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或“风团”,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
它的核心特征是皮肤上突然出现红色或苍白色的风团(像蚊子包一样),并且这些风团会迅速出现,又在几小时内消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患者通常会感到剧烈的瘙痒,有时还会有灼热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您可以把它想象成皮肤上的“小火山”,突然喷发(出现风团),然后又很快平息(消退)。
主要症状和体征
-
风团:
- 形态:大小和形态各异,可以是小如针尖,也可以大如手掌,甚至可以融合成片。
- 颜色:通常是鲜红色或苍白色,周围可能有红晕。
- 特点:发生和消退都非常快,一般不超过24小时,旧的消退,新的可能在别处又出现。
-
瘙痒:
这是荨麻疹最令人难受的症状,通常是剧烈的、难以忍受的瘙痒,严重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灼热感:
部分患者会感觉患处有灼热感,而不仅仅是痒。
-
血管性水肿:
- 这是荨麻疹的一种更严重的表现形式,表现为皮肤深层组织的肿胀。
- 特点:肿胀部位发亮、无凹陷,持续时间更长(可能超过24小时),常见于眼睑、嘴唇、手、脚、生殖器等部位。
- 危险:如果发生在咽喉部,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是医疗急症,需要立即就医。
为什么会得荨麻疹?(病因)
荨麻疹的根本原因是皮肤中的肥大细胞被激活,导致它们释放出大量的组胺等炎性物质,这些物质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到皮肤组织中,形成了我们看到的“风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导致肥大细胞被激活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分为两大类:
过敏性荨麻疹(外源性)
由接触或摄入了特定的过敏原引起,免疫系统反应过度。
- 食物:最常见的过敏原之一,如海鲜(虾、蟹)、芒果、坚果、鸡蛋、牛奶、花生等。
- 药物:如青霉素、阿司匹林、某些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
- 物理刺激:
- 划痕症:用手抓挠或物体划过皮肤后,出现一道道的风团。
- 冷荨麻疹:接触冷水、冷空气后出现。
- 热荨麻疹:接触热水、热环境后出现。
- 日光性荨麻疹:晒太阳后出现。
- 压力性荨麻疹:受压后(如长时间久坐、穿紧身衣)出现。
- 感染:细菌、病毒(如感冒病毒)、真菌等感染。
- 昆虫叮咬:蜜蜂、蚊子等叮咬。
- 接触物:花粉、动物皮屑、尘螨等。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内源性)
这是指找不到明确过敏原的荨麻疹,占慢性荨麻疹的大部分。
- 自身免疫:身体的免疫系统“出错”,错误地攻击自身的肥大细胞或其表面的受体(如IgE),导致其释放组胺,这是最常见的原因。
- 其他原因:如甲状腺功能异常、某些炎症性疾病等。
荨麻疹的分类(按病程)
这是临床上最重要的分类方式,决定了治疗方案和预后。
急性荨麻疹
- 病程:发病持续少于6周。
- 特点:通常能找到明确的诱因(如吃了某种食物、用了某种药物),来势汹汹,但治疗得当,大多在几天到几周内痊愈。
- 处理:主要是寻找并避免诱因,使用抗组胺药进行短期治疗。
慢性荨麻疹
- 病程:皮疹反复发作,持续6周以上。
- 特点:
- 病因复杂:绝大多数找不到明确原因,属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 影响生活:长期、反复的瘙痒和风团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工作和睡眠。
- 治疗困难:治疗需要更长时间,有时需要更强效的药物。
- 处理:需要长期、规律地服药,目标是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患者需要有耐心,与医生密切配合。
如何诊断和治疗?
诊断
荨麻疹的诊断主要依靠医生问诊和体格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
- 风团出现的特点(时间、频率、持续时间)。
- 伴随症状(瘙痒、疼痛等)。
- 可能的诱因(食物、药物、物理刺激等)。
- 个人和家族过敏史。
对于慢性荨麻疹,医生可能会建议做一些检查(如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但通常不需要做昂贵的过敏原检测,因为结果对指导治疗意义不大。
治疗
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首选药物:抗组胺药
- 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止痒效果好,但有嗜睡、乏力等副作用,适合睡前服用。
- 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非索非那定):是目前的一线治疗药物,嗜睡副作用小,可以白天服用,长期规律使用。
-
严重或难治性病例
- 如果常规剂量的抗组胺药效果不佳,医生可能会:
- 增加剂量:在医生指导下,可以服用超过常规剂量的抗组胺药。
- 联合用药:如联合使用不同种类的抗组胺药。
- 使用其他药物:如奥马珠单抗(生物制剂)、环孢素、糖皮质激素等(后者仅用于短期严重爆发)。
- 如果常规剂量的抗组胺药效果不佳,医生可能会:
-
紧急情况
- 如果出现血管性水肿,特别是涉及咽喉部,导致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急诊,可能需要使用肾上腺素等紧急药物。
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 记录日记:记录每天的风团发作情况、饮食、用药、接触物等,有助于寻找诱因。
- 避免刺激:避免搔抓,以免越抓越痒(划痕症),穿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
- 饮食注意:急性期尽量避免已知或可疑的过敏食物,慢性期无需过度忌口,以免营养不良。
- 保持良好心态:压力、焦虑、情绪波动都可能诱发或加重荨麻疹,保持心情舒畅很重要。
- 遵从医嘱:慢性荨麻疹需要长期治疗,切勿自行停药,以免病情反复。
荨麻疹是一种由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的、以风团和瘙痒为特征的皮肤病,它可以是急性的(通常有明确诱因,短期可愈),也可以是慢性的(病因复杂,反复发作超过6周),虽然它通常不危及生命,但剧烈的瘙痒和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果怀疑自己得了荨麻疹,特别是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