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将为您详细梳理一下鼻子流鼻血的各种原因,从最常见到较少见。
局部原因 (问题出在鼻子本身)
这是导致鼻出血最常见的原因,通常与鼻子的解剖结构有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外伤和物理刺激:
- 挖鼻孔:这是最常见的原因!手指甲容易损伤鼻中隔前下方的“利特尔区”(Little's area),这里血管丰富且表浅,是鼻出血的高发区。
- 鼻部受到撞击:如运动、打架、意外碰撞等。
- 用力擤鼻涕:过于用力或频繁擤鼻涕,可能导致鼻腔内血管破裂。
- 鼻腔异物:儿童常见,将小东西塞入鼻腔导致损伤和感染。
-
环境因素:
- 空气干燥:这是另一个非常常见的原因,无论是秋冬季节的干燥空气,还是长时间使用空调、暖气,都会导致鼻腔黏膜干燥、结痂,血管变脆,在打喷嚏、揉鼻子时很容易破裂出血。
- 气压变化:如乘坐飞机、去高原地区,气压变化可能对鼻腔血管产生影响。
-
鼻腔炎症和感染:
- 急性或慢性鼻炎、鼻窦炎:炎症会使鼻腔黏膜充血、肿胀,血管更容易破裂。
- 过敏(过敏性鼻炎):过敏反应同样会导致黏膜炎症和脆弱。
- 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流感):病毒感染会引起鼻腔黏膜炎症和干燥。
-
鼻腔结构异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鼻中隔偏曲:偏曲的凸面黏膜张力较大,容易干燥、糜烂,导致反复鼻出血。
- 鼻腔血管畸形:如血管瘤,这是较少见但可能引起严重出血的原因。
全身性原因 (身体其他系统的问题)
当鼻出血频繁、量大,且找不到明确的局部原因时,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全身性疾病。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高血压:是导致严重鼻出血的重要原因,长期高血压会使血管壁硬化、弹性变差,在血压突然升高时(如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容易破裂出血。
- 动脉硬化:血管弹性下降,也容易破裂。
-
血液系统疾病:
- 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血液的凝固能力,导致轻微的损伤就可能引起难以止住的出血。
- 服用抗凝药物: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氯吡格雷等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的人,鼻出血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
肝脏疾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肝硬化:肝功能严重受损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引起鼻出血。
-
急性发热性疾病:
如流感、麻疹、出血热等,高烧会使鼻黏膜血管充血,增加出血风险。
-
营养不良:
- 缺乏维生素C或维生素K:维生素C对维持血管壁健康至关重要,维生素K是凝血过程所必需的,长期严重缺乏可能导致鼻出血。
-
其他原因:
- 肿瘤:鼻腔、鼻窦或头颅部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可能因表面血管破裂而出血。
- 中毒:如重金属中毒(汞、磷等)也可能引起鼻出血。
生活方式和药物因素
- 吸烟和饮酒:烟草和酒精会刺激鼻腔黏膜,使其干燥、发炎。
- 滥用药物:如长期使用鼻腔减充血剂(如某些滴鼻净),会导致药物性鼻炎,使黏膜反跳性充血,更容易出血。
如何处理鼻出血?(家庭急救)
当发生鼻出血时,正确的处理方法非常重要:
- 保持冷静:紧张会使血压升高,加重出血。
- 坐直身体:站着或坐着都可以,但不要平躺,以免血液流到喉咙引起恶心、呕吐。
- 捏住鼻子:
-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软的部分(鼻翼),而不是硬的鼻梁骨。
- 要完全捏住,不留缝隙。
- 持续按压10-15分钟,期间不要松手检查,用嘴巴呼吸。
- 冷敷:可以在鼻梁或前额上放一个冰袋,有助于血管收缩,减缓出血。
- 检查是否止血:10-15分钟后慢慢松开手指,如果还在流血,就重复上述步骤,再压10-15分钟,大部分鼻出血会在20-30分钟内停止。
- 避免错误做法:
- 不要头向后仰!这是最常见的错误,血液会倒流进胃里和气管里。
- 不要用纸巾或棉花堵塞鼻腔深处,把棉花取出来时,很容易把刚刚形成的血块一起带出来,再次引发出血,如果需要,可以轻轻擦拭鼻孔外的血迹。
何时应该去看医生?
如果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请立即就医:
- 出血量非常大,血流速度很快,感觉虚弱、头晕、眼花、快要晕倒。
- 采取压迫20-30分钟后,出血仍未停止。
- 呼吸困难。
- 因严重鼻出血导致休克症状(如心跳加速、脸色苍白、出冷汗)。
- 鼻出血是由严重头部外伤或面部骨折引起的。
- 鼻出血反复发作,找不到明确原因。
- 正在服用抗凝药物,且出血难以控制。
- 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烧、皮疹、身体其他部位也容易出血等。
总结来说,偶尔的、少量的鼻出血通常由干燥、挖鼻等简单原因引起,不必过于担心,但如果出血频繁、量大,或伴有其他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查明根本原因,以免延误治疗。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