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脱落是现代人常见的困扰之一,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潜藏着健康问题,当发现头发异常脱落时,及时就医是关键,但很多人不清楚该挂哪个科室,头发脱落涉及的科室较多,需要根据具体症状和伴随表现来选择合适的科室就诊,才能精准诊断并有效治疗。
头发脱落的主要就诊科室及适用情况
头发脱落的原因复杂多样,可能涉及皮肤、内分泌、免疫、营养、精神等多个系统,就诊科室的选择需要结合脱发的类型、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进行初步判断,以下是常见的就诊科室及其适用范围:

皮肤科(最常见、最推荐的科室)
皮肤科是头发脱落就诊的首选科室,因为绝大多数脱发问题属于皮肤科的诊疗范畴,皮肤科医生具备专业的毛发疾病诊疗知识,能够通过视诊、皮肤镜检查、毛囊检测等手段,明确脱发的类型和原因。
- 适用情况:
- 雄激素性脱发(AGA):这是最常见的脱发类型,与遗传和雄激素有关,表现为发际线后移、头顶头发逐渐稀疏,男女均可发生,男性多呈“M”型脱发,女性多呈“圣诞树”型 diffuse thinning)。
- 斑秃: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圆形或椭圆形脱发斑,头皮光滑无炎症,严重者可发展为全秃或普秃。
- 休止期脱发:由分娩、手术、快速减肥、营养不良、精神压力等因素导致,表现为弥漫性脱发,轻拉头发会有较多头发脱落。
- 头癣:由真菌感染引起,脱发区可能有断发、脓疱、鳞屑或红斑,伴瘙痒。
- 瘢痕性脱发:如毛囊炎、盘状红斑狼疮等疾病破坏毛囊后形成的永久性脱发,脱发区皮肤萎缩、光滑。
- 诊疗手段:皮肤镜检查(观察毛囊形态)、真菌镜检(排除头癣)、血液检查(激素水平、营养指标等)、头皮活检(疑难病例)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米诺地尔、非那雄胺)、低能量激光治疗、PRP(富血小板血浆)疗法、毛发移植等。
内分泌科
内分泌系统疾病可能通过影响激素水平或代谢间接导致脱发,尤其是当脱发伴随其他内分泌症状时,需要内分泌科的介入。
- 适用情况:
-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或功能减退(甲减)都可能导致弥漫性脱发,常伴有心悸、体重异常、情绪波动、月经紊乱等症状。
-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育龄女性常见,表现为月经稀发、肥胖、多毛,同时伴有头顶或发际线脱发(雄激素性脱发的一种)。
- 库欣综合征:长期皮质醇过高导致,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紫纹,同时可能出现脱发。
- 垂体疾病:如垂体瘤,可能影响多种激素分泌,导致脱发及其他内分泌紊乱表现。
- 诊疗重点:通过血液检查(甲状腺功能、性激素、皮质醇等)明确内分泌异常,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调整甲状腺功能、控制PCOS等),脱发症状多随原发病好转而改善。
免疫科(风湿免疫科)
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以脱发为首发或伴随症状,尤其是当脱发伴随关节疼痛、皮疹、口腔溃疡等其他系统表现时,需要免疫科评估。
- 适用情况: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可出现弥漫性脱发或斑片状脱发,常伴随面部蝶形红斑、光过敏、关节痛、肾脏损害等。
- 盘状红斑狼疮:主要侵犯皮肤,表现为头皮上的红斑、鳞屑,毛囊破坏后形成瘢痕性脱发。
-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等可能伴随自身免疫性脱发,且常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存。
- 诊疗重点:通过自身抗体检测(如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等)、组织活检等明确诊断,治疗以免疫调节为主(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控制原发病后脱发可能得到缓解。
中医科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之华在发”,脱发多与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血瘀湿热等因素相关,中医科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针灸、梅花针等方式调理身体,改善脱发。

- 适用情况:
- 气血两虚型:头发稀疏、干燥、易断,伴面色苍白、乏力、心悸,常见于产后、大病初愈者。
- 肝肾阴虚型:头发干枯、脱落,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常见于中老年人或长期熬夜者。
- 血热风燥型:突然大量脱发,头屑多、头皮瘙痒,伴口干舌燥,常见于精神压力大、熬夜者。
- 湿热蕴脾型:头发油腻、脱落,伴头皮油腻、口苦、大便黏滞,常见于饮食不节、喜食油腻者。
- 诊疗方法:中药内服(如七宝美髯丹、二至丸等加减)、针灸(百会、头维、足三里等穴位)、梅花针叩刺头皮、中药外用(如侧柏叶、首乌等煎水洗头)。
精神心理科
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导致或加重脱发,形成“脱发-焦虑-脱发加重”的恶性循环。
- 适用情况:
- 精神性脱发:因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睡眠不足等导致,表现为弥漫性脱发,轻拉试验阳性。
- 躯体化障碍:长期心理压力通过躯体症状表现,脱发可能伴随头痛、胃肠不适等。
- 诊疗重点:通过心理评估(如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明确心理状态,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认知行为治疗,或配合抗焦虑/抑郁药物(如舍曲林、帕罗西汀等),同时改善生活习惯,缓解压力。
营养科
营养不良或营养不均衡是脱发的常见诱因,尤其见于过度节食、挑食、消化吸收障碍的人群。
- 适用情况:
- 蛋白质缺乏:头发主要由角蛋白构成,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头发干枯、易断、脱落。
- 微量元素缺乏:铁、锌、铜等元素缺乏影响毛囊健康,导致脱发;维生素B族、维生素D等缺乏也可能引起脱发。
- 过度节食减肥:热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导致身体优先保障重要器官供血,毛囊供血减少而脱发。
- 诊疗重点:通过膳食调查、血液营养指标检测(如血清铁蛋白、锌浓度等)评估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补充缺乏的营养素,改善脱发。
头发脱落就诊前的准备
为了提高就诊效率,就诊前可做好以下准备:
- 记录脱发情况:脱发开始时间、进展速度、脱发部位(局部/弥漫)、每日脱发量(如每天掉多少根)、有无家族史。
- 伴随症状:头皮是否瘙痒、疼痛、红肿;有无其他身体不适(如月经不调、体重变化、关节痛等)。
- 生活习惯:近期是否压力过大、熬夜、节食;洗发护发产品使用情况;有无烫染、扎过紧的头发。
- 既往检查和治疗:做过哪些检查(如激素、甲状腺功能)、用过哪些药物(如米诺地尔、非那雄胺)及其效果。
- 药物清单:目前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保健品),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诊断。
不同脱发类型与科室选择对应表
脱发类型 | 主要特征 | 首选科室 | 次选科室(必要时) |
---|---|---|---|
雄激素性脱发 | 发际线后移、头顶稀疏,男女表现不同 | 皮肤科 | 内分泌科(女性伴PCOS) |
斑秃 | 圆形/椭圆形脱发斑,光滑无炎症 | 皮肤科 | 免疫科(泛发性/进展快) |
休止期脱发 | 弥漫性脱发,诱因明确(分娩、压力等) | 皮肤科 | 营养科、精神心理科 |
头癣 | 脱发区有断发、脓疱、鳞屑,伴瘙痒 | 皮肤科 | |
瘢痕性脱发 | 脱发区皮肤萎缩、光滑,毛囊破坏 | 皮肤科 | 免疫科(如红斑狼疮) |
甲状腺疾病相关脱发 | 弥漫性脱发,伴甲亢/甲减症状(心悸、乏力等) | 内分泌科 | 皮肤科 |
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脱发 | 脱发伴关节痛、皮疹、口腔溃疡等 | 免疫科 | 皮肤科 |
营养不良性脱发 | 头发干枯、易断,伴消瘦、乏力 | 营养科 | 皮肤科 |
精神性脱发 | 压力大、焦虑后弥漫性脱落 | 精神心理科 | 皮肤科 |
相关问答FAQs
Q1:每天掉多少根头发算正常?超过多少需要警惕?
A:健康人每天脱发50-100根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这是因为头发处于不断生长和脱落的周期中(生长期、退行期、休止期),如果每天脱发量持续超过100根,或出现明显的头发稀疏、头皮裸露,且持续2个月以上,就需要警惕病理性脱发,建议及时到皮肤科就诊,通过毛囊检测、血液检查等明确原因。

Q2:脱发只与遗传有关吗?会不会是身体其他疾病的信号?
A:脱发并非仅与遗传有关,遗传主要影响雄激素性脱发的易感性,脱发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甲减)、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斑秃)、营养不良(缺铁、缺锌)、精神心理问题(焦虑、抑郁)等,如果脱发伴随其他症状(如体重变化、关节痛、月经紊乱、头皮异常等),应优先排查内科或免疫科疾病,避免仅将脱发视为“美容问题”而延误原发病的治疗。
暂无评论,2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