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完智齿后,药物使用是术后恢复的重要环节,合理用药能帮助减轻疼痛、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但具体用药需根据个人情况(如手术复杂程度、身体状况、过敏史等)由医生指导,以下从常用药物类型、使用注意事项及替代方案等方面详细说明。
术后常用药物类型及作用
止痛药:缓解疼痛,改善舒适度
拔牙后24-48小时是疼痛高峰期,合理使用止痛药是关键,常用药物分为两类: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这类药物兼具止痛和抗炎作用,能减轻术后肿胀和疼痛,布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中度疼痛,同时控制局部炎症反应,一般建议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若对阿司匹林或其他NSAIDs过敏,需禁用。
- 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是常用选择,主要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发挥止痛作用,对胃肠道刺激较小,但无抗炎效果,若疼痛较剧烈,可遵医嘱短期联合NSAIDs与对乙酰氨基酚(需注意避免药物过量,对乙酰氨基酚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
注意:术后疼痛若逐渐减轻,可按需服药,避免长期依赖;若疼痛持续加剧或出现跳痛、胀痛,需警惕干槽症或感染,及时复诊。
抗生素:预防或控制感染
并非所有拔牙都需要使用抗生素,通常在以下情况考虑:
- 复杂拔牙:如阻生智齿拔除术、手术时间长、创伤大;
- 存在感染风险:如术前有牙周炎、根尖周炎,或患者免疫力低下(如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 术后出现感染迹象:如术后3天仍出现红肿热痛加剧、脓性分泌物等。
常用抗生素包括:
- 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对口腔厌氧菌和需氧菌有效;
- 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克肟、头孢丙烯,适用于青霉素过敏者;
- 克林霉素:对厌氧菌活性强,适用于青霉素过敏或厌氧菌感染为主的情况。
注意:抗生素需遵医嘱足量足疗程使用,一般预防性用药疗程为3-5天,治疗性用药需根据感染控制情况调整;不可自行滥用,以免导致耐药或菌群失调。

漱口水:辅助清洁,减少口腔细菌
术后漱口水能帮助清洁口腔、抑制细菌,减少食物残渣堆积,但需避免用力漱口,常用类型包括:
- 含氯己定(洗必泰)的漱口水: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形成保护膜,减少术后感染风险,一般术后24小时开始使用,每日2-3次,连续使用不超过5天(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牙齿着色、味觉改变)。
- 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溶液:温和无刺激,可自行配制(温开水+少量盐或小苏打),术后即刻即可使用,帮助清洁伤口、缓解肿胀。
消肿药:减轻术后肿胀
术后肿胀是正常反应,一般2-3天达到高峰,5-7天逐渐消退,若肿胀明显,可遵医嘱使用:
- 地塞米松:短期小剂量使用(如术后前3天,每日3-4mg),能快速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但需注意监测血糖、血压,避免长期使用。
- 草木犀流浸液片(如消脱止):具有减轻水肿、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安全性较高,可作为辅助消肿药物。
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喷涂于伤口表面,能促进黏膜修复,缩短愈合时间,一般在术后2-3天开始使用(此时血凝块已初步稳定)。
- 西瓜霜含片或口腔溃疡散:若出现术后口腔黏膜溃疡,可局部使用,缓解疼痛、促进愈合。
用药注意事项与禁忌
- 个体化用药:对药物成分过敏者禁用相关药物(如青霉素过敏者禁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有胃溃疡、出血倾向者慎用NSAIDs;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
- 用药时间:止痛药建议在疼痛刚开始时服用,待疼痛明显后再用效果较差;抗生素需固定时间服用,以维持血药浓度;漱口水需在饭后使用,且含漱时间不少于30秒。
-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如正在服用抗凝药(华法林、阿司匹林),需告知医生,以免增加术后出血风险;NSAIDs与某些降压药、利尿药同用可能影响药效。
- 观察不良反应:用药后若出现皮疹、恶心、呕吐、腹痛、黑便等不适,需立即停药并复诊。
非药物辅助恢复措施
除了药物,术后护理对恢复至关重要:
- 饮食:术后24小时内进食温凉流质(如牛奶、豆浆、米汤),避免用患侧咀嚼;3天后可过渡到半流质(如粥、烂面条),1周内避免过硬、过热、辛辣食物;
- 休息: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减少头部活动,防止血凝块脱落;
- 口腔卫生:24小时内不刷牙不漱口,之后可轻柔刷牙,避开伤口;使用漱口水时避免用力鼓漱;
- 冷热敷:术后24小时内可冷敷面颊(每次15分钟,间隔1小时),减轻肿胀;48小时后可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拔牙后用药常见问题解答(FAQs)
Q1:拔完智齿后必须吃抗生素吗?
A:并非必须,对于简单拔牙、无感染风险的健康人群,一般无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若拔牙创伤较大(如阻生齿拔除)、术前存在感染(如牙周脓肿)、或患者免疫力低下,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具抗生素,目的是预防或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是否用药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决定。

Q2:吃了止痛药后疼痛仍不缓解怎么办?
A:若按剂量服用止痛药(如布洛芬)2-3小时后疼痛仍无明显缓解,或出现疼痛进行性加重(如跳痛、放射痛),需警惕干槽症(牙槽骨炎)或继发感染,此时应及时复诊,医生会检查伤口情况,必要时进行清创、上药,或调整用药方案(如更换止痛药物种类或增加抗生素),避免自行加大止痛药剂量,以免掩盖病情或引起不良反应。
拔智齿后的用药需以医生指导为准,结合个人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同时配合科学的术后护理,才能促进伤口顺利愈合,减少并发症风险,若出现异常症状,及时与医生沟通,避免延误病情。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