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激素性脱发
这是导致发际线后移最常见、最主要的原因,俗称“脂溢性脱发”或“遗传性脱发”。
-
核心机制:双氢睾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遗传基因:你的基因决定了你的毛囊对一种名为“双氢睾酮”(DHT)的激素是否敏感,这种敏感是遗传的,通常来自父母双方。
- 激素作用:在青春期后,雄激素(如睾酮)会在一种“5α-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DHT。
- 毛囊萎缩:对于有遗传敏感性的毛囊(主要是前额和头顶的毛囊),DHT会攻击它们,导致毛囊逐渐萎缩、变小。
- 头发变化:毛囊萎缩后,长出的头发会变得细软、颜色变浅,生长周期也变短,毛囊完全闭合,不再长出头发,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M型”或“O型”脱发,发际线明显后移。
-
特点:
- 男性:通常从前额两侧开始,形成“M型”,发际线逐渐后移,或从头顶开始脱发,最终连成一片。
- 女性:通常表现为头顶头发逐渐变稀疏,发际线一般保持相对完整,但会整体后移。
其他重要原因
除了遗传性脱发,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也会导致发际线变高或头发稀疏。
精神压力与情绪因素
- 机制:长期或巨大的精神压力会导致身体释放皮质醇等压力激素,扰乱头发的正常生长周期,头发会提前从生长期进入休止期,导致大量头发脱落,其中就包括前额的发际线部分。
- 表现:这种情况下的脱发通常是弥漫性的,但发际线区域因为毛囊本身可能就相对脆弱,所以显得尤为明显,好消息是,压力导致的脱发通常是暂时性的,在压力缓解后会逐渐恢复。
不良生活习惯
- 长期熬夜:熬夜会影响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导致激素水平失衡,影响毛囊健康。
- 饮食不均:缺乏头发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素,如蛋白质、铁、锌、维生素B族、维生素D等,会导致头发变得脆弱、易断、脱落。
- 吸烟酗酒:吸烟会使头皮的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和营养供给,酒精则会加重身体负担,影响营养吸收。
不正确的头发护理方式
- 过度拉扯:长期扎过紧的马尾、丸子头、麻花辫等,会对前额的毛囊造成持续性的物理拉扯,导致“牵引性脱发”,使发际线变得不整齐或整体后退。
- 频繁烫染:烫发剂、染发剂中的化学成分会损伤头发毛鳞片和毛囊,导致头发干枯、断裂,甚至影响毛囊活性。
- 错误洗护:用过热的水洗头、使用刺激性强的洗发水、用毛巾用力揉搓湿发等,都可能对头皮和发根造成伤害。
疾病与药物因素
- 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或甲减)、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都会影响激素水平,导致脱发。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斑秃,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毛囊,导致头发一块块地脱落,也可能影响发际线。
- 头皮疾病:严重的头皮屑(脂溢性皮炎)、毛囊炎、头癣等,会直接损害毛囊的健康。
- 药物副作用:某些化疗药物、抗抑郁药、降压药、避孕药等可能会有脱发的副作用。
自然老化
随着年龄增长,毛囊会自然地逐渐萎缩,头发生长速度变慢,头发也会变得更细,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发际线自然会比年轻时略高一些。
总结与建议
发际线变高是一个复杂的信号,背后可能交织着遗传、激素、压力、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发际线在变高,可以尝试以下步骤:
- 自我排查:回顾一下自己最近的压力是否过大?作息是否规律?饮食是否均衡?有没有频繁烫染或扎过紧的头发?
- 调整生活方式:这是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一步。
- 减压:运动、冥想、保证充足睡眠。
- 均衡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锌的食物(如鸡蛋、瘦肉、坚果、深绿色蔬菜)。
- 温和护发:选择温和的洗发水,洗头水温不宜过高,避免过度拉扯和频繁烫染。
- 及时就医:如果脱发情况严重,或者调整生活方式后没有改善,强烈建议咨询皮肤科医生。
- 医生可以通过专业的检查(如毛囊镜检测、激素水平检测)来明确脱发原因。
- 针对雄激素性脱发,有经过科学验证的有效治疗方法,如外用米诺地尔和口服非那雄胺(男性)。
- 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脱发,医生会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不要简单地认为发际线高就是“老了”或“命不好”,它更像是一个身体健康发出的信号,及早发现、科学应对,才能有效控制脱发进程,保住我们的“形象门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