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皮肤疣?
皮肤疣 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或黏膜所引起的一种常见、良性的皮肤增生性病变,您可以把它理解为皮肤上长出来的、由病毒引起的“小肉刺”或“小疙瘩”。
它的核心原因是 HPV病毒感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特点 | 描述 |
|---|---|
| 病因 | 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HPV有超过100种类型,不同类型引起不同部位的疣。 |
| 传染性 | 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直接接触(触摸)或间接接触(共用毛巾、拖鞋等)传播。 |
| 性质 | 绝大多数是 良性 的,通常不癌变,但可能会影响美观,引起不适或疼痛。 |
| 高发人群 | 儿童和青少年、免疫力低下者、皮肤有微小损伤者。 |
| 病程 | 部分疣体可以自行消退,但过程可能长达数月甚至数年。 |
疣有哪些常见类型?
根据感染部位、形态和HPV病毒类型的不同,疣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寻常疣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 外观:表面粗糙、质地坚硬,呈灰褐色、黄色或棕色,表面可以看到一些小黑点,这是凝固的毛细血管。
- 常见位置:手部(尤其是手指、手背)、指甲边缘、膝盖等容易摩擦的部位。
- 俗称:俗称“瘊子”或“刺瘊”。
跖疣
长在脚底的寻常疣,由于走路受压,其表现有所不同。
- 外观:由于脚底的压力,疣体被压向皮肤内部,表面看起来是一个光滑的小黑点,但周围有一圈增厚的角质环,用刀片削去表面角质后,会看到很多小黑点,像“倒刺”一样扎向深处。
- 常见位置:脚底、脚趾受压部位。
- 特点:走路或站立时会感到疼痛,像脚底扎了根刺。
扁平疣
也叫青年扁平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外观:通常为米粒至黄豆大小,扁平、光滑、略高出皮肤,颜色为正常肤色、浅褐色或粉红色。
- 常见位置:面部、手背、手臂等部位。
- 特点:数量较多,常成片出现,有时会沿着抓痕的形状分布(称为“同形反应”)。
丝状疣
- 外观:细长、柔软的突起,像一个小的“肉芽”,顶端有时会有分叉,颜色通常与肤色相近。
- 常见位置:眼睑、脖子、嘴唇、下巴等皮肤和黏膜交界处。
- 特点:由于位置特殊,容易刮碰,有时会引起不适或出血。
尖锐湿疣
这是一种性传播疾病,由HPV的低危型(如6、11型)引起。
- 外观:发生在生殖器和肛门周围,表现为菜花状、鸡冠状或乳头状的赘生物,表面湿润,可能伴有瘙痒、灼痛感。
- 特点:通过性接触传播,需要专业医生诊断和治疗。
疣是如何传播的?
疣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
- 直接接触:触摸了长疣的人或动物的皮肤。
- 间接接触:接触了被HPV病毒污染的物品,如:
- 共同使用的毛巾、浴巾
- 公共浴室的拖鞋
- 健身房的器械
- 修脚工具
自身接种也是一个重要现象,即用手抓挠了疣体后,又抓挠了身体的其他部位,导致病毒传播到新的皮肤上,长出新的疣。
如何诊断和治疗?
诊断
医生通过观察疣的外观就可以做出诊断,对于不典型的病例,可能会做皮肤镜检查或取一小块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来确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治疗方法
治疗的目标是去除疣体、防止复发和传播,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具体选择哪种取决于疣的类型、大小、位置和患者的意愿。
-
外用药物:
- 非处方药:如水杨酸制剂,通过化学剥脱作用使疣体逐渐坏死脱落,适用于小而薄的寻常疣和跖疣。
- 处方药:如咪喹莫特乳膏(免疫调节剂)、鬼臼毒素酊等。
-
物理治疗:
- 冷冻治疗:用液氮冷冻疣体,使其坏死脱落,最常用,但可能有疼痛、水疱、色素沉着等副作用。
- 激光治疗:如CO₂激光,能精确气化疣体,适用于难治性或面积较大的疣。
- 电灼治疗:利用高频电流烧灼疣体。
- 刮除术:用手术刀或刮匙将疣体刮除,通常需要先进行局部麻醉。
-
其他治疗:
- 局部注射:向疣体内部注射药物(如博来霉素)。
- 免疫疗法:对于多发性或顽固性疣,可以使用接触性免疫疗法,如二硝基氯苯或咪喹莫特,刺激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清除病毒。
日常护理与预防
- 避免抓挠:不要用手去抓挠或撕扯疣体,以免扩散。
- 保持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拖鞋、剃须刀等个人物品。
- 注意公共卫生:在公共浴室、游泳池、健身房等场所,最好穿上自己的拖鞋,避免赤脚行走。
- 防止皮肤破损:保护皮肤,避免出现小的伤口,因为病毒更容易从破损处侵入。
- 增强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帮助身体清除病毒。
何时应该去看医生?
- 疣体出现在面部、生殖器等敏感部位。
- 疣体数量多、面积大或持续不消退。
- 疣体出现疼痛、瘙痒、出血、红肿等异常变化。
- 对自行治疗的效果不满意。
- 你不确定自己长的是否是疣。
皮肤疣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皮肤问题,虽然大多无害,但了解其性质和正确的处理方式非常重要,如果对身上的疣体有任何疑虑,及时咨询皮肤科医生是最好的选择。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