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染发剂是一种以天然植物成分为主要原料,通过物理或生物方法提取色素,用于改变头发颜色的美发产品,与化学染发剂相比,其核心区别在于染发原理、成分来源和安全性,传统化学染发剂主要通过苯二胺等合成色素渗透发芯,破坏毛鳞片结构,而植物染发剂则依靠植物中的天然色素(如类黄酮、叶绿素、花青素等)附着在头发表面,或通过植物活性成分打开毛鳞片间隙实现温和着色,对发质和头皮的刺激性更低。
植物染发剂的成分与来源
植物染发剂的原料主要来源于自然界中的可食用或药用植物,常见成分包括:

-
色素类植物
- 指甲花(散沫花):含指甲花醌,能染出红棕色至黑色,是最经典的植物染发原料。
- 靛蓝植物(如木蓝、菘蓝):提取靛蓝素,用于染深蓝色或黑色,常见于天然乌发产品。
- 红茶/咖啡:含单宁酸和黑色素,可染出深棕或黑色,适合遮盖白发。
- 黑芝麻/何首乌:富含卵磷脂和铁元素,通过滋养发根辅助乌发,实际着色力较弱。
-
辅助性植物成分
- 芦荟/洋甘菊:舒缓头皮,减少染发过程中的刺激。
- 迷迭香/银杏: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增强色素附着效果。
-
载体与助剂
通常使用水、酒精或植物油(如椰子油、橄榄油)作为溶剂,搭配天然增稠剂(如淀粉)和稳定剂(如蜂蜡),避免化学防腐剂(如对羟基苯甲酸酯)的使用。
植物染发剂的作用原理
植物染发剂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着色:

- 物理覆盖:利用植物粉末或色素颗粒附着在头发表面,类似“给头发穿上一层彩色外衣”,适合临时或半永久染发(如指甲花粉染)。
- 温和渗透:通过植物中的有机酸(如柠檬酸、醋酸)短暂打开毛鳞片,让小分子色素进入发芯,但不会像化学染发剂那样破坏二硫键,因此对发质损伤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植物染发剂的着色效果受发质、白发比例和染发时间影响较大,纯白发可能需要反复多次染色才能达到均匀效果,且颜色饱和度通常低于化学染发剂。
植物染发剂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 安全性高:不含苯二胺、间苯二酚等致敏致癌物质,适合敏感头皮、孕妇及化学染发过敏人群。
- 养护发质:多数植物染发剂添加滋养成分(如芝麻油、维生素E),染发同时可改善发干干燥问题。
- 环保可降解:原料为天然植物,分解后对环境无污染,符合绿色消费趋势。
缺点:
- 颜色选择有限:主要局限于棕、黑、红棕等自然色,难以实现鲜艳色调(如紫色、蓝色)。
- 持久性较差:因色素未深入发芯,通常6-8次洗发后颜色会明显褪色,需频繁补染。
- 操作复杂:部分产品需现场调配(如指甲花与茶水混合),且染色时间较长(需等待2-4小时)。
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
植物染发剂并非适合所有人,需根据发质和需求选择:
-
推荐人群:
- 有化学染发过敏史者;
- 60%以下白发比例,追求自然遮盖效果者;
- 希望减少化学成分接触的消费者。
-
慎用人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严重受损发质(如漂染、烫发过度者),植物染发剂无法修复发芯损伤;
- 对特定植物过敏者(如菊科植物过敏者需避免含洋甘菊的产品)。
-
使用建议:
- 染发前48小时做皮肤过敏测试;
- 避免使用金属容器(如铁碗)调配,以免色素氧化变色;
- 染后使用无硅油洗发水,延长颜色保持时间。
市场常见植物染发剂类型对比
类型 | 代表原料 | 染色效果 | 持续时间 | 适用发质 |
---|---|---|---|---|
纯粉末型 | 指甲花、靛蓝粉 | 红棕/黑色 | 2-4周 | 粗硬发质 |
膏剂型 | 黑芝麻、何首乌提取物 | 自然黑棕 | 4-6周 | 中性发质 |
洗护染一体型 | 咖啡、茶多酚 | 深棕色 | 1-2周 | 细软发质 |
油墨型 | 海娜草、五倍子 | 橙红/棕黑 | 6-8周 | 干枯受损发质 |
相关问答FAQs
Q1:植物染发剂能否完全遮盖100%白发?
A:纯植物染发剂对白发的遮盖效果有限,尤其是100%全白发,由于植物色素颗粒较大,难以均匀渗透进粗硬的白发纤维,通常需要多次重复染色,且颜色可能呈现红棕或棕褐色而非纯黑色,若需彻底遮盖白发,建议选择“植物+矿物色素”的复合型产品(如含赤铁矿的天然染发剂),或接受自然过渡的染色效果。
Q2:植物染发剂会导致头皮长痘痘或脱发吗?
A:正规植物染发剂因不含刺激性化学成分,通常不会导致脱发,但若产品质量不合格(如违规添加重金属或防腐剂),可能引发头皮毛囊炎,间接导致脱发,染发过程中频繁抓挠或染发剂残留堵塞毛囊,也可能诱发痘痘,建议选择通过权威机构认证(如欧盟ECOCERT、美国USDA Organic)的产品,并确保染发后彻底冲洗头皮。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