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牙套(正畸治疗)虽然能带来美观和健康的牙齿,但整个过程确实会伴随着一些“坏处”或挑战,了解这些潜在的问题,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做好准备和应对。
以下是戴牙套可能遇到的主要坏处和不适,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来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和挑战
初期和每次复诊后的疼痛与不适
这是最普遍的感受。
- 原因:牙齿在受到持续的、轻微的力量时,牙根周围的牙槽骨会发生改建,这个过程会刺激牙神经,导致疼痛。
- 表现:通常在戴上牙套后的头3-5天最明显,吃东西、刷牙时感觉明显,说话也可能受影响,之后每次复诊加力后的1-2天也会有类似感觉。
- 应对:这种疼痛是正常的,通常可以通过吃软食、使用止痛药(如布洛芬)来缓解。
口腔溃疡和软组织损伤
- 原因:牙套上的托槽、弓丝等金属部件可能会摩擦到口腔内壁、脸颊和舌头,尤其是在初期。
- 表现:口腔内出现疼痛的溃疡点,影响进食和说话。
- 应对:正畸医生会提供正畸蜡,你可以把它涂抹在摩擦的部件上,形成一个保护层,随着口腔适应,这种情况会逐渐减少。
饮食限制
为了保护牙套和保证治疗效果,你需要戒掉一些食物。
- 禁止或需谨慎食用的食物:
- 硬的食物:坚果、硬糖、冰块、骨头等,可能导致托槽脱落或弓丝变形。
- 黏的食物:口香糖、太妃糖、年糕等,极易粘在牙套上,难以清理,还可能导致托槽脱落。
- 高糖分食物:碳酸饮料、糖果、蛋糕等,容易在牙套周围形成菌斑,增加蛀牙风险。
- 需要啃咬的食物:苹果、玉米棒等,应该切成小块再吃。
口腔清洁难度大增
牙套的存在让刷牙和用牙线变得非常困难。
- 问题: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很容易在托槽周围和弓丝下方堆积,形成“卫生死角”。
- 后果:如果清洁不到位,轻则导致牙齿脱矿(牙面出现白斑),重则导致蛀牙、牙周炎,最终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甚至让牙齿变得更不健康。
- 应对:需要投入更多时间,使用正畸专用牙刷、牙间刷、冲牙器等工具,并养成饭后立即漱口、认真刷牙的好习惯。
影响外观和自信心
- “钢牙”形象:尤其是传统金属牙套,在治疗初期可能会让人感到不自信,影响社交。
- 社交尴尬:可能会担心别人异样的眼光,尤其是在拍照、演讲等场合。
说话暂时受影响
- 原因:嘴巴里多了异物,舌头和嘴唇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的发音方式。
- 表现:初期可能会出现“大舌头”,说话有点漏风,尤其是发“s”、“z”等音时,通常1-2周后会逐渐适应。
复诊频繁,耗时耗力
- 频率:通常需要每隔4-6周复诊一次,由医生调整牙套,施加新的力量。
- 成本:正畸治疗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且大部分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
- 时间:每次复诊可能需要1-2小时,加上往返时间,会占用不少个人时间。
潜在的长期风险(与医生技术和个人配合度高度相关)
牙齿脱矿
这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原因:清洁不到位,酸性物质侵蚀牙釉质。
- 表现:牙齿表面出现不透明的白斑,是蛀牙的前兆,如果严重,治疗结束后白斑可能也无法完全消除。
- 预防:加强口腔卫生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方法。
牙根吸收
- 原因:正畸力量过大或个体差异,导致牙根尖端被吸收变短。
- 后果: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吸收程度轻微,不影响牙齿寿命,但严重吸收可能会降低牙齿的稳定性,增加松动的风险,医生在治疗前通常会通过X光片评估风险。
牙龈萎缩和黑三角
- 原因:牙齿排齐后,原本拥挤的牙齿间的牙龈可能无法完全填满新的缝隙,形成“黑三角”,这与牙槽骨状况、牙龈厚度和牙齿形态有关。
- 后果:影响美观,且容易食物嵌塞,增加清洁难度。
复发
- 原因:这是正畸治疗中一个几乎无法100%避免的问题,牙齿有回到原来位置的趋势。
- 预防:保持器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治疗结束后,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佩戴保持器,通常需要全天佩戴一年以上,之后逐步减少到夜间佩戴,甚至可能需要终身佩戴。
总结与建议
戴牙套的“坏处”大多是暂时的、可管理的,而长期的潜在风险则与医生的专业水平和患者的配合程度息息相关。
给你的建议:
- 选择一位专业、负责的正畸医生: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好的医生能制定合理的方案,将风险降到最低。
- 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了解上述所有不适,告诉自己这是通往美好结果的必经之路。
- 严格遵守医嘱:尤其是口腔卫生和饮食限制,这是决定你最终效果的关键。
- 保持耐心和积极心态:正畸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需要1-3年,保持耐心,看到一点点变化都会是巨大的鼓励。
- 重视保持器:千万不要以为摘下牙套就万事大吉了,保持器是“终身伴侣”,是巩固成果的最后一道防线。
为了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的牙齿,这些付出和挑战是值得的,只要你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与医生密切配合,就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这些“坏处”带来的困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