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肤是什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润肤”即为滋润皮肤,使皮肤保持湿润、柔软和健康的状态,这一概念在护肤领域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实践,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保湿,更是一系列通过科学方法和产品使用,维持皮肤屏障功能、调节水油平衡、改善皮肤质地,从而提升皮肤整体健康水平和外观的过程,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承担着保护身体、调节体温、感知外界刺激等重要功能,而润肤正是维护这些功能的基础。
要深入理解润肤,首先需要了解皮肤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构成,表皮的最外层是角质层,由角质形成细胞和细胞间脂质(如神经酰胺、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组成“砖墙结构”,这是皮肤屏障的核心,角质层中的天然保湿因子(NMF)则能像海绵一样吸收并保留水分,维持皮肤的水合状态,真皮层含有胶原蛋白、弹性纤维和透明质酸等,为皮肤提供支撑和弹性,当皮肤屏障受损或水分流失过快时,皮肤就会出现干燥、粗糙、脱屑、敏感等问题,润肤的核心目标就是修复和强化这一屏障,减少经皮水分流失(TEWL),确保皮肤处于理想的含水量水平。

润肤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对于健康皮肤而言,良好的润肤能维持皮肤的光滑、柔软和弹性,延缓皮肤老化迹象的出现,如细纹、皱纹,对于干燥或敏感性皮肤,润肤能有效缓解干燥、瘙痒和泛红,增强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在某些皮肤状态下,如季节变化(秋冬干燥、夏季空调环境)、环境因素(紫外线、污染、寒冷干燥)或皮肤疾病(如湿疹、银屑病)恢复期,润肤更是必不可少的护理步骤,能加速皮肤屏障的修复,防止病情反复或加重。
润肤的实现途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日常护肤产品的使用、生活习惯的调整以及专业护肤手段的辅助,在日常护肤产品中,润肤成分是关键,根据作用机制,这些成分可分为以下几类:
-
封闭剂(Occlusives):这类成分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疏水性薄膜,减少水分蒸发,主要针对防止经皮水分流失,常见的封闭剂有凡士林(矿脂)、羊毛脂、硅油(如聚二甲基硅氧烷)、牛油果树果脂等,封闭剂的封闭效果与其用量和分子大小有关,凡士林因其封闭性强且不易引起过敏,常被视为强效封闭剂的代表。
-
保湿剂(Humectants):这类成分具有亲水性,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或从皮肤深层(如真皮)将水分吸收至角质层,增加皮肤的含水量,常见的保湿剂有甘油、透明质酸(玻尿酸)、丁二醇、丙二醇、尿素、泛醇(维生素B5)等,甘油是最经典且性价比高的保湿剂,而透明质酸则因其能吸收自身重量数百倍的水分而备受青睐,需要注意的是,在高湿度环境下,保湿剂效果更佳;在干燥环境下,若缺乏封闭剂配合,保湿剂反而可能从皮肤深层吸收水分,加剧干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润肤剂(Emollients):这类成分能填充角质细胞间的缝隙,使皮肤表面变得平滑、柔软,改善粗糙和干燥感,润肤剂通常是油脂类物质,如角鲨烷、乳木果油、霍霍巴油、各种植物油(如橄榄油、杏仁油)以及脂肪酸酯类,它们不仅能滋润皮肤,还能帮助修复屏障,增强皮肤的柔软性和延展性。
在实际的润肤产品(如润肤霜、润肤乳、润肤油)中,通常会复配以上三类成分,以达到协同增效的目的,一款优秀的润肤霜可能含有甘油(保湿剂)吸收水分,凡士林(封闭剂)锁住水分,以及乳木果油(润肤剂)软化皮肤,产品的质地(霜、乳、啫喱、油)也会影响其润肤效果和使用肤感,通常情况下,霜类产品封闭性和滋润度较高,适合干性皮肤;乳类产品质地较轻薄,适合中性及混合性皮肤;啫喱类清爽,适合油性皮肤及夏季使用;润肤油则适合极度干燥的皮肤或作为护理精华油的打底。
除了产品选择,正确的润肤方法和使用时机也至关重要,清洁皮肤后,趁皮肤还微微湿润时(即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润肤产品,能更好地锁住水分,对于身体皮肤,尤其干燥的部位如四肢、手部、足跟,需要足量、多次涂抹,日常饮水、均衡饮食(摄入富含健康脂肪、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Omega-3脂肪酸、维生素C、维生素E)、避免过度清洁(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频繁使用皂基或强力去脂产品)、保证充足睡眠、减少压力等健康习惯,也是润肤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借助专业护肤手段来达到更好的润肤效果,医学美容中的光子嫩肤、激光治疗等可以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化学焕肤(刷酸)能去除老废角质,促进皮肤更新,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并加强术后润肤护理,对于患有皮肤疾病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具有治疗和润肤双重功效的医用护肤品或药物。

以下表格总结了常见润肤成分的分类、代表成分及其主要作用:
成分分类 | 代表成分 | 主要作用 |
---|---|---|
封闭剂 | 凡士林、羊毛脂、硅油、牛油果树果脂 | 在皮肤表面形成薄膜,减少水分蒸发,强效锁水 |
保湿剂 | 甘油、透明质酸、丁二醇、尿素、泛醇 | 从环境或皮肤深层吸收水分,增加角质层含水量 |
润肤剂 | 角鲨烷、乳木果油、霍霍巴油、橄榄油、脂肪酸酯 | 填充角质细胞间隙,使皮肤平滑柔软,改善粗糙,辅助修复屏障 |
润肤是一个综合性的皮肤护理过程,其核心在于维护和修复皮肤屏障,调节皮肤水油平衡,从而实现皮肤的健康、柔软与光泽,它不仅仅是干性皮肤的“专利”,而是所有肤质在不同生命周期和环境条件下都需要关注的基础护肤环节,通过科学选择润肤产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结合个体需求进行针对性护理,每个人都能拥有并维持滋润健康的肌肤状态。
相关问答FAQs:
-
问:润肤和保湿是一回事吗?有什么区别? 答: 润肤和保湿密切相关但并非完全等同,保湿(Moisturizing)更侧重于增加或维持皮肤角质层的水分含量,主要通过保湿剂从环境中或皮肤深层吸收水分来实现,核心是“补水”和“锁水”,而润肤(Emolliating)则更侧重于通过润肤剂填充角质细胞间的缝隙,使皮肤表面变得平滑、柔软,改善粗糙和干燥感,核心是“软化”和“滋养”,在实际应用中,润肤产品通常兼具保湿功能,因为良好的润肤效果需要以一定的水分含量为基础,而保湿产品也常添加润肤剂来提升肤感和使用效果,保湿是“让皮肤有水”,润肤是“让皮肤变滑变软”。
-
问:不同肤质(油性、干性、混合性、敏感性)在选择润肤产品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答: 不同肤质在选择润肤产品时需有所侧重:
- 油性皮肤:宜选择质地轻薄、不油腻的润肤产品,如啫喱、无油乳液或清爽型润肤乳,成分上应避免过多的封闭剂(如凡士林、高含量油脂),可选择含有甘油、透明质酸等保湿剂,以及少量硅油(如聚二甲基硅氧烷)等透气性好的润肤剂,避免使用含致痘成分(如某些酯类)的产品。
- 干性皮肤:需要滋润度高的产品,如润肤霜、润肤膏或润肤油,应选择含有丰富封闭剂(如凡士林、羊毛脂)和润肤剂(如乳木果油、角鲨烷)的产品,以强效锁水和滋养皮肤。
- 混合性皮肤:通常需分区护理,T区(额头、鼻子)可按油性皮肤选择,U区(脸颊、下巴)可按干性皮肤选择,或选择全脸使用的、质地适中、具有良好平衡性的润肤乳。
- 敏感性皮肤:应优先选择配方简单、无香精、无酒精、无色素、无刺激性防腐剂的润肤产品,成分上以神经酰胺、胆固醇、脂肪酸等修复屏障的成分为主,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香精、精油或高浓度活性成分,建议在耳后或手臂内侧进行皮试。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