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健康体重的过程中,部分人群可能会考虑使用减肥药物,但“最快最有效”的药物选择需严格建立在科学、安全的基础上,且必须结合个体健康状况、药物适应症及医生指导,国内外批准的减肥药物均为处方药,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不可自行滥用,以下从药物类型、作用机制、效果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帮助理性认识减肥药物。
目前国内外批准的合法减肥药物及特点
减肥药物主要通过抑制食欲、减少脂肪吸收、增加能量消耗等机制发挥作用,但效果因人而异,且需配合生活方式干预,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处方减肥药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
- 作用机制:通过模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作用,激活下丘脑食欲中枢,延缓胃排空,从而降低食欲、减少进食量,同时可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血糖。
- 效果:临床研究显示,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司美格鲁肽(2.4mg/周)治疗68周后,平均体重减轻约15%(初始体重基数较大者效果更显著),利拉鲁肽(3.0mg/日)可减轻约8%-10%体重。
- 适用人群:适用于肥胖(BMI≥30kg/m²)或超重(BMI≥27kg/m²)且合并至少1项体重相关合并症(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成人。
- 常见副作用: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反应(多为一过性),少数可能出现胰腺炎、甲状腺C细胞肿瘤风险(需排除相关禁忌症)。
- 注意事项:需皮下注射,有甲状腺髓样癌个人史或家族史者禁用,糖尿病患者需调整降糖方案。
脂肪酶抑制剂(如奥利司他)
- 作用机制:抑制胃肠道中胃脂肪酶和胰脂肪酶活性,减少食物中约30%的脂肪被吸收,未被吸收的脂肪随粪便排出。
- 效果:作为非处方药(OTC,120mg/次)和处方药(120mg/次,每日3次),在饮食干预基础上,可减轻约5%-8%体重,效果较温和但安全性相对较高。
- 适用人群:适用于12岁以上青少年及成人肥胖或超重者,尤其适合饮食中脂肪摄入较多者。
- 常见副作用:油性斑点、便急、腹胀、脂肪泻等(因脂肪吸收减少导致),长期使用可能影响脂溶性维生素(A、D、E、K)吸收,需补充复合维生素。
- 注意事项:慢性吸收不良、胆汁淤积症者禁用,需低脂饮食以减少胃肠道反应。
双重作用机制药物(如芬特明/托吡酯复方制剂)
- 作用机制:芬特明为中枢神经兴奋剂,通过抑制食欲发挥作用;托吡酯为抗癫痫药,可增强芬特明的食欲抑制效果,同时减少芬特明的副作用。
- 效果:临床显示,每日用药可减轻约6%-10%体重,效果中等。
- 适用人群:适用于BMI≥27kg/m²且合并合并症,或BMI≥30kg/m²的成人,不推荐18岁以下人群使用。
- 常见副作用:口干、失眠、便秘、头痛等,长期使用可能升高血压、心率,有心血管疾病、焦虑症、青光眼者禁用。
- 注意事项:属于管制类药物,需严格医生处方,避免长期使用以防依赖性。
其他药物(如利他命)
- 作用机制:通过激活棕色脂肪组织产热,增加能量消耗,同时抑制食欲。
- 效果:临床数据显示,可减轻约5%-9%体重,但个体差异较大。
- 适用人群:适用于BMI≥30kg/m²或≥27kg/m²合并合并症的成人,18岁以下及65岁以上安全性数据不足。
- 常见副作用:心悸、血压升高、头痛、失眠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
减肥药物效果对比及选择原则
为更直观理解不同药物的特点,以下通过表格总结关键信息:
药物类型 | 代表药物 | 作用机制 | 平均减重幅度(68周) | 主要副作用 | 适用人群 |
---|---|---|---|---|---|
GLP-1受体激动剂 | 司美格鲁肽 | 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 | 10%-15% | 恶心、呕吐、胰腺炎风险 | 肥胖/超重+合并症 |
脂肪酶抑制剂 | 奥利司他 | 减少脂肪吸收 | 5%-8% | 油性便、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 12岁以上肥胖/超重人群 |
双重作用机制 | 芬特明/托吡酯 | 抑制食欲+调节神经递质 | 6%-10% | 口干、失眠、心血管风险 | 肥胖/超重+合并症(无心血管疾病) |
其他 | 利他命 | 增加能量消耗+抑制食欲 | 5%-9% | 心悸、血压升高 | 肥胖/超重+合并症(无心血管疾病) |
选择原则:
- 个体化评估:需通过医生评估BMI、合并症(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药物禁忌症等,例如合并糖尿病者优先选择GLP-1受体激动剂(兼具降糖效果)。
- 效果与安全性平衡:GLP-1受体激动剂减重效果显著但需注射,奥利司他非处方但效果温和,芬特明/托吡酯等中枢作用药物副作用风险较高,需严格管控。
- 避免“速成”误区:任何减肥药物均需配合饮食(低热量、均衡营养)和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2次力量训练),单纯依赖药物易反弹,且可能掩盖不良生活习惯。
减肥药物使用的核心注意事项
- 必须处方使用:所有合法减肥药物均为处方药,需医生评估后开具,切勿购买来源不明的“减肥神药”(可能含西布曲明、芬氟拉明等违禁成分,严重时可致心律失常、精神异常甚至死亡)。
- 长期管理意识:减肥药物通常需持续使用(如GLP-1受体激动剂需长期维持),停药后若恢复原有生活方式,体重可能反弹,需以“健康生活方式”为核心。
- 定期监测: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心率、血糖、肝肾功能等,及时调整方案,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相关问答FAQs
Q1:吃减肥药能“不节食不运动”快速瘦吗?
A:减肥药物是辅助手段,无法替代饮食控制和运动,若不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效果会大打折扣,且停药后极易反弹,奥利司他若不减少脂肪摄入,可能因脂肪摄入过多导致严重腹泻;GLP-1受体激动剂虽抑制食欲,但若热量摄入仍高于消耗,减重效果有限,科学减重的核心仍是“能量负平衡”(消耗>摄入),药物仅是帮助控制食欲、减少吸收的工具。
Q2:所有肥胖人群都能吃减肥药吗?
A: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使用减肥药物,以下情况需禁用或慎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青少年(部分药物年龄限制严格);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甲状腺疾病、精神疾病(如焦虑、抑郁)史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对药物成分过敏者,BMI<24kg/m²的单纯性超重人群,若无明显合并症,通常建议先通过3-6个月生活方式干预,无效再考虑药物,使用前必须进行全面体检,由医生综合评估后决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