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何时开始漱口?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时机不对反而会增加风险。
-
拔牙后24小时内:严禁漱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因:拔牙后24小时内,口腔内会形成一个血凝块,这是伤口愈合的“天然保护伞”,能有效防止出血和感染,用力漱口,尤其是用力漱喉咙的动作,很容易将这个脆弱的血凝块冲掉,导致“干槽症”(Dry Socket),这是一种非常疼痛的并发症。
- 做法:拔牙后24小时内,如果口腔内有血丝或少量渗血是正常的,轻轻吐出即可,不要漱口,如果感觉口内有血腥味,可以轻轻喝一口清水,然后像吞咽食物一样咽下去,不要在口中含漱。
-
拔牙24小时后:开始温和地漱口
- 原因:此时血凝块已经比较稳定,开始漱口可以帮助清洁口腔,清除食物残渣,预防细菌滋生,促进愈合。
用什么漱口?(按推荐度排序)
首选推荐:温盐水
这是最经典、最安全、最有效的家庭漱口水,也是医生最常推荐的。
- 作用:
- 清洁:温和地冲洗创口周围的食物残渣。
- 抑菌:盐水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能减少口腔细菌。
- 消肿:有助于减轻局部的肿胀和炎症。
- 促进愈合:保持创口清洁,为愈合创造良好环境。
- 配方:在一杯(约200-250毫升)温开水中,加入半茶匙到一茶匙的食盐(约2-3克),搅拌均匀即可。
- 优点:成分天然,无刺激性,制作简单,成本低廉。
次选推荐:医生开具的漱口水
如果医生判断您的伤口较大或感染风险较高,可能会开具专门的漱口水。
- 常见类型:
- 氯己定(Chlorhexidine,如“口泰”、“洗必泰”):这是一种强效的抗菌漱口水,对预防感染非常有效。但需要注意:
- 连续使用不要超过1-2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牙齿染色、口腔黏膜刺激或口腔内菌群失调。
- 它会杀灭所有细菌(包括有益菌),所以不宜作为长期日常漱口水。
-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通常含有碘等成分,抗菌谱更广。
- 氯己定(Chlorhexidine,如“口泰”、“洗必泰”):这是一种强效的抗菌漱口水,对预防感染非常有效。但需要注意:
- 优点:针对性强,抗菌效果强。
- 缺点:可能有副作用,需遵医嘱使用。
谨慎使用:非处方漱口水
市面上有很多非处方的漱口水,如李施德林、蜂胶漱口水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选择建议:
- 选择不含酒精的配方,酒精会刺激伤口,引起疼痛,并可能破坏血凝块。
- 选择温和、杀菌型的,而非“强力清新”型(后者可能含有刺激性成分)。
- 优点:方便购买,能清新口气。
- 缺点:成分复杂,可能含有酒精或刺激性物质,不如温盐水安全。
如何正确漱口?(步骤和技巧)
正确的漱口方式和错误的漱口方式,效果天差地别。
- 准备漱口水:使用温盐水或医生开的漱口水,装满一小口(约20-30毫升)即可,不要太多。
- 头部前倾:身体稍微前倾,让漱口水集中在口腔前部。
- 轻轻鼓漱:闭上嘴唇,像漱喉咙一样,让液体在口腔内轻轻流动、冲击。关键在于“轻”,不要发出“咕噜咕噜”的巨大声响,更不要用力甩头。
- 重点区域:让漱口水在拔牙创口周围多停留几秒钟,进行温和的冲洗。
- 吐出,不要吞咽:漱口后,将液体从口中轻轻吐出,千万不要吞下去,尤其是医生开的药用漱口水。
- 无需清水冲洗:漱口后无需再用清水漱口,以免冲淡药物浓度或再次刺激伤口。
总结与提醒
| 时间段 | 漱口方式 | 禁忌事项 |
|---|---|---|
| 拔牙后24小时内 | 严禁漱口,如有血腥感可轻轻咽下清水。 | 严禁用力漱口、吮吸、用吸管喝水。 |
| 拔牙24小时后 | 开始温和漱口,首选温盐水,每日3-4次,尤其在饭后。 | 避免使用含酒精漱口水,避免用力过猛。 |
| 整个恢复期 | 保持口腔卫生,但动作务必轻柔。 | 避免用患侧咀嚼过硬、过烫的食物。 |
请务必遵循您牙医的具体建议。 每个人的拔牙情况(如拔除复杂智齿、简单牙齿等)不同,医嘱也会有细微差别,如果出现剧烈疼痛、肿胀加剧、持续出血或发烧等情况,请立即联系您的牙医,祝您早日康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