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皮肤屏障有“漏洞”,加上免疫系统“过度敏感”,再遇到某些环境“触发因素”,最终导致皮肤出现炎症和瘙痒。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解这几个核心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遗传因素 (内因)
这是湿疹发生的最根本基础。
- 家族史:湿疹具有很强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有湿疹、过敏性鼻炎( hay fever)或哮喘( asthma),孩子患上湿疹的风险会显著增加,这三种疾病常被称为“过敏三部曲”或“特应性三联征”。
- 基因缺陷:研究发现,湿疹患者体内的一些特定基因(如 FLG 基因)存在突变,这个基因负责编码“丝聚蛋白”(Filaggrin),它是皮肤角质层形成和维持的关键蛋白,丝聚蛋白不足会导致:
-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皮肤角质层无法正常锁住水分,导致皮肤干燥、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
- 经皮水分流失增加:水分更容易从皮肤蒸发掉,使皮肤更加干燥。
- 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受损的屏障使得过敏原、刺激物、微生物(如细菌)更容易侵入皮肤内部,引发免疫系统的反应。
免疫系统异常 (内因)
湿疹患者的免疫系统处于一种“过度活跃”或“失衡”的状态。
- Th2细胞主导的免疫反应:正常情况下,免疫反应会保持平衡,但在湿疹患者中,一种叫做“Th2”的免疫细胞被过度激活,它会释放出多种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13, IL-13等)。
- 导致炎症和瘙痒:这些炎症因子会直接攻击皮肤,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瘙痒、干燥和炎症,这就是为什么湿疹的核心问题是“炎症”。
- 免疫球蛋白E (IgE) 水平升高:很多湿疹患者体内的总IgE水平或针对特定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的特异性IgE水平会升高,这表明免疫系统对某些无害物质做出了“过敏”反应。
皮肤屏障功能障碍 (核心表现)
这是遗传和免疫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直接结果,也是湿疹反复发作的关键环节。
- “砖墙结构”比喻:可以把健康的皮肤屏障想象成一面坚固的“砖墙”,角质细胞是“砖块”,细胞之间的脂质(如神经酰胺、胆固醇、游离脂肪酸)是“水泥”。
- 湿疹的“砖墙”:湿疹患者的这面“墙”出现了问题:
- “砖块”不规则:角质细胞形态和排列异常。
- “水泥”缺失或不足:特别是神经酰胺等关键脂质减少,导致“砖块”之间的缝隙变大。
- 后果:这面“破墙”无法有效锁住水分,也无法抵御外界入侵,导致皮肤干燥、敏感,容易受刺激而发炎。
环境触发因素与刺激物 (外因)
对于已经有湿疹倾向的人来说,许多环境因素会诱发或加重症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过敏原:
- 吸入性过敏原:尘螨、花粉、动物皮屑、霉菌等,这些过敏原可以通过呼吸道或直接接触皮肤引发反应。
- 食源性过敏原:特别是对于婴幼儿,牛奶、鸡蛋、花生、大豆、小麦、鱼虾等是常见的食物过敏原,需要注意的是,食物过敏在成人湿疹中相对少见,除非有明确的病史和医生诊断,否则不应盲目忌口。
- 刺激物:
- 肥皂、洗涤剂:碱性过强的产品会破坏皮肤表面的酸性保护膜。
- 化学物质:如某些化妆品、香水、消毒剂、工业化学品等。
- 粗糙的衣物:如羊毛、化纤材质直接接触皮肤。
- 环境因素:
- 干燥和寒冷:空气湿度低会使皮肤水分蒸发加快,加重干燥和瘙痒。
- 炎热和出汗:汗液中的盐分等成分会刺激皮肤,诱发瘙痒。
- 空气污染和烟雾:会刺激皮肤,加重炎症。
- 微生物感染:
- 金黄色葡萄球菌:湿疹患者的皮肤上,这种细菌的定植量远高于常人,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会直接刺激免疫系统,导致湿疹急性发作或加重,这就是为什么皮肤破损后容易流黄水、结痂。
- 情绪与压力:
- 压力、焦虑、睡眠不足等精神心理因素不会直接“导致”湿疹,但会通过影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显著加重或诱发湿疹的瘙痒和炎症,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痒得睡不着 -> 压力增大 -> 更痒。
| 原因类别 | 核心机制 | 简单比喻 |
|---|---|---|
| 遗传因素 | 天生皮肤屏障有“漏洞”,免疫系统容易“过敏”。 | 房子的地基和墙体结构有先天缺陷。 |
| 免疫异常 | 免疫系统过度反应,释放炎症因子,导致红肿痒。 | 房子里的警报系统过于敏感,稍有风吹草动就响。 |
| 屏障功能障碍 | 皮肤锁水能力差,保护能力弱,易受外界影响。 | 墙体有裂缝,关不住窗(水分),挡不住贼(刺激物)。 |
| 环境触发 | 各种刺激物、过敏原、感染等成为“导火索”。 | 外面刮大风(天气)、有人来敲门(刺激物),导致警报系统误触发。 |
治疗和管理湿疹需要多管齐下:
- 基础治疗:修复皮肤屏障(大量保湿霜)。
- 抗炎治疗:控制免疫反应(外用或口服抗炎药)。
- 规避诱因:识别并避免过敏原和刺激物。
- 管理生活方式:保持情绪稳定、规律作息、穿着纯棉衣物等。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受湿疹困扰,建议咨询皮肤科医生,进行专业的诊断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