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的化学本质是“糖”,但市面上的产品都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大规模生产的。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化学本质上看:它是一种“糖”
玻尿酸的学名叫透明质酸,它是一种天然存在于生物体中的高分子粘多糖。
- 多糖: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由许多个简单的“糖”单元(比如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葡糖胺)像串珠子一样连接而成的长链聚合物,它的根本来源是“糖”。
- 天然存在:它广泛存在于我们人体和其他动物体内,尤其是在皮肤、关节液、眼玻璃体等需要保持水分和弹性的地方,它就像一个“海绵”,能吸收自身重量数百倍的水分,是维持皮肤水润和关节润滑的关键物质。
从实际生产方式上看:微生物发酵是主流
虽然玻尿酸天然存在于生物体内,但我们不可能从人体或动物组织中直接提取来满足市场需求(原因见下文),现代玻尿酸的生产主要依赖生物科技,具体来说是微生物发酵法。
这个过程可以简化为以下几个步骤:
- 
选择“工人”菌种: 科学家会筛选出一种不会产生毒素的特定菌株,通常是链球菌属的细菌(如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这些细菌是天然的“生产高手”,它们在代谢过程中会分泌大量的玻尿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喂食”和发酵: 将选好的菌种放入巨大的发酵罐中,并给它提供丰富的“食物”,主要是葡萄糖等糖类,在适宜的温度、pH值和氧气条件下,细菌会像“小工厂”一样,吃掉糖,排泄”出玻尿酸,这个过程就是发酵。 
- 
提取和纯化: 发酵完成后,发酵液中充满了菌体、培养基残渣和我们想要的玻尿酸,接下来就是复杂的提纯过程: - 过滤:先去除菌体等固体杂质。
- 酶解:用特定的酶分解掉蛋白质等杂质。
- 沉淀和分离:通过加入酒精等溶剂,让玻尿酸沉淀出来,然后进行分离和干燥。
- 精制:经过多层过滤和纯化,最终得到高纯度的玻尿酸原料。
 
- 
交联和产品化: 提取出的玻尿酸是直链分子,分子量较小,在体内很容易被代谢掉,维持时间短,为了用于医美(如填充),需要对其进行“交联”处理。 - 交联:就像用“胶水”把许多条短链连接成长长的网状结构,这能增加玻尿酸的粘弹性、硬度和在体内的存留时间。
- 产品化:根据不同的需求(如填充法令纹、丰唇、补水等),将交联后的玻尿酸制成不同颗粒大小、不同硬度的凝胶,最终装在无菌的注射器里,就是我们熟悉的玻尿酸填充剂了。
 
为什么不直接从动物或人体中提取?
主要有两个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来源有限且成本高昂:从人体(如脐带、玻璃体)或动物(如鸡冠、牛眼)中提取,不仅原料来源非常有限,而且提取过程极其复杂,成本会非常高昂,无法满足大规模的商业应用。
- 安全风险:直接从动物组织中提取,存在传播未知病原体的风险(例如疯牛病病毒),而通过微生物发酵法,由于菌种是经过严格筛选和控制的,可以确保产品的纯净和安全,避免了动物源性的病毒和异种蛋白风险。
| 层面 | 解释 | 比喻 | 
|---|---|---|
| 化学本质 | 一种由糖单元连接而成的天然高分子粘多糖。 | 一串由“糖”珠子组成的超长链子。 | 
| 天然来源 | 广泛存在于人体和动物体内,是皮肤和关节的“保湿因子”。 | 人体自带的“天然保湿海绵”。 | 
| 现代生产方式 | 微生物发酵法:利用特定细菌吃掉糖,然后分泌出玻尿酸,再经过提纯和交联制成产品。 | 一个高科技的“微生物农场”,让细菌为我们生产玻尿酸。 | 
下次当有人问起,你就可以自信地告诉他:玻尿酸本质上是我们身体里就有的“糖”,但今天我们用的玻尿酸,都是科学家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种”出来的。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