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概括
脱敏治疗,就像给你的免疫系统“上上课”,让它重新认识那些原本会引起它过度反应的“坏同学”(过敏原),从“一见面就打架”(过敏反应)变成“和平共处”,从而减轻或消除过敏症状。
详细解释
脱敏治疗,在医学上更规范的叫法是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目前唯一可能“根治”或长期缓解过敏性疾病的对因治疗方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它的核心原理是:通过长期、规律地给患者接触小剂量的过敏原,让免疫系统逐渐适应、产生“耐受”,而不是一接触就“暴走”。
脱敏治疗是如何工作的?
我们可以把过敏想象成一场“误会”。
- 过敏者(免疫系统):把本应无害的物质(比如花粉、尘螨)当成了危险的“入侵者”。
- 过敏原(“坏同学”):其实是无害的,比如花粉。
- 过敏反应(“打架”):免疫系统派出大量“打手”(IgE抗体)和“武器”(组胺等炎性物质)来攻击花粉,结果导致你打喷嚏、流鼻涕、皮肤发痒、呼吸困难等不适。
脱敏治疗的过程,就是纠正这个“误会”的步骤:
- 初次见面(小剂量):治疗开始时,医生会给你一个非常非常小剂量的过敏原提取物,这个剂量小到不足以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但足以让免疫系统“注意到”它的存在。
- 逐渐熟悉(剂量递增):在接下来的几周或几个月里,医生会缓慢地、有规律地增加过敏原的剂量,免疫系统在一次次“小剂量接触”中,逐渐对这个“坏同学”不那么警惕了。
- 产生耐受(维持期):当达到一个有效剂量后,治疗就进入长期的“维持期”,你需要持续(通常是数年)定期接受这个剂量的治疗,在此期间,免疫系统的反应发生了改变:
- 减少了“打手”:产生攻击性的IgE抗体的数量减少了。
- 增加了“和平使者”:产生了能够抑制过敏反应的“调节性T细胞”和“阻断性抗体”(IgG)。
- 改变了“指挥官”:免疫系统从“战斗模式”(Th2型免疫反应)切换到了“和平模式”(Th1或Treg型免疫反应)。
当你在日常生活中再次遇到大量过敏原时,你的免疫系统已经学会了“冷静处理”,不再会大动干戈,过敏症状自然就大大减轻甚至消失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脱敏治疗主要针对哪些疾病和过敏原?
脱敏治疗主要用于由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常见的有:
-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最常见,对尘螨、花粉、霉菌等过敏。
- 过敏性哮喘:特别是与过敏性鼻炎同时存在的患者。
- 昆虫毒液过敏:对蜜蜂、黄蜂等叮咬严重过敏。
- 某些药物过敏:在严密监控下进行。
常见的过敏原包括:
- 吸入性过敏原:尘螨、花粉(如豚草、梯牧草)、动物皮屑、霉菌。
- 食物过敏原:目前脱敏治疗在食物过敏领域的应用相对有限,且风险较高,主要用于研究或在特定情况下对花生、牛奶等进行尝试,但主流方法仍是严格回避。
- 毒液:蜜蜂毒液、黄蜂毒液。
脱敏治疗有哪些形式?
主要有两种:
-
皮下注射(SCIT,俗称“打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方式:像打疫苗一样,定期(通常是开始时每周,之后每月)在医院或诊所进行皮下注射。
- 优点:历史悠久,研究数据充分,疗效确切。
- 缺点:需要频繁去医院,耗时较长,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的极小风险,因此必须在具备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
-
舌下含服(SLIT,俗称“滴药”或“含片”):
- 方式:在家中每天将药物滴在舌头下或含服一片药,让它自然溶解吸收。
- 优点:方便,可在家中自行使用,安全性更高,严重不良反应风险极低。
- 缺点:需要患者有很好的依从性(每天坚持),目前国内获批的适应症相对较少,主要是针对尘螨和某些花粉过敏。
谁适合做脱敏治疗?有什么注意事项?
适合人群:
- 明确诊断为过敏性疾病,且过敏原明确、单一或种类较少。
- 症状严重,使用常规药物(如抗组胺药、鼻喷激素)效果不佳或副作用太大。
- 希望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减少对药物的长期依赖。
- 年龄通常在5岁以上。
重要注意事项:
- 时间成本高:治疗周期很长,通常需要 3-5年,需要患者极大的耐心和毅力。
- 不能“根治”所有过敏:对于多种过敏原过敏或过敏机制复杂的患者,效果可能有限。
- 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前需要做详细的过敏原检测,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和调整方案。
- 治疗期间仍需用药:脱敏治疗不是立刻起效的,在治疗初期和维持期,仍可能需要配合药物来控制症状。
脱敏治疗是一种通过长期、可控地暴露于过敏原来重新训练免疫系统的主动治疗方法,它虽然过程漫长,但却是目前唯一可能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实现长期缓解甚至“治愈”的希望,尤其适合那些被过敏问题长期困扰的患者。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