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癣,俗称“灰指甲”,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甲板或甲下组织病变的慢性皮肤疾病,这种疾病不仅影响指甲的美观,还可能导致甲结构破坏、疼痛甚至继发感染,尤其好发于脚趾甲,手指甲也可发生,甲癣的真菌感染通常由皮肤癣菌、酵母菌或非皮肤癣菌(如霉菌)引起,其中红色毛癣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约占所有甲癣病例的80%以上,这种真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因此公共浴室、游泳池、健身房等场所是感染的高发区域,甲癣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共用拖鞋、指甲刀、毛巾等物品间接传播,也可通过自身接触传播(如同时患有足癣,搔抓后再接触指甲)。
甲癣的发生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与宿主因素、环境因素及病原体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宿主角度看,免疫力低下、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高龄人群以及指甲存在微小创伤(如修剪过深、穿鞋挤压)的人群更易感染,长期穿不透气的鞋袜、手足多汗、长期浸泡在水中的职业(如渔民、清洁工)也会增加感染风险,甲外伤(如踢到硬物、甲下淤血)可能导致甲板屏障破坏,为真菌入侵创造条件,从病原体特性来看,皮肤癣菌能产生角蛋白酶,这种酶可分解甲板中的角蛋白,使甲板增厚、变色、碎裂,从而在甲内生存并繁殖。

甲癣的临床表现多样,根据感染部位和程度可分为多种类型,最常见的类型是远端侧缘甲下型,表现为甲板远端和侧缘增厚、变色(呈白色、黄色或褐色)、甲板与甲床分离、甲床碎屑堆积,其次是浅表白色甲下型,多见于手指甲,表现为甲板表面出现白色云雾状斑片,逐渐扩大并融合,甲板表面失去光泽,变得粗糙,近端甲下型相对少见,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表现为甲根近端甲板出现白斑,并向甲远端蔓延,常伴有甲周皮肤感染(甲沟炎),全甲毁坏型是甲癣的严重类型,整个甲板被真菌侵犯,甲板显著增厚、变形、变色,甚至脱落,甲床完全被破坏,不同类型的甲癣在病程进展中可能相互转化,若不及时治疗,感染范围可逐渐扩大,累及多个指甲。
甲癣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真菌学检查,典型的甲癣通过肉眼观察即可初步判断,但需与其他甲病(如银屑病甲、甲扁平苔藓、甲营养不良、黄色甲综合征等)鉴别,实验室检查中,甲板真菌镜检是常用的快速诊断方法,通过刮取甲屑或甲下碎屑,在显微镜下观察真菌菌丝或孢子,阳性结果可明确真菌感染,但镜检阴性不能完全排除甲癣,需结合真菌培养,真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种类,为抗真菌药物选择提供依据,但培养时间较长(通常需2-4周),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也逐渐应用于甲癣的诊断,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但成本较高,临床尚未普及,对于疑难病例,甲组织病理检查( PAS染色)可观察到甲组织中的真菌成分,是诊断的金标准。
甲癣的治疗目标是清除真菌、恢复甲板正常外观和功能,防止复发和传播,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等,外用药物适用于早期、单发、甲板受累面积较小的病例,常用药物包括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胺搽剂等,这类药物需长期使用(通常需6-12个月),通过渗透甲板抑制真菌生长,但外用药物穿透甲板的能力有限,对于增厚严重的甲板效果较差,口服药物是中重度甲癣的主要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等,特比萘芬是首选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合成发挥作用,疗程通常为12-18周(手指甲)或24-36周(脚趾甲),伊曲康唑采用“脉冲疗法”(每月服药1周,连续3-4个月),对皮肤癣菌和酵母菌均有效,口服药物需注意肝功能监测,尤其对于肝功能不全、老年患者及长期服药者,物理治疗包括激光治疗、光动力治疗等,通过光热效应或光敏反应杀灭真菌,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疗效尚需更多临床研究证实。
甲癣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保持手足干燥清洁、避免共用个人物品、穿透气鞋袜、及时治疗足癣等,对于高危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应定期检查指甲,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场所应穿自备拖鞋,避免赤脚行走,减少真菌接触机会,甲癣的治疗周期较长,患者需遵医嘱坚持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减量,以免复发,治疗后应定期随访(通常每3个月1次),直至甲板完全恢复正常(需6-18个月,因指甲生长速度而异)。

以下是甲癣相关治疗的注意事项表格:
治疗方法 | 适用情况 | 优点 | 缺点 | 注意事项 |
---|---|---|---|---|
外用药物 | 早期、单发、甲板受累面积小 | 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 穿透力弱,疗程长 | 需坚持使用,避免接触黏膜 |
口服药物 | 中重度、多甲受累、外用无效 | 疗效确切,穿透力强 | 副作用大,需监测肝功能 | 孕妇、肝病患者禁用或慎用 |
激光治疗 | 辅助治疗,药物不耐受者 | 无创,无药物相互作用 | 疗效不确切,费用高 | 需多次治疗,联合药物效果更佳 |
甲板手术拔除 | 甲板严重增厚、药物无法渗透 | 快速去除感染甲板 | 创伤大,易复发,可能引起感染 | 适用于疼痛明显或继发感染者 |
甲癣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甲癣导致甲板增厚变形,可影响穿鞋和行走,导致疼痛或步态异常;对于糖尿病患者,甲癣引发的甲沟炎或皮肤破损可能加重,甚至导致糖尿病足,严重时需截肢,甲癣的真菌可通过自身传播至身体其他部位(如腹股沟、臀部),引发体癣、股癣等,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甲癣患者至关重要。
相关问答FAQs:
-
问:甲癣能彻底治愈吗?会复发吗?
答:甲癣通过规范治疗可以彻底清除真菌,恢复甲板正常外观和功能,但由于指甲生长周期较长(手指甲约3-6个月,脚趾甲约9-12个月),治疗需持续至甲板完全再生,通常需6-18个月,治疗后若不注意预防(如再次接触真菌、足癣未治愈、免疫力低下等),可能复发,治愈后仍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检查指甲,避免复发诱因。(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问:甲癣会传染给家人吗?如何预防传染?
答:甲癣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如搔抓患处后接触家人皮肤)或间接接触(如共用拖鞋、指甲刀、毛巾等)传播给家人,预防传染的措施包括:不与家人共用个人物品,尤其是指甲修剪工具、鞋袜、浴巾等;患者应单独使用拖鞋,并定期消毒(用沸水煮或含氯消毒剂浸泡);保持手足干燥,穿透气鞋袜,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及时治疗足癣、体癣等伴随的真菌感染;家人若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原来甲癣就是灰指甲啊!快看看自己的脚指甲,变厚发灰别大意,可能是甲癣信号,早发现早处理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