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刮治是一种针对牙周病的专业治疗手段,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彻底清除牙周袋内的牙菌斑、牙结石以及病变牙骨质,消除炎症感染源,恢复牙周组织的健康状态,当牙龈炎未能及时控制发展为牙周炎时,牙龈与牙齿之间会形成深达数毫米的“牙周袋”,普通刷牙或洗牙无法深入清理袋内堆积的致病物质,此时就需要通过牙周刮治进行深度清洁,这项治疗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会使用精细的刮治器械(如Gracey刮治器、超声刮治器械等)仔细刮除牙根表面的牙结石和病变组织,并对牙根表面进行平整化处理,以利于牙周组织重新附着。
牙周刮治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尤其是牙周袋深度超过4毫米、伴有牙龈出血、牙周溢脓、牙槽骨吸收等症状的人群,对于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如洁治)后仍存在深牙周袋或持续炎症的患者,刮治也是必要的后续治疗,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牙周袋深度、牙位分布、炎症程度等)分区、分阶段进行治疗,通常每次只处理1-2个 quadrant(象限),以减轻患者不适并确保治疗效果,治疗周期可能需要1-4次不等,每次治疗间隔约1-2周,具体时间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

牙周刮治的器械选择和使用具有高度专业性,传统刮治器多为不锈钢材质,如Gracey刮治器,其设计有特定的刃部角度和弯曲形态,可精准适配不同牙面的解剖形态;超声刮治器械则通过高频振动结合水雾冲洗,既能高效去除牙结石,又能减少对牙根表面的损伤,同时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掌握“轻柔、垂直、加压”的刮治技巧,确保器械始终与牙根表面贴合,避免过度用力损伤牙骨质或牙周组织,刮治后,牙根表面会被磨平,这不仅能彻底清除病变组织,还能减少牙结石再次堆积的“微粗糙表面”,为牙龈上皮的重新附着创造条件。
牙周刮治后的护理和复查对治疗效果的维持至关重要,治疗后24小时内,患者应避免刷牙和使用牙线,但可温和漱口(如用温盐水或漱口水);术后1周内可能出现牙齿敏感、轻微出血或牙龈酸痛,通常属于正常现象,可通过脱敏牙膏或药物缓解,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戒烟限酒(吸烟会显著影响牙周愈合),并加强口腔卫生维护,采用巴氏刷牙法每天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或牙缝刷清洁邻面,术后3-6个月需复查牙周状况,包括牙周袋深度、牙龈指数、牙槽骨情况等,必要时进行维护性刮治(通常每年1-2次),以防止牙周病复发。
以下为牙周刮治与普通洁治的关键区别对比:
对比项目 | 牙周刮治 | 普通洁治(洗牙) |
---|---|---|
治疗深度 | 清理牙周袋内及牙根表面的深层牙结石 | 清洁牙龈以上牙面的浅层牙结石和菌斑 |
适用人群 | 中重度牙周炎患者 | 轻度牙龈炎或牙周健康维护人群 |
器械选择 | Gracey刮治器、超声刮治器械等 | 超声洁治器、手用洁治器等 |
麻醉方式 | 通常需局部麻醉 | 一般无需麻醉 |
治疗目标 | 消除牙周袋,促进牙周组织愈合 | 预防牙龈炎,维持口腔卫生 |
相关问答FAQs:

Q1:牙周刮治会疼痛吗?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A:牙周刮治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治疗过程中基本无疼痛感,术后可能出现牙齿敏感、轻微肿胀或牙龈出血,一般持续3-5天,建议术后24小时内避免患侧咀嚼,避免过冷、过热饮食,使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遵医嘱服用抗生素或止痛药(如需要),若出血不止或疼痛加剧,需及时复诊。
Q2:牙周刮治后牙齿会变松吗?这是正常现象吗?
A:部分患者治疗后短期内可能感觉牙齿轻微松动或咬合不适,这主要是因为牙根表面长期被牙结石包裹,刮治后牙龈组织消肿、牙槽骨开始修复,牙齿暂时“失去支撑”所致,通常1-3个月内会逐渐改善,若牙齿持续加重松动,则可能提示牙周病严重或存在其他口腔问题,需进一步检查治疗。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