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又名木樨、岩桂,是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的花,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及西南地区,因香气浓郁、花期集中而备受喜爱,作为药食同源的典型代表,桂花不仅用于观赏、调味,更在传统中医药中积累了丰富的药用经验,现代研究也进一步揭示了其多方面的健康价值。
主要药用成分及作用
桂花的药用价值源于其丰富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黄酮类、酚类、多糖及微量元素等,这些成分协同作用,赋予桂花多种生理活性,以下是主要成分及其作用简表:

成分类别 | 代表性物质 | 主要作用 |
---|---|---|
挥发油 | 芳樟醇、罗勒烯、β-水芹烯 | 镇静安神、舒缓呼吸道黏膜、抗菌消炎 |
黄酮类 | 木犀草素、槲皮素 |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炎、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
酚类化合物 | 绿原酸、咖啡酸 | 抗菌、抗病毒、调节免疫、辅助保护心血管 |
多糖 | 桂花多糖 | 增强免疫功能、调节肠道菌群、辅助降血糖 |
微量元素 | 铁、锌、锰 | 参与机体代谢、补充微量元素、改善贫血 |
具体药用功效
止咳化痰,缓解呼吸道不适
桂花性温,味辛,中医认为其入肺经,具有“温肺化饮、止咳平喘”的功效,对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清稀、咽喉痒痛等症状,桂花可通过温化寒痰、宣通肺气来缓解,现代研究发现,桂花挥发油中的芳樟醇等成分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减轻咳嗽、咳痰症状,临床常与生姜、紫苏叶配伍,增强散寒止咳效果;或制成桂花蜜、桂花糖浆,作为日常调理饮品。
暖胃止痛,改善消化功能
桂花能温中散寒、暖胃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胃脘冷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其挥发油成分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对于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适量饮用桂花茶,有助于改善胃部寒痛、反酸等症状,传统名方“桂花糕”“桂花藕粉”等,即是利用其温胃功效的食疗方。
美容养颜,抗氧化抗衰老
桂花富含黄酮类和酚类抗氧化物质,能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皮肤细胞的损伤,延缓皮肤衰老,其活血作用能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改善肤色暗沉、色斑等问题,外用方面,桂花提取物常添加于护肤品中,具有美白、保湿、舒缓敏感的功效,内服则可通过饮用桂花茶或食用桂花制品,由内而外调理肌肤,使皮肤更显光泽弹性。
抗菌消炎,辅助预防感染
桂花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抗菌机制可能与破坏细菌细胞膜、抑制酶活性有关,桂花中的绿原酸等成分具有显著抗炎作用,能降低炎症反应中的前列腺素、白介素等炎症介质水平,对于口腔溃疡、咽喉炎、皮肤感染等炎症性疾病,可用桂花煎水含漱或外敷,辅助缓解症状。

缓解焦虑,安神助眠
桂花的香气具有独特的镇静作用,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缓解紧张、焦虑情绪,改善睡眠质量,现代研究表明,桂花挥发油中的芳樟醇可通过嗅觉通路影响边缘系统,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使人放松,对于压力大、失眠多梦的人群,睡前在枕边放置干桂花或用桂花精油熏香,有助于安神助眠;也可搭配酸枣仁、百合等煮水饮用,增强安神效果。
使用注意事项
桂花虽好,但需注意适量使用,避免过量引发上火(因其性温),阴虚火旺者(如口干舌燥、手心热、便秘)慎用;孕妇、哺乳期女性及儿童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时需注意皮肤过敏反应,首次使用应先做皮肤测试。
相关问答FAQs
Q1:桂花可以天天泡水喝吗?
A1:健康人群可适量饮用,但不宜过量,桂花性温,长期大量饮用可能导致“上火”,出现口干、咽痛等症状,一般建议每周饮用3-5次,每次3-5克干桂花即可,搭配绿茶、菊花等凉性食材可平衡温性。
Q2:桂花和什么搭配泡茶效果更好?
A2:根据需求搭配效果更佳:① 暖胃止痛:配生姜3片、红糖适量,适合胃寒者;② 止咳化痰:配款冬花5克、百合10克,缓解秋燥咳嗽;③ 安神助眠:配酸枣仁10克、百合5克,改善失眠;④ 美容养颜:配玫瑰花5克、红枣3颗,疏肝活血、调养气血,注意避免与性热药材(如肉桂、附子)同用,以防温燥过度。

桂花的药用价值原来这么丰富!传统智慧加现代解读,涨知识了,日常养生也能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