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疱”是一个中文词汇,是“脸上长的疱”的简称,它并不是一个特指某种疾病的医学术语,而是一个更通俗、更宽泛的说法,通常用来描述皮肤上出现的各种凸起、红肿、有脓或无脓的皮损。
当你脸上长了痘痘、粉刺、脓包、囊肿等这些不美观的小疙瘩时,都可以称之为“面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面疱的常见类型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可以将“面疱”细分为几种最常见的类型,这些类型也通常是我们所说的“痤疮”(Acne)的不同表现:
粉刺
这是最轻微的皮损,是面疱的早期形态。
- 白头粉刺:也叫闭合性粉刺,毛孔被皮脂和死皮细胞堵塞,但开口处是闭合的,看起来是一个白色或肤色的小凸起。
- 黑头粉刺:也叫开放性粉刺,毛孔堵塞物开口暴露在空气中,表面的皮脂接触空气后氧化变黑,看起来像一个小黑点。
丘疹
当粉刺发炎时,就会形成丘疹,表现为红色的小疙瘩,摸起来有点硬,但没有脓头。
脓疱
比丘疹更严重,是充满脓液的白色或黄色小疱,脓液是细菌(主要是痤疮丙酸杆菌)和死亡的白细胞,脓疱通常有明显的红晕,按压会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结节
这是更严重的炎症反应,结节是深层的、坚硬、疼痛的肿块,位于皮肤深层,摸起来像一块石头,它们通常不“冒头”,消退得很慢,容易留下疤痕。
囊肿
这是最严重的一种面疱,也是深层的炎症,它是一个充满脓液和细菌的、疼痛的大囊状物,囊肿非常大,非常红肿,很容易留下永久性的凹陷性疤痕(痘坑)或增生性疤痕(痘印)。
面疱形成的主要原因
面疱(尤其是痤疮)的形成主要与四个因素有关:
- 皮脂分泌过多:青春期、内分泌变化或遗传因素会导致皮脂腺过度活跃,分泌大量油脂。
- 毛囊口角化异常:毛囊口的皮肤细胞更新过快,导致老废角质细胞与油脂混合,堵塞毛孔。
- 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毛孔堵塞后,厌氧的痤疮丙酸杆菌会大量繁殖,分解油脂,产生刺激性物质,引发炎症。
- 炎症反应:身体免疫系统对抗细菌时,会产生红、肿、热、痛等典型的炎症反应,形成我们看到的各种红肿面疱。
诱发和加重因素还包括:
- 激素水平波动:如女性生理期、压力大时。
- 饮食:高糖、高GI(升糖指数)食物和乳制品可能加重某些人的痤疮。
- 生活习惯:熬夜、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
- 不当护肤:使用过于油腻的护肤品、化妆品,或清洁过度、挤痘等。
如何处理和预防面疱?
日常护理与预防:
- 温和清洁:每天早晚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洗脸,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磨砂膏。
- 做好保湿:即使是油性皮肤也需要保湿,选择清爽、无油、不致痘的保湿产品,维持皮肤屏障健康。
- 防晒:紫外线会加重炎症和色素沉着(痘印),每天使用清爽的防晒霜。
- 健康饮食:减少高糖、高油食物和乳制品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
-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学会管理压力。
- 不要挤痘:手上的细菌会加重感染,还极易导致炎症扩散和留下永久性疤痕。
专业治疗:
如果面疱问题严重,或者自己护理后没有改善,建议及时咨询皮肤科医生,医生可能会提供以下治疗方案:
- 外用药物:如维A酸类(阿达帕林)、过氧化苯甲酰、抗生素药膏等。
- 口服药物:如抗生素、异维A酸(针对严重痤疮)、抗雄激素药物(针对女性激素性痤疮)等。
- 医美治疗:如果已经留下痘坑、痘印,可以考虑果酸换肤、光子嫩肤、点阵激光等医美手段进行改善。
面疱是一个总称,指脸上长的各种疙瘩,最常见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痘痘”或“痤疮”,它从轻微的粉刺到严重的囊肿不等,主要与油脂分泌、毛孔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有关,通过科学的日常护理和必要时的专业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和改善面疱问题。

暂无评论,2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