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是制作DIY面膜或一些成品面膜的基底或功能性添加成分,我们可以把“粉”分为两大类:功能性添加粉 和 基底填充粉。
第一类:功能性添加粉 (主要成分,提供功效)
这类粉末是面膜的“灵魂”,直接决定了面膜的核心作用,通常用量较少,但效果显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美白提亮类
- 珍珠粉: 经典的美白成分,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能抑制黑色素生成,提亮肤色,让皮肤看起来有光泽,适合肤色暗沉、有痘印的人。
- 甘草粉: 甘草根提取物,有很好的美白、抗炎效果,性质温和,适合敏感肌。
- 熊果苷粉: 强效的美白成分,能从源头上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减少黑色素,效果显著,但建议夜间使用,并注意防晒。
控油祛痘类
- 绿豆粉: 性质清凉,清热解毒,有很好的控油、清热、祛痘效果,适合油性、混合性及痘痘肌。
- 绿茶粉: 富含茶多酚,抗氧化、控油、抗炎,能帮助改善痘痘和黑头。
- 硫磺粉: 经典的控油、杀菌、祛痘成分。注意:刺激性较强,不建议全脸使用,最好只点涂在痘痘上,且不能频繁使用,否则可能过度干燥。
清洁吸附类
- 高岭土/膨润土: 这两种是黏土类粉末,有极强的吸附能力,能深层清洁毛孔,吸附多余油脂和污垢,是清洁面膜(泥膜)的主要成分,高岭土相对更温和,膨润土清洁力更强。
- 活性炭粉: 超级吸附剂,能吸附毛孔深处的油脂、黑头和彩妆残留,深层清洁力MAX。
舒缓修复类
- 燕麦粉: 非常温和,富含β-葡聚糖,有优秀的舒缓和保湿效果,适合敏感肌、晒后修复。
- 洋甘菊粉: 具有很好的抗炎、舒缓和镇静作用,能缓解皮肤泛红和敏感。
- 芦荟粉: 舒缓、补水、修复,对晒后、敏感、有轻微炎症的皮肤很友好。
抗衰老类
- 人参粉: 促进血液循环,抗氧化,抗衰老,能提亮肤色,改善气色。
- 灵芝粉: 增强皮肤免疫力,抗氧化,延缓衰老。
第二类:基底填充粉 (载体,增加稠度和肤感)
这类粉末本身功效较弱,主要作用是作为“载体”,将功能性粉末混合均匀,并增加面膜的稠度和涂抹时的顺滑感。
- 玉米淀粉: 常见的填充剂,能增加面膜的厚度,让肤感更柔和。
- 滑石粉: 能提供顺滑的肤感,并有一定的吸油作用。注意:有争议,部分观点认为可能堵塞毛孔,敏感肌需谨慎。
- 胶原蛋白粉: 主要提供保湿和即时填充效果,但分子较大,真正被皮肤吸收的有限,更多是心理安慰和保湿作用。
如何选择和使用?(DIY面膜举例)
了解了不同粉末的作用后,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肤质和需求来搭配了。
基础DIY面膜公式:
功能性添加粉 + 基底填充粉 + 液体(水、牛奶、蜂蜜、酸奶、芦荟胶等)
举例:
- 
油痘肌清洁面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配方: 高岭土 2勺 + 绿茶粉 1勺 + 少量水或玫瑰水
- 作用: 深层清洁毛孔,吸附多余油脂,舒缓痘痘。
 
- 
暗沉肌美白面膜 - 配方: 珍珠粉 1小勺 + 燕麦粉 1勺 + 牛奶或蜂蜜
- 作用: 提亮肤色,温和滋润,改善暗沉。
 
- 
敏感肌舒缓面膜 - 配方: 洋甘菊粉 1勺 + 芦荟粉 1勺 + 纯净水或芦荟胶
- 作用: 舒缓镇静,缓解泛红敏感,补充水分。
 
⚠️ 重要注意事项 (非常重要!)
- 卫生第一: DIY面膜所有工具(碗、勺子、手)都要消毒,避免细菌污染。
- 先做皮试: 首次使用任何新的粉末,务必在耳后或手臂内侧做过敏测试,确认无红肿、瘙痒等不适反应后再上脸。
- 不要天天用: 即使是温和的DIY面膜,也不建议天天使用,一周1-2次即可,给皮肤休息时间。
- 及时清洗: 敷面膜时间不宜过长,通常10-15分钟,感觉面膜开始变干就要洗掉,否则会反吸皮肤水分。
- 成分要纯: 购买粉末时,一定要选择无添加、无香精、无色素的纯粉末,最好是药用或食品级的。
- 并非人人适合: 敏感肌、皮肤屏障受损者,DIY面膜的风险较高,建议优先选择成分简单的成品护肤品。
- 不要用面粉! 千万不要用厨房的面粉(如小麦粉、玉米淀粉非食品级)来做面膜,它们容易滋生细菌,导致皮肤问题。
选择面膜用什么粉,就像做菜选食材一样,先明确你的“皮肤菜谱”(需求),再挑选合适的“主料”(功能性粉)和“辅料”(基底粉和液体),对于新手,建议从最温和的燕麦粉、绿豆粉开始尝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