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香(学名:Telosma cordata)是一种常见的藤本植物,属于萝藦科夜来香属,它以其独特的夜间香气和优雅的花朵而闻名,常被种植于庭院、阳台或作为园林绿化植物,以下将从整体形态特征、叶片、花朵、果实、生长习性等方面详细介绍夜来香的样子。
整体形态特征
夜来香为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茎蔓生,具有较强的攀援能力,在自然环境中,其藤蔓可长达数米,常缠绕在其他物体上生长,植株整体呈现浓绿色,枝条细长而柔软,表面光滑或略带细微的绒毛,新生枝条通常为浅绿色,随着生长逐渐变为深褐色或灰褐色,木质化程度逐渐增强。

叶片特征
夜来香的叶子为对生,呈心形或宽卵形,叶片全缘,表面光滑,质地较厚实,叶片长度通常为6至12厘米,宽度为5至10厘米,叶尖渐尖,基部心形,叶脉清晰可见,叶片正面为深绿色,背面颜色稍浅,叶柄长约2至5厘米,叶片在白天展开,夜间略微闭合,这种运动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其生长环境。
花朵特征
夜来香的花朵是其最具辨识度的部分,花朵通常为黄绿色或淡黄色,聚伞花序腋生,每花序有数朵至十余朵小花,花冠呈高脚碟状,由5片花瓣组成,花瓣基部合生成筒状,上部展开成星形,直径约1.5至2厘米,花朵在傍晚时分开放,至次日清晨逐渐闭合,这种开花习性与其传粉昆虫的活动时间相吻合。
夜来香的花香极为浓郁,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香气带有甜美的果香调,能随风飘散至较远的地方,这种香气不仅吸引夜行性昆虫如蛾类前来传粉,也使其成为备受喜爱的观赏植物。
果实与种子
夜来香的果实为蓇葖果,成对生长,呈长角状,表面光滑,成熟时为灰褐色,果实长度约10至15厘米,直径约1至2厘米,内含多数种子,种子扁平,呈椭圆形,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这种结构有助于种子借助风力传播。

生长习性
夜来香原产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冷,适宜生长温度为20至30摄氏度,冬季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植株容易受到冻害,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最佳,夜来香喜阳光充足的环境,但也耐半阴,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开花更繁茂,香气更浓郁。
栽培与应用
夜来香常被用于庭院绿化、阳台种植或作为盆栽观赏,其藤蔓可用于攀爬棚架、篱笆或墙壁,形成绿色屏障,既美观又能净化空气,夜来香的花朵可提取香料,用于制作香水或香薰产品,在一些地区,夜来香的花朵还被用于食用,如制作花茶或甜点。
夜来香与其他植物的区分
夜来香常与其他夜间开花的植物如夜香木(Cestrum nocturnum)混淆,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特征 | 夜来香(Telosma cordata) | 夜香木(Cestrum nocturnum) |
---|---|---|
科属 | 萝藦科夜来香属 | 茄科夜香木属 |
植物类型 | 藤本植物 | 灌木或小乔木 |
叶片形状 | 心形或宽卵形 | 披针形或椭圆形 |
花朵颜色 | 黄绿色或淡黄色 | 白色或淡绿色 |
花香特点 | 浓郁果香 | 浓郁甜香 |
果实类型 | 蓇葖果 | 浆果 |
夜来香的生态价值
夜来香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其花朵为夜行性昆虫提供花蜜和花粉,促进生物多样性,夜来香的叶片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注意事项
尽管夜来香香气宜人,但其花香过于浓郁时可能引起部分人群的不适,如头痛或过敏反应,建议将夜来香种植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在卧室附近种植,夜来香的汁液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接触后应及时洗手。
相关问答FAQs
Q1: 夜来香为什么只在晚上开花?
A1: 夜来香在晚上开花是为了适应其传粉昆虫的活动时间,它的主要传粉者是夜行性昆虫如蛾类,这些昆虫在夜间活动,夜来香在傍晚开放花朵并释放浓郁香气,以吸引这些昆虫前来传粉,从而提高繁殖成功率,夜间开花还能减少白天高温对花朵的水分蒸发,有利于花朵的保鲜。
Q2: 夜来香适合在室内种植吗?
A2: 夜来香可以室内种植,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夜来香需要充足的阳光,室内种植时应放置在光照良好的窗台或阳台;夜来香喜湿润环境,需保持土壤微湿,但避免积水;夜来香的花香较为浓郁,若在卧室种植可能影响睡眠,建议选择通风良好的客厅或阳台种植,室内种植的夜来香需要定期修剪,以控制其生长规模。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