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高最新标准是什么?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实践的发展,血脂异常的诊断和管理标准也在不断更新,我国及国际医学界普遍采用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作为评估血脂水平的基本指标,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血脂干预的首要靶点,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血脂高的最新标准主要基于不同危险分层对LDL-C的控制目标值,同时结合其他血脂指标的综合判断。
血脂四项的正常范围与异常分层
血脂水平的判断需结合空腹静脉血检测结果,参考范围如下(单位:mmol/L): | 检测指标 | 正常范围 | 边缘升高 | 升高 | |----------------|----------------|----------------|----------------| | 总胆固醇(TC) | <5.18 | 5.18-6.19 | ≥6.20 | | 甘油三酯(TG) | <1.70 | 1.70-2.25 | ≥2.26 |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 <3.12 | 3.14-4.91 | ≥4.92 |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 ≥1.04(男)≥1.30(女) | <1.04(男)<1.30(女) | -(过低为危险因素) |

注:HDL-C过低(男性<1.04 mmol/L,女性<1.30 mmol/L)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其升高(1.55 mmol/L)具有保护作用。
血脂异常的危险分层与LDL-C控制目标
最新标准的核心是根据个体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制定差异化的LDL-C控制目标,主要分为以下四层:
极高危人群
定义:已确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症等),或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病(3-4期)的患者。
LDL-C控制目标:<1.4 mmol/L(部分指南建议<1.8 mmol/L,且较基线降低≥50%)。
高危人群
定义:单一严重危险因素(如LDL-C≥4.9 mmol/L、糖尿病合并靶器官损害、高血压合并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等),或危险因素评分≥7.2分的患者。
LDL-C控制目标:<2.6 mmol/L(部分指南建议<1.8 mmol/L,较基线降低≥50%)。

中危人群
定义:具有1-2项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吸烟、低HDL-C、肥胖、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等),且危险因素评分<7.2分的患者。
LDL-C控制目标:<3.0 mmol/L(较基线降低≥30%)。
低危人群
定义:无危险因素的普通健康人群。
LDL-C控制目标:<3.4 mmol/L(通常无需药物治疗,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
甘油三酯(TG)升高的管理标准
虽然LDL-C是干预靶点,但甘油三酯显著升高(≥5.64 mmol/L)会增加急性胰腺炎风险,需优先干预,最新标准建议:
- 轻中度升高(1.7-5.63 mmol/L):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控制饮食、减重、限酒、增加运动),若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如HDL-C降低、糖尿病)可考虑药物治疗(如贝特类、高纯度鱼油)。
- 重度升高(≥5.64 mmol/L):立即启动药物治疗(如贝特类、烟酸),预防急性胰腺炎,同时评估并干预继发性因素(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等)。
生活方式干预的核心地位
无论何种危险分层,生活方式干预都是血脂管理的基础,最新指南强调:

- 饮食控制:减少饱和脂肪酸(如动物内脏、肥肉)和反式脂肪酸(如油炸食品、加工零食)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全谷物、蔬菜)、不饱和脂肪酸(深海鱼、坚果)的摄入。
-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
- 体重管理:维持BMI在18.5-23.9 kg/m²,男性腰围<90 cm,女性<85 cm。
- 戒烟限酒:吸烟会降低HDL-C并损伤血管内皮,需严格戒烟;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25 g,女性<15 g。
药物治疗的适应症与选择
当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后LDL-C仍未达标时,需启动药物治疗:
- 他汀类药物:一线用药,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降低LDL-C,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30%-40%。
- 依折麦布: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与他汀联用可进一步降低LDL-C15%-20%。
- PCSK9抑制剂:用于难治性高胆固醇血症或他汀不耐受者,可降低LDL-C50%-70%,但价格较高。
- 其他药物:如胆酸螯合剂、烟酸等,目前临床应用较少。
特殊人群的血脂管理
- 老年人:≥70岁患者需评估药物耐受性,避免高强度他汀治疗,优先选用中等剂量他汀或依折麦布。
- 妊娠期女性:禁用他汀类药物,以饮食运动干预为主,严重高脂血症需终止妊娠后再治疗。
- 儿童青少年: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合并危险因素者,可考虑低剂量他汀治疗,需专科医生指导。
相关问答FAQs
Q1:血脂化验单上的“正常范围”是否适用于所有人?
A1:不适用,化验单上的正常范围是基于健康人群统计得出的参考值,而个体血脂控制目标需结合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糖尿病患者即使LDL-C为3.0 mmol/L(化验单正常范围),也属于高危人群,需控制在<2.6 mmol/L以下,解读血脂结果需由医生综合评估,不能仅凭参考值判断。
Q2:没有症状是否需要降血脂治疗?
A2:需要,血脂异常尤其是LDL-C升高,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但会逐渐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出现心绞痛、脑梗死等症状,血管病变已不可逆,某患者体检发现LDL-C为4.5 mmol/L,虽无不适,但合并高血压,属于高危人群,需立即启动生活方式干预,必要时药物治疗,以预防心血管事件,血脂管理强调“早期干预、风险分层”原则,而非依赖症状。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