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色是美发过程中常见的技术,主要用于提浅头发底色或褪去天然色素,为后续染发或造型做准备,选择合适的漂色产品需根据发质、目标效果及操作经验综合判断,以下是详细解析:
漂色产品的类型及适用场景
漂色产品主要分为漂粉、漂膏、漂发剂三大类,不同成分和剂型适合不同需求:

-
漂粉(漂白粉)
成分:过硫酸盐(如过硫酸钾、过硫酸钠)为主,强氧化性。
特点:粉末状,需与双氧乳调配,浓度越高提浅能力越强,但损伤也越大。
适用场景:专业沙龙使用,适合深色头发快速提浅(如黑色至6度以上),需配合加热加速。
注意:不可单独使用,必须按比例混合双氧乳(常见比例1:1至1:1.5),操作时需佩戴手套和护目镜。 -
漂膏(漂发膏)
成分:过氧化氢+表面活性剂,部分添加植物蛋白或护发成分。
特点:膏状,质地温和,提浅速度较慢,但对发质损伤较小。
适用场景:家庭DIY或发质细软者,适合浅色头发(如3-6度)的均匀提浅,无需加热。
推荐:含“氨水”成分的漂膏能打开毛鳞片,但敏感头皮可选“无氨配方”。 -
漂发剂(温和型)
成分:过碳酸钠+增稠剂,弱酸性配方。
特点:低刺激,提浅能力较弱,但能最大程度保留头发弹性。
适用场景:受损发质或仅需局部漂浅(如挑染、渐变),操作时间需延长至60-90分钟。
双氧乳的选择:浓度决定提浅度
漂粉/漂膏需与双氧乳调配,双氧乳浓度直接影响效果:

- 6%双氧乳(20vol):提浅1-2度,适合染深色或补染。
- 9%双氧乳(30vol):提浅2-3度,最常用浓度,平衡效果与损伤。
- 12%双氧乳(40vol):提浅3-4度,仅用于粗硬发质,需分区操作。
调配比例参考表:
| 漂粉类型 | 双氧乳浓度 | 调配比例 | 建议停留时间 |
|----------|------------|----------|--------------|
| 漂粉 | 30vol | 1:1 | 20-30分钟 |
| 漂膏 | 20vol | 1:1.2 | 30-45分钟 |
| 漂发剂 | 9vol | 直接涂抹 | 60-90分钟 |
辅助工具与注意事项
-
工具准备:
- 塑料碗(避免金属容器)、刷子(宽齿梳形刷更易涂抹)、锡纸(包裹发片防氧化)。
- 护发素(漂后中和残留碱性,减少毛躁)。
-
操作要点:
- 分区涂抹:从发中开始,避免直接接触头皮,发尾已漂过可减少停留时间。
- 定时检查:每5分钟观察一次,达到目标色立即冲洗,避免过度漂浅导致“棉化”。
-
发质保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漂前1-2天使用发膜修复毛鳞片,漂后使用蛋白质护理产品(如角蛋白发膜)。
常见误区
- 误区1:漂粉浓度越高越好 → 实则高浓度易导致头发断裂,建议逐步提浅。
- 误区2:加热可加速漂浅 → 过度加热(如吹风机直吹)会使头发迅速失水变脆,建议用低温蒸汽机。
相关问答FAQs
Q1:漂发后头发变黄怎么办?
A:漂后发黄是正常现象,因黄色素(天然色素中最后褪去的部分),可通过“补漂”或使用紫色洗发水中和黄色,若想直接达到冷色调,可选择漂后直接染浅色系(如灰蓝、亚麻色)。
Q2:家庭漂发和沙龙漂发有什么区别?
A:家庭漂发多使用温和型漂膏,提浅度有限且易不均匀;沙龙采用专业漂粉+高浓度双氧乳,能精准控制提浅度和发质损伤,同时配备头皮隔离产品降低刺激。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