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豆,又称埃及豆、鸽子豆、香豆等,是豆科蝶形花亚科植物唇豆属(学名:Lablab)的栽培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其学名Lablab purpureus(L.)Sweet,原产于非洲和亚洲热带地区,现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及部分温带地区,尤其在印度、东南亚、非洲及中国南方等地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唇豆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兼具食用、药用、饲用及生态改良等多重价值,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农业中的重要物种。
形态特征
唇豆植株形态丰富,茎蔓性,可长达数米,茎枝木质化或草质,表面被短柔毛或无毛,具纵棱;叶为三出复叶,叶柄长5-15厘米,小叶卵形、菱形或宽三角形,长5-15厘米,宽3-10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全缘,两面被疏柔毛或无毛;托叶小,卵形,早落,总状花序腋生,长10-30厘米,花序轴密被白色柔毛,花多数;花萼钟状,萼齿5,三角形,被柔毛;花冠蝶形,白色、淡紫色、深紫色或紫红色,旗瓣宽卵形,翼瓣椭圆形,龙骨瓣弯曲,雄蕊二体(9+1),子房线形,被毛,花柱线形,柱头头状,荚果线状长圆形,长5-12厘米,宽1-2厘米,扁平或略膨胀,先端具喙,果皮革质,光滑或被短柔毛,内含种子1-6粒;种子椭圆形、球形或肾形,长5-10毫米,宽4-8毫米,种皮颜色多样,有白色、淡褐色、红色、紫色、黑色或杂色,种脐线形,白色或淡褐色,表面光滑或具斑纹。

生长习性
唇豆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耐热性强,能短期耐受35℃以上高温,不耐霜冻,气温低于5℃时易受冻害;对水分需求较高,在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的地区生长良好,但忌积水,久雨易导致根部腐烂;光照充足则生长旺盛,开花结荚多;对土壤适应性广,在沙土、壤土、黏土中均可生长,以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至中性土壤(pH 5.5-7.5)为最佳;具有较强的耐旱、耐瘠薄能力,在贫瘠土地上仍能较好生长,是改良土壤、保持水土的良好绿肥作物。
主要用途
食用价值
唇豆的嫩荚、嫩叶、种子及块根均可食用,是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嫩荚和嫩叶可作蔬菜炒食或煮汤,口感鲜嫩,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成熟的种子富含蛋白质(20%-30%)、脂肪(1%-2%)、碳水化合物(50%-60%)、膳食纤维及多种矿物质(钙、磷、铁、锌等)和维生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价值高于常见豆类如大豆、绿豆等,种子可煮食、炒食或磨粉制作主食(如糕点、面包、粉丝),也可加工成豆芽、豆酱、豆乳等食品;某些品种的种子含氢氰酸等抗营养因子,需充分浸泡、煮沸或发酵处理后食用,以去除毒性,唇豆的块根富含淀粉,可食用或作为淀粉提取原料。
饲用价值
唇豆是优质的高蛋白饲料作物,其茎叶、荚壳及种子均可作为家畜(牛、羊、猪、兔等)和家禽的饲料,青饲、青贮或干制后均可,茎叶柔嫩多汁,适口性好,粗蛋白含量达15%-25%,消化率高;种子是精饲料的良好补充,可替代部分豆粕,降低饲料成本,唇豆可与禾本科牧草(如象草、黑麦草)混播,提高牧草产量和营养价值,是草食家畜夏季重要的青饲料来源。
药用价值
唇豆在传统医学中应用广泛,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其性平,味甘、微苦,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利湿、清热解毒、补肾固精、下乳等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唇豆含有的植物凝集素、黄酮类、皂苷、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力、抗炎、抗菌等作用,唇豆提取物可用于辅助治疗糖尿病、高血脂、脾胃虚弱、水肿、产后缺乳等症;外用可治疗疮疡肿毒、皮肤湿疹等,但需注意,药用时需遵医嘱,避免过量使用或未处理生食导致中毒。

生态改良
唇豆具有固氮能力,根部可与根瘤菌共生,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提高土壤肥力,是良好的绿肥和覆盖作物;其发达的根系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水土流失;在果园、茶园或坡地种植,可覆盖地表,抑制杂草生长,调节土壤温湿度,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唇豆花色艳丽(紫色、白色等),花期长,是良好的蜜源植物,可用于发展养蜂业。
其他用途
唇豆的茎蔓柔韧,可用于编织绳索、篮筐等手工艺品;种子含油量约1%-2%,可制取工业用油;在印度、非洲等地区,唇豆还常作为传统节日或仪式的供品,具有文化象征意义。
栽培技术要点
唇豆栽培相对简单,一般采用种子繁殖,播种前需精选种子,剔除瘪粒和杂质,温水浸种6-8小时或用根瘤菌拌种,以提高发芽率和结瘤能力;春季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条播或穴播,行距50-70厘米,株距20-30厘米,播种深度2-3厘米,每穴播2-3粒种子,播后覆土并保持土壤湿润;苗期及时间苗、定苗,每穴留1-2株壮苗,并中耕除草1-2次;生长期需追肥1-2次,以氮肥为主,开花结荚期增施磷钾肥,促进荚果饱满;注意排水防涝,及时防治病虫害(如蚜虫、豆荚螟、根腐病等);荚果变黄时及时采收,晒干贮藏。
相关营养成分(每100克可食部分)
成分 | 含量 | 成分 | 含量 |
---|---|---|---|
水分 | 0-10.0克 | 蛋白质 | 0-30.0克 |
脂肪 | 0-2.0克 | 碳水化合物 | 0-60.0克 |
膳食纤维 | 0-10.0克 | 钙 | 100-200毫克 |
磷 | 150-250毫克 | 铁 | 0-8.0毫克 |
锌 | 0-4.0毫克 | 维生素B1 | 2-0.5毫克 |
维生素B2 | 1-0.3毫克 | 维生素C | 0-20.0毫克 |
维生素A | 50-100国际单位 | 热量 | 300-350千卡 |
相关问答FAQs
Q1:唇豆有毒吗?食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A1:部分品种的唇豆种子和未成熟的荚果含有氢氰酸、胰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或天然毒素,生食或未充分处理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如恶心、呕吐、腹痛等),食用前需将种子充分浸泡(8-12小时),反复换水,并彻底煮熟或炖透,以破坏毒素;避免生食或半生食,少量试食后无不良反应再正常食用;孕妇、儿童及消化功能较弱者建议谨慎食用。

Q2:唇豆适合哪些地区种植?如何提高产量?
A2:唇豆适合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种植,在中国南方(如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可春播或夏播,北方地区多在春季温室育苗后移栽,提高产量的措施包括:选择优良品种(如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合理轮作,避免与豆科作物连作;施足基肥(有机肥+磷钾肥),花期追施氮肥;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搭架引蔓,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荚率;及时采收嫩荚,减少养分消耗。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