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是“辅助”手段,不能替代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 将其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于减肥的穴位,您可以每天花10-15分钟进行按摩,坚持才会有效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核心减肥穴位推荐
耳穴 (最常用,方便易行)
耳朵是人体的一个缩影,上面分布着很多与内脏和功能相关的反射区,按摩耳穴是减肥非常方便的方法,因为随时随地都可以做。
- 饥点: 这是最重要的耳穴之一。
- 位置: 在耳屏(耳朵入口处)的前下方,有一个凹陷,按压时会感到明显的酸胀感。
- 作用: 刺激这个点可以产生饱腹感,有效控制食欲,减少饥饿感,当你感觉饿的时候,可以按揉这里2-3分钟。
- 神门:
- 位置: 在三角窝(耳朵对耳轮上、下脚之间形成的凹陷)的前上角1/3处。
- 作用: 有镇静安神、调节神经的作用,对于因压力大、情绪性进食导致的肥胖特别有效,同时也能帮助改善睡眠,睡眠好对减肥至关重要。
- 脾、胃、肾:
- 位置: 这些是脏腑在耳廓上的对应区,需要一些中医知识来准确定位,但大致在耳廓的凹凸不平区域寻找最敏感的点。
- 作用: 调节相应脏腑功能,脾主运化,脾虚则易生湿生痰(水肿型肥胖);胃主受纳,调节胃有助于控制食欲;肾主水,调节肾有助于改善水肿。
身体穴位 (需要找准位置)
- 天枢穴 (腹部要穴)
- 位置: 肚脐旁开三指(约2寸)宽,左右各一个。
- 作用: 这是大肠的募穴,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消除腹部赘肉,每天睡前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按揉2-3分钟。
- 中脘穴 (腹部要穴)
- 位置: 肚脐正上方四指(约5寸)宽处。
- 作用: 胃的募穴,能调节胃功能,增强饱腹感,减少食量,同时也能缓解腹胀、消化不良。
- 丰隆穴 (腿部化痰要穴)
- 位置: 小腿外侧,膝盖外侧下方凹陷处(犊鼻穴)与脚踝外侧凸起处(外踝尖)的连线中点,再向外旁开一横指(约1寸)。
- 作用: 中医认为“肥人多痰湿”,丰隆穴是祛湿化痰的第一要穴,经常按摩这里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和痰湿,对下半身肥胖和水肿型肥胖特别有效。
- 足三里穴 (长寿穴,强身健体)
- 位置: 小腿外侧,膝盖外侧下方凹陷处(犊鼻穴)向下四指(约3寸)宽,胫骨(小腿骨)旁开一横指处。
- 作用: 调理脾胃,补中益气,增强免疫力,脾胃功能好了,运化能力增强,自然不容易堆积脂肪。
- 三阴交穴 (妇科要穴,也助减肥)
- 位置: 小腿内侧,脚踝内侧最高点(内踝尖)正上方四指(约3寸)宽,胫骨后方。
- 作用: 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能健脾、益肾、疏肝,对于因肝郁气滞、脾肾虚导致的肥胖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尤其适合女性。
按摩方法与注意事项
按摩方法:
- 找准穴位: 用手指按压,找到感觉最酸、最麻、最痛的那个点,得气”了。
- 力度适中: 用指腹以适当的力度按压,以感觉酸胀但能忍受为宜,不要用力过猛造成损伤。
- 按摩手法:
- 点按法: 用拇指或食指指腹垂直按压穴位,每次保持按压10-15秒,然后松开,重复10-15次。
- 揉按法: 用指腹在穴位上做画小圈或画“8”字的揉动,力度要均匀,持续2-3分钟。
- 耳穴按压: 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耳廓,用指尖点按,或者用指甲盖大小的王不留行籽(药店有售)贴在穴位上,随时按压。
- 最佳时间:
- 饭前: 按摩“饥点”、“中脘”等穴位,有助于控制食欲。
- 饭后: 按摩“天枢”、“足三里”等穴位,有助于促进消化。
- 睡前: 按摩“三阴交”、“丰隆”等穴位,有助于消除水肿和脂肪。
注意事项:
- 贵在坚持: 穴位减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每天坚持,至少坚持1-2个月才能看到效果。
- 找准位置: 如果穴位不准,效果会大打折扣,可以网上搜索穴位图,或者咨询中医师。
- 孕妇禁用: 特别是“三阴交”、“合谷”等具有活血通经作用的穴位,孕妇绝对不能按摩。
- 皮肤破损处禁用: 如果按摩部位有伤口、炎症或皮肤病,应避免按摩。
- 特殊人群: 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者,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心态平和: 按摩时尽量保持心情放松,可以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
将按摩耳穴(饥点、神门)和身体穴位(天枢、丰隆、足三里)结合起来,配合健康的饮食和规律的运动,是安全有效的减肥辅助方案,祝您健康、成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