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皮是一种通过手术将自体或异体皮肤移植到皮肤缺损部位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修复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皮肤组织缺损或功能障碍,植皮并非适用于所有皮肤问题,其应用需要严格的医学评估,通常在以下情况需要考虑植皮治疗。
大面积皮肤缺损是最常见的植皮适应证,当皮肤因创伤、烧伤、感染或手术等原因造成大面积缺失时,自身皮肤修复能力有限,难以自行愈合,深度烧伤(尤其是Ⅲ度烧伤)导致真皮层及以下组织坏死,创面无法通过上皮化愈合,必须植皮覆盖创面,减少感染风险,促进功能恢复,严重皮肤撕脱伤、碾压伤等导致皮肤大面积缺损,合并深部组织(如肌肉、骨骼、肌腱)外露时,植皮是封闭创面的必要手段,这类缺损若不处理,可能引发骨髓炎、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慢性难愈合创面也需要植皮治疗,某些疾病或因素导致皮肤长期无法愈合,形成溃疡或创面,如糖尿病足溃疡、静脉性溃疡、压疮(褥疮)等,这些创面局部血液循环差、合并感染或存在组织坏死,经过长期保守治疗(如换药、减压、改善循环)无效时,植皮可提供健康的皮肤组织,加速创面愈合,糖尿病足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足部溃疡经久不愈,合并感染甚至坏死时,需清创后植皮覆盖创面,避免截肢风险。
第三,皮肤瘢痕挛缩导致功能障碍时需植皮修复,严重烧伤、创伤或感染后,皮肤愈合过程中可能形成增生性瘢痕或瘢痕挛缩,限制关节活动、影响外观或压迫重要器官,颈部瘢痕挛缩导致头部后仰困难,手部瘢痕挛缩影响指关节屈伸,眼睑瘢痕挛缩导致眼睑闭合不全,当瘢痕广泛且非手术方法(如压力治疗、激光)无法缓解时,需手术切除瘢痕,植皮以恢复肢体功能和外观。
皮肤肿瘤切除后的组织缺损有时也需要植皮,对于较大面积的皮肤肿瘤(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后可能遗留皮肤缺损,尤其当肿瘤位于面部、关节等部位时,植皮可快速修复创面,同时兼顾美观和功能,对于某些先天性皮肤缺损,如先天性巨痣、皮肤扩张症等,在切除病变组织后,也可通过植皮修复创面。
某些特殊感染或皮肤病变导致的组织破坏可能需要植皮,如坏死性筋膜炎、蜂窝织炎等严重感染,经抗生素和手术清创后,仍遗留大面积皮肤坏死,需植皮覆盖创面,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导致的皮肤反复破溃、缺失,在病情稳定后,对顽固性创面也可考虑植皮。

需要注意的是,植皮并非没有风险和限制,患者需全身状况良好,无严重心肺疾病、糖尿病未控制等情况;创面需无活动性感染,基底血供良好;供皮区(取皮部位)需有足够的健康皮肤,植皮后可能出现皮片坏死、挛缩、色素沉着、感觉减退等并发症,需术后密切观察和护理。
以下表格总结了需要植皮的主要情况及特点:
植皮适应证 | 具体情况 | 植皮目的 |
---|---|---|
大面积皮肤缺损 | Ⅲ度烧伤、严重创伤撕脱伤、感染坏死导致皮肤大面积缺失 | 封闭创面、预防感染、保护深部组织 |
慢性难愈合创面 | 糖尿病足溃疡、静脉性溃疡、压疮经保守治疗无效 | 促进愈合、避免并发症(如截肢) |
瘢痕挛缩 | 烧伤或创伤后增生性瘢痕限制关节活动、影响外观 | 恢复肢体功能、改善外观 |
皮肤肿瘤切除 | 较大面积皮肤肿瘤切除后遗留组织缺损 | 修复创面、兼顾美观与功能 |
特殊感染/先天病变 | 坏死性筋膜炎清创后、先天性巨痣切除 | 清除病变、修复皮肤完整性 |
相关问答FAQs:
-
问:植皮后皮肤能完全恢复吗?会有哪些后遗症?
答:植皮后皮肤无法完全恢复至原有状态,可能出现皮片色素沉着或脱失、感觉减退(触觉、痛觉迟钝)、质地较硬、弹性差等情况,关节部位植皮后可能存在轻微挛缩,影响活动度,术后需配合压力治疗、功能锻炼等康复措施,改善外观和功能。(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问:植皮手术风险大吗?哪些人不适合植皮?
答:植皮手术属于中等风险手术,主要风险包括皮片坏死、感染、出血、供皮区愈合不良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未控制的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全身感染未控制、创面基底血供极差者不适合植皮,需医生根据患者全身状况和创面条件综合评估。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