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老是出血是一个非常普遍但又不容忽视的健康信号,它通常不是由单一原因引起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从最常见到较少见的原因,为您详细解释为什么牙齿会老是出血。
最常见的原因:口腔局部问题(占90%以上)
这是导致牙龈出血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通常与口腔卫生状况不佳有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牙龈炎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当牙齿上堆积了牙菌斑和牙结石时,细菌会产生毒素,刺激牙龈,导致牙龈发炎、红肿、质地变软。
- 典型症状:刷牙或咬苹果时出血,牙龈呈鲜红色或暗红色,轻微肿胀,可能伴有口臭。
- 根本原因:日常刷牙没有彻底清除牙菌斑,牙菌斑钙化后形成坚硬的牙结石,刷牙无法清除,需要通过洗牙来去除。
牙周炎
如果牙龈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炎症会进一步发展,破坏支撑牙齿的牙周组织(包括牙槽骨、牙周膜等),形成牙周炎。
- 典型症状:除了牙龈出血,还可能出现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齿松动、牙周溢脓(牙缝里流脓)等。
- 根本原因:持续的细菌感染导致牙周支持组织被破坏,是成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牙周创伤
物理性刺激也会导致牙龈暂时性或持续性的出血。
- 刷牙方式不当:使用刷毛过硬的牙刷,或采用“拉大锯”式的横刷法,会过度磨损牙龈和牙颈部,导致出血。
- 牙签使用不当:用牙签用力剔牙,容易刺伤牙龈,造成损伤和出血。
- 食物嵌塞:食物(如肉丝、韭菜)塞在牙缝里,没有及时清除,压迫并刺激牙龈,引发炎症和出血。
- 不良修复体:不合适的假牙、牙套或矫正器,压迫或摩擦牙龈,也会导致局部出血。
其他局部因素
- 智齿冠周炎:智齿(第三磨牙)没有完全长出来,牙龈覆盖在牙齿上形成一个盲袋,容易藏污纳垢,引起周围牙龈发炎、肿痛、出血。
- 牙龈瘤:一种牙龈局部的良性肿瘤,表现为牙龈处一个或多个鲜红色或紫红色的肿物,触之易出血。
全身性因素(不可忽视)
牙龈出血是身体其他疾病的“晴雨表”,当口腔局部没有明显问题,但出血仍频繁发生时,就需要警惕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维生素缺乏
- 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C是合成胶原蛋白所必需的,它对于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和弹性至关重要,严重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会导致牙龈肿胀、出血,甚至牙齿脱落,现代人饮食均衡,严重缺乏较少见,但摄入不足仍可能导致牙龈易出血。
- 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所必需的,缺乏时,凝血功能会下降,身体任何部位都容易出血,牙龈出血也是常见症状之一。
血液系统疾病
这是需要高度警惕的一类原因,由于凝血功能障碍,全身的毛细血管都变得非常脆弱,牙龈是口腔黏膜中毛细血管丰富的区域,因此会频繁、自发性地出血。
- 白血病:俗称“血癌”,早期症状之一就是无明显原因的牙龈肿胀、渗血,且出血难以止住。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凝血能力下降。
- 血友病: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疾病。
- 其他:如肝功能严重受损(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其他全身性疾病
-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唾液糖分增高,有利于细菌繁殖,同时也会降低机体抵抗力,使牙周组织更容易发生感染和炎症,导致牙龈反复出血。
-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血管硬化、脆性增加,牙龈小血管破裂的风险也会增高。
- 性激素水平变化:
- 青春期/女性月经期:体内激素水平波动,会使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更敏感,更容易发炎出血。
- 怀孕期:怀孕期间,女性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剧升高,会加剧牙龈对牙菌斑等局部刺激的反应,形成“妊娠期牙龈炎”,表现为牙龈严重红肿、出血。
- 服用避孕药:原理类似怀孕期,也可能增加牙龈炎的风险。
药物影响
- 抗凝血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氯吡格雷等,这些药物是为了预防血栓而设计的,它们会使血液不易凝固,因此在刷牙或受到轻微刺激时,牙龈出血会比平时更明显、更难止住。注意:切勿因牙龈出血而擅自停用这些药物,必须咨询医生。
- 某些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等,可能会导致牙龈增生,使牙龈更容易出血。
该怎么办?—— 行动指南
-
第一步:立即去看牙医! 这是解决牙龈出血问题的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不要自己猜测或拖延,牙医会通过专业的检查(如口腔检查、牙周探诊、拍X光片等)来判断出血的根本原因。
- 如果是牙龈炎或牙周炎,牙医会建议您进行洗牙(洁治)和龈下刮治,彻底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并教您正确的口腔清洁方法。
- 如果是牙周创伤,牙医会指导您正确的刷牙方法,或调整不合适的修复体。
- 如果牙医排除了所有局部问题,但出血仍持续,那么就需要转诊到相应的内科或血液科进行全身性疾病的排查。
-
改善日常口腔卫生习惯(在看牙医的同时和之后都要做)
- 正确刷牙:采用巴氏刷牙法(牙刷与牙齿呈45度角,对准牙龈沟,小幅度水平震颤),每天至少两次,每次不少于两分钟。
- 使用牙线/牙缝刷:这是清除牙缝间牙菌斑的最有效工具,每天至少使用一次,尤其推荐牙线。
- 使用漱口水:在牙医指导下,可以使用含有氯己定等成分的漱口水辅助控制炎症,但不宜长期使用,否则可能导致牙齿染色。
- 定期洗牙: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专业洗牙,这是预防牙周病最有效的方法。
-
关注全身健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均衡饮食,保证蔬菜水果的摄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和K。
- 如果您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物或其他可能影响牙龈的药物,请告知您的牙医和内科医生。
- 如果牙龈出血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异常出血(如皮肤瘀斑、流鼻血、刷牙时出血不止等),请务必立即就医,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
牙齿老是出血,绝大多数情况是口腔局部卫生问题(牙龈炎/牙周炎),通过洗牙和认真刷牙可以有效解决,但同时,它也可能是严重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严重肝病)的早期信号。
最明智的做法是:不要忽视,立即去看牙医,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这既是对您口腔健康的负责,也是对您全身健康的负责。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