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麻疹期间的饮食调理对于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合理的饮食不仅能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还能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全身皮肤红色斑丘疹为主要特征,患病期间患儿消化功能减弱,免疫力下降,因此饮食需遵循“清淡、易消化、高营养、少刺激”的原则,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
饮食核心原则:清淡易消化,营养需全面
麻疹患儿在发热出疹期及恢复期,消化酶活性降低,胃肠蠕动减慢,饮食应以流质、半流质为主,逐步过渡到软食、普通饮食,避免油腻、坚硬、辛辣及生冷食物,同时需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C)、水分及热量的充足摄入,以支持免疫系统对抗病毒、促进皮肤修复及体力恢复。

补充优质蛋白质,修复组织
蛋白质是免疫细胞及抗体合成的原料,对麻疹病毒的清除和身体组织修复至关重要,但需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如:
- 流质/半流质蛋白:鸡蛋羹(去蛋黄,避免油腻)、酸奶(无添加糖,含益生菌)、鱼肉泥(刺少、易消化,如鲈鱼、鳕鱼)、鸡肉泥(去皮、低脂)、豆浆(无糖,避免胀气)。
- 逐步过渡:恢复期可添加软烂的肉末、豆腐、蒸蛋(全蛋)等,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可按1.0-1.5g/kg体重计算(例如20kg儿童需20-30g蛋白质)。
增加维生素摄入,增强免疫力
- 维生素A:麻疹病毒感染会消耗体内维生素A,缺乏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病程延长,需重点补充,食物来源:动物肝脏(每周1-2次,每次30-50g,如鸡肝、猪肝)、胡萝卜(蒸熟或煮成泥)、南瓜、菠菜(焯水去草酸)、芒果、西蓝花等。
- 维生素C:抗氧化,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帮助皮肤修复,缓解炎症,食物来源:新鲜水果(如橙子、猕猴桃、草莓,可榨汁或制成果泥)、蔬菜(如番茄、青椒,煮软后食用)。
- B族维生素:参与能量代谢,缓解疲劳,来源:全谷物(如小米粥、燕麦粥)、瘦肉、蛋黄等。
保证充足水分,预防脱水
麻疹患儿发热、出疹期易出汗,且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易导致脱水,需少量多次补充水分:
- 推荐饮品:温开水、口服补液盐(防止电解质紊乱)、稀释的鲜果汁(如苹果汁、梨汁,避免过酸)、蔬菜汤(如白菜汤、冬瓜汤,清淡少盐)。
- 禁忌:避免含糖饮料(如可乐、果汁饮料,可能加重腹泻)、咖啡、浓茶等利尿饮品。
选择适宜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
碳水化合物是主要能量来源,需选择易消化的种类,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 推荐主食:小米粥、大米粥、烂面条、馒头(泡软)、藕粉、山药泥等,可少量添加盐或糖调味,但不宜过甜。
- 避免:粗粮(如玉米、糙米,纤维粗难消化)、油炸食品(如油条、炸鸡,增加胃肠负担)。
清热利咽,缓解呼吸道症状
麻疹常伴有咳嗽、咽痛,可食用具有润肺、利咽作用的食物:

- 食疗方:梨子蜂蜜水(梨去核加蜂蜜蒸熟,适合咳嗽有痰)、荸荠(马蹄)煮水(清热生津)、萝卜汤(白萝卜煮软,加少许盐,缓解咳嗽)、百合银耳羹(润肺养阴)。
- 注意:1岁以下婴儿避免食用蜂蜜,以防肉毒杆菌中毒。
分阶段饮食调理建议
麻疹病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发热期)、出疹期、恢复期,不同阶段饮食需针对性调整:
病程阶段 | 症状特点 | 饮食建议 | 禁忌食物 |
---|---|---|---|
前驱期 | 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口腔出现麻疹黏膜斑(科氏斑) | 以流质为主:米汤、藕粉、稀释的果汁、蔬菜汤;少量多餐,每日6-8次,避免过饱。 | 油腻、坚硬、辛辣食物(如炸鸡、辣椒、坚果);过甜食物(如蛋糕、巧克力),以免加重咳嗽。 |
出疹期 | 高热达39-40℃,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呼吸道症状加重 | 半流质为主:鸡蛋羹、烂面条、肉末粥、豆腐羹;增加维生素A、C食物(如胡萝卜泥、番茄泥);保证水分摄入(温开水、口服补液盐)。 | 海鲜(易过敏)、羊肉(温热,可能加重内热)、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饮),以免诱发并发症。 |
恢复期 | 体温逐渐下降,皮疹消退,皮肤脱屑,食欲好转 | 逐步过渡到软食:软米饭、煮烂的蔬菜、蒸肉末、鱼丸;增加蛋白质和热量,促进体力恢复。 | 仍需避免辛辣、油炸食物;恢复初期不宜立即进补(如人参、鹿茸,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平衡)。 |
特殊症状的饮食调理
- 高热:除多喝水外,可食用西瓜汁、绿豆汤(清热解暑),或用酒精擦浴、冰袋敷额头降温(需避免冻伤),饮食以清淡流质为主,避免强迫进食,以免呕吐。
- 腹泻:若出现腹泻,需暂时减少脂肪和膳食纤维摄入,改为低脂流质(如米汤、苹果泥),避免牛奶(乳糖不耐受时可选择无乳糖奶粉),必要时遵医嘱口服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
- 口腔溃疡(麻疹黏膜斑):食物需温凉、软烂,避免酸性、刺激性食物(如柑橘、醋),饭后用温水漱口,可涂抹维生素AD滴剂促进愈合。
饮食禁忌与注意事项
- 避免过敏食物:麻疹期间免疫力低下,易发生食物过敏,应暂停海鲜、芒果、花生等易过敏食物,恢复期逐步添加并观察反应。
- 控制盐和糖:高盐饮食加重口渴和肾脏负担,高糖饮食可能抑制免疫系统,每日盐摄入量<5g,糖摄入量<25g(约6茶匙)。
- 少食多餐:每日可分5-6餐,每餐量不宜过多,减轻胃肠压力,保证营养持续供给。
- 饮食卫生:餐具需严格消毒,食物需新鲜、煮熟,避免生冷不洁食物导致肠道感染。
相关问答FAQs
Q1:出疹期间可以喝牛奶吗?
A:牛奶富含蛋白质和钙,但部分患儿在发热、消化功能减弱时可能出现乳糖不耐受,导致腹胀、腹泻,建议选择低脂牛奶或无乳糖奶粉,少量试喝(如50ml),观察无不适后逐渐加量;若腹泻明显,可暂时改为米汤、豆浆替代,恢复期再恢复正常饮食。
Q2:麻疹恢复期需要大补吗?比如喝鸡汤、骨头汤?
A:恢复期不宜立即进补油腻汤品(如浓鸡汤、骨头汤),这类食物脂肪含量高,可能加重胃肠负担,导致消化不良,建议选择清淡的汤品(如蔬菜鸡汤,撇去浮油),搭配软烂的鸡肉、蔬菜,逐步增加营养,待食欲完全恢复后,再正常饮食,避免“虚不受补”。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