运动”的产品往往存在夸大宣传甚至安全隐患,从医学角度而言,真正有效的减肥药物通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结合生活方式干预,针对特定肥胖人群(如BMI≥28或存在肥胖相关并发症)使用,且需严格评估风险与收益。
国内批准上市的处方减肥药主要有以下几类,其作用机制和适用人群各不相同,具体如下:

药物类别 | 代表药物 | 作用机制 | 适用人群 | 注意事项 |
---|---|---|---|---|
肠道脂肪酶抑制剂 | 奥利司他 | 抑制胃肠道脂肪酶,减少食物中约30%的脂肪吸收 | 适用于BMI≥24或超重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 | 常见副作用:油性斑点、腹泻、胃肠胀气;可能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需补充复合维生素 |
GLP-1受体激动剂 | 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 | 模拟胰高血糖素样肽-1,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调节中枢食欲 | 适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或BMI≥30,或BMI≥27合并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患者 | 需皮下注射;常见副作用:恶心、呕吐、腹泻;可能增加甲状腺C细胞肿瘤风险(有甲状腺髓样癌家族史者禁用) |
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 芬特明/托吡酯复方制剂 | 抑制食欲,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减少能量摄入 | 适用于BMI≥30或BMI≥27合并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且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 禁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引起口干、失眠、心悸等;可能产生依赖性,需短期使用 |
激素类药物 | 利拉鲁肽(高剂量) | 除GLP-1受体激动作用外,高剂量(3mg)获批用于肥胖治疗 | 适用于BMI≥30或BMI≥27合并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的非糖尿病患者 | 与糖尿病治疗剂量不同,需严格遵医嘱;副作用与GLP-1类药物类似 |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物均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且必须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否则停药后体重极易反弹,市场上许多“网红减肥药”成分不明,可能含有非法添加物(如西布曲明、芬氟拉明等),这些成分可能导致心率失常、高血压、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西布曲明曾被用于减肥,但因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已在全球多数国家退市;芬氟拉明可能引起肺动脉高压和心脏瓣膜损伤。
真正的健康减肥核心永远是“能量负平衡”,即通过合理膳食(减少高油高糖食物,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结合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抗阻训练),并保证充足睡眠和良好心态,对于肥胖合并代谢疾病的人群,在医生指导下科学使用药物,可作为辅助手段,但绝不能依赖药物忽视生活方式的调整,切勿轻信“特效”“无副作用”的宣传,选择减肥产品时务必核实其是否为国家批准的正规药品,避免因小失大。
相关问答FAQs
Q1:所有肥胖人群都需要吃减肥药吗?
A1:并非如此,减肥药物仅适用于特定人群:如BMI≥28且伴有高血压、高血脂、2型糖尿病等并发症的患者,或BMI≥24但存在上述并发症且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者,对于轻度超重(BMI24-27.9)且无并发症的人群,首选饮食控制和运动,无需用药,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青少年以及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等患者均禁用减肥药。
Q2:服用减肥药期间可以不控制饮食、不运动吗?
A2:不可以,目前没有任何一种减肥药能完全替代生活方式干预,药物的作用主要是辅助减少食欲或减少脂肪吸收,若在服药期间仍保持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不仅会影响药效,还可能导致体重反弹,甚至因药物副作用加重身体负担,奥利司他若不配合低脂饮食,可能因脂肪摄入过多导致严重的胃肠道反应;GLP-1受体激动剂若不控制饮食,也无法达到理想的减重效果,药物治疗必须与“管住嘴、迈开腿”相结合,才能实现长期健康减重。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