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其特征为皮肤出现暂时性、局限性水肿性斑块,即风团,常伴有剧烈瘙痒,部分患者还可伴随系统症状,该病病程较长,症状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慢性荨麻疹的主要症状、伴随表现及特殊类型症状。
核心症状:风团与瘙痒
风团是慢性荨麻疹最具特征性的皮损表现,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皮肤黏膜小血管暂时性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液体渗出,风团通常表现为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红色或苍白色隆起,边界清晰,周围可能出现红晕,皮损的形态多样,可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也可融合成大片地图状,风团的发作具有“速来速去”的特点:单个皮损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多数不超过24小时),后自行消退,消退后皮肤不留痕迹,这是荨麻疹区别于其他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的重要特点。

瘙痒是伴随风团最常见的自觉症状,约90%以上的患者会感到剧烈瘙痒,部分患者还可表现为针刺感或烧灼感,瘙痒程度因人而异,轻者轻微不适,重者则难以忍受,严重影响睡眠、工作和日常生活,风团和瘙痒的发作频率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每日可发作数次,而有些患者则数日发作一次,病程持续6周以上即可定义为慢性荨麻疹。
风团的好发部位与形态变化
慢性荨麻疹的风团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以躯干、四肢近端、面部、唇部、眼睑等部位较为常见,特殊部位的风团可能伴随局部组织肿胀,如发生于眼睑的血管性水肿可导致眼睑显著肿胀,睁眼困难;发生于口唇、舌部或咽喉部的黏膜则可能引起黏膜肿胀,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窒息,需紧急处理。
风团的形态会随着发作时间和部位变化而改变:早期风团多为孤立、散在的小风团,后可逐渐扩大融合;若发生于皮肤松弛部位(如眼睑、阴囊),则表现为局限性、表面光滑的肿胀,形似“面团”;若风团深达皮下组织,则称为“荨麻疹性血管性水肿”,除局部肿胀外,通常不伴明显瘙痒,而胀痛感更明显。
伴随全身症状
除皮肤表现外,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可出现全身性症状,尤其是病情较重或特殊类型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包括:

- 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这可能与炎症介质释放引起的全身反应有关。
- 消化系统症状:若胃肠道黏膜受累,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腹痛可能被误诊为急腹症,尤其是儿童患者。
- 呼吸系统症状:咽喉、支气管黏膜水肿可引起喉头水肿,表现为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胸闷,严重时可导致窒息,是慢性荨麻疹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需立即就医。
- 心血管系统症状:少数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头晕甚至过敏性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意识丧失,需紧急抢救。
特殊类型的慢性荨麻疹症状
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除典型风团外,还存在特殊类型的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特定的诱因或发病机制相关:
(一)物理性荨麻疹
物理性荨麻疹是慢性荨麻疹的常见类型,由物理因素诱发,具体包括:
- 皮肤划痕症(人工荨麻疹):最常见的一种物理性荨麻疹,指甲或钝器划伤皮肤后,沿划痕出现条状风团,伴有瘙痒,通常在10-15分钟内自行消退。
- 压力性荨麻疹:皮肤受压后(如长时间久坐、穿紧身衣),受压部位出现深在性肿胀,疼痛感明显,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 寒冷性荨麻疹:接触寒冷物体、冷空气或冷水后,暴露部位(如面部、手部)出现风团或血管性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头痛、低血压、甚至过敏性休克。
- 日光性荨麻疹:暴露于紫外线或可见光后,暴露部位出现风团、瘙痒,严重者可伴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 热性荨麻疹:皮肤温度升高(如热水洗浴、运动)后,局部出现风团,通常在数分钟内消退。
- 振动性荨麻疹:振动刺激后(如使用电动工具、乘坐交通工具),局部或全身出现风团和瘙痒。
(二)胆碱能性荨麻疹
多见于青年人,运动、洗热水澡、进食辛辣热食、情绪激动等导致体温升高、出汗增多时诱发,皮损表现为直径1-3mm的小风团,周围有红晕,伴有剧烈瘙痒、灼热感,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流涎、腹痛等全身症状。
(三)接触性荨麻疹
皮肤接触某些物质(如食物、动物毛发、植物、化学品)后,接触部位迅速出现风团和红肿,脱离接触后可自行消退,部分患者可伴随全身症状,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四)延迟压力性荨麻疹
与压力性荨麻疹不同,其风团出现在受压后2-6小时,可持续8-72小时,表现为深在性、疼痛性肿胀,常伴有关节痛、发热等全身症状。
症状发作特点与诱因
慢性荨麻疹的症状发作常无明显诱因,但部分患者可明确诱发因素,包括:
- 食物:海鲜、鸡蛋、牛奶、坚果、芒果等高蛋白食物或食物添加剂(如防腐剂、色素)。
- 药物:青霉素、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
- 感染:细菌、病毒、真菌感染(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
- 环境因素:花粉、尘螨、动物皮屑、冷空气等。
- 精神因素:压力过大、情绪波动、焦虑等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
- 系统性疾病: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瘤等也可能与慢性荨麻疹相关。
慢性荨麻疹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由于症状反复发作、瘙痒剧烈,慢性荨麻疹对患者生理和心理均造成较大影响,患者可能出现睡眠障碍(因瘙痒难以入睡)、情绪低落、焦虑、社交恐惧等,部分患者因长期用药担心不良反应,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面部、手部等暴露部位的风团可能影响美观,导致患者不愿参加社交活动,降低生活质量。
相关问答FAQs
问:慢性荨麻疹的风团消退后为什么会不留痕迹?
答:慢性荨麻疹的风团主要是由真皮层小血管暂时性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引起的液体渗出,属于局限性水肿,这种水肿是生理性的,不伴有皮肤组织细胞的坏死或炎症细胞的浸润,因此当渗液被吸收后,皮肤可恢复正常,不会留下色素沉着、瘢痕等痕迹,这也是荨麻疹与其他皮肤病(如多形红斑、固定型药疹)的重要鉴别点。
问:慢性荨麻疹出现哪些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答:慢性荨麻疹虽多为良性病程,但出现以下症状时需紧急就医:①喉头水肿,表现为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②胸闷、心悸、血压下降、头晕等过敏性休克表现;③大面积风团伴高热、关节痛、腹痛等全身症状;④皮肤划痕症严重,轻微摩擦即可诱发大面积风团,伴全身不适,这些情况可能危及生命,需立即给予抗过敏、吸氧、肾上腺素等抢救治疗。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