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将从不同发质、不同发型、不同使用场景三个方面,详细告诉你发胶应该在什么时候用。
从发质角度看
不同发质的需求不同,发胶的使用时机和选择也不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油性发质
- 使用时机: 造型最后一步。
- 原因: 油性发质本身容易出油,头发扁塌,如果在头发还湿润或半干时用发胶,会把水分和油脂“闷”在头发里,加速出油,导致造型更快塌掉。
- 正确用法: 先吹干头发,用卷发棒或直板夹做出基本造型,最后只在发尾或需要固定的地方喷少量发胶定型。
干性/受损发质
- 使用时机: 造型中后期,甚至可以分层使用。
- 原因: 干性发质缺乏水分和油脂,容易毛躁、炸毛,发胶中的酒精可能会加剧干燥。
- 正确用法:
- 第一步(可选): 在半干的头发上,可以先用少量护发精油或免洗护发素,抚平毛躁,增加顺滑度。
- 第二步: 吹干并做出基本造型。
- 第三步: 最后用保湿或光泽型发胶进行整体定型,既能保持造型,又不会让头发显得更干。
中性/细软发质
- 使用时机: 造型全流程的关键。
- 原因: 细软发质缺乏支撑力,容易扁塌,需要从头到尾“扶一把”。
- 正确用法:
- 湿发时: 在头发还湿润时,可以喷一些蓬松喷雾或发根支撑喷雾,为后续造型打好蓬松的基础。
- 吹风时: 吹风机配合圆梳,边吹边向上提拉发根,打造蓬松感。
- 干发时: 用卷发棒或夹板做出卷度或纹理。
- 均匀喷洒强力定型发胶,从发根到发梢都固定住,防止塌陷。
从发型角度看
你想做什么样的发型,决定了发胶的使用方式。
需要蓬松、支撑的发型(如:大波浪、蓬松马尾、根根分明的“狼尾”头)
- 使用时机: 分层使用,贯穿始终。
- 正确用法:
- 湿发时: 在发根处喷上蓬松喷雾,用吹风机反方向吹干,制造“根根站立”的效果。
- 造型时: 用卷发棒做出卷度后,不要马上梳开,趁热喷上中等定型力的发胶,等冷却后用手或梳子拨出自然纹理。
- 在整体发型上再喷一层强力定型发胶,尤其是发根和发尾,确保蓬松度持久。
需要光滑、服帖的发型(如:光滑低马尾、油头、S型大波浪)
- 使用时机: 造型过程中和最后定型。
- 正确用法:
- 光滑马尾: 扎好马尾后,用定型啫喱或发蜡将碎发抚平,最后用高光泽发胶整体喷一遍,增加亮度和持久度。
- 油头: 用发蜡或发泥将头发梳理整齐后,用强控油、高光泽的发胶在距离头发20-30厘米处均匀喷洒,让每一根头发都“焊”在头皮上,并且反光。
- S型大波浪: 先用夹板做出S型弧度,然后用手将弧度整理好,最后用中等或强效发胶定型,保持弧度不散。
需要纹理、质感的发型(如:纹理烫、韩式慵懒卷)
- 使用时机: 造型完成时。
- 原因: 这类发型强调的是自然的动感和蓬松感,过早或过多使用发胶会让头发变得僵硬、板结。
- 正确用法: 在吹干或用卷发棒做出基本造型后,距离头发稍远(30厘米以上),少量、局部地喷洒哑光或自然定型力的发胶,用手抓一抓,让造型更自然持久即可。
从使用场景角度看
-
日常通勤/上学:
- 推荐: 中等定型力的发胶或免洗喷雾。
- 目的: 保持基本造型,如维持蓬松度或抚平毛躁,方便省事。
-
重要场合/派对/婚礼:
- 推荐: 强效定型发胶或发蜡+发胶的组合。
- 目的: 应对长时间的出汗、风吹等,确保发型完美无缺,从早到晚都精致。
-
运动/健身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推荐: 基本不用。
- 原因: 运动出汗会让发胶结块,堵塞毛囊,非常不健康,运动后应该洗头。
总结与黄金法则
-
核心原则:发胶是“最后一道防线”,它是在你完成了所有造型步骤(吹、烫、卷、梳)之后,用来“锁住”成果的,不要指望它能帮你改变发型。
-
距离是关键: 喷发胶时,务必与头发保持20-30厘米的距离,这样才能让喷雾均匀分布,避免局部结块或喷得太湿。
-
少量多次: 这是使用发胶最重要的技巧!宁少勿多,可以先喷一层,如果觉得不够,再补喷一层,一次性喷太多,头发会变得僵硬、不自然。
-
先分层,后定型: 对于复杂发型,可以先用发蜡、发泥等产品做出纹理和基础造型,最后再用发胶进行整体定型,效果更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希望这个详细的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发胶,打造出完美又持久的发型!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