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肉肿痛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可能由牙龈炎、牙周炎、智齿冠周炎、根尖周炎或食物嵌塞等引起,选择合适的药物需要根据病因和症状严重程度判断,以下从不同病因出发,详细说明常用药物及使用方法,并附用药注意事项表格供参考。
针对牙龈炎/牙周炎引起的肿痛
牙龈炎和牙周炎是最常见的牙肉肿痛原因,主要由于牙菌斑堆积导致牙龈红肿、刷牙出血、疼痛,治疗以控制感染、消除炎症为主,常用药物包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外用药物
- 氯己定含漱液: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减少口腔内致病菌,缓解牙龈红肿,每日3次,每次含漱30秒,连续使用不超过5天(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牙齿染色)。
- 碘甘油:直接涂抹于牙龈肿痛处,具有杀菌、消炎作用,适用于牙龈乳头红肿、溢脓的情况,用棉签蘸取后涂抹,每日2-3次。
- 甲硝唑凝胶:局部抗厌氧菌药物,对牙周袋内的致病菌有效,直接注入牙周袋内,每日1-2次。
-
口服药物
若炎症较重,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需口服抗生素:- 阿莫西林:广谱青霉素类,对革兰氏阳性菌效果较好,成人每次0.5g,每日3次,疗程5-7天(青霉素过敏者禁用)。
- 甲硝唑:抗厌氧菌药物,对牙周炎的致病菌(如梭杆菌、卟啉单胞菌)有效,成人每次0.4g,每日3次,疗程5-7天;服药期间需禁酒,避免双硫仑样反应。
针对智齿冠周炎引起的肿痛
智齿萌出不全时,牙龈覆盖形成盲袋,食物残渣堆积易引发冠周炎,表现为牙龈肿胀、疼痛、张口受限,严重时可伴面部肿胀,治疗以局部冲洗、消炎为主:
- 局部冲洗:用3%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交替冲洗盲袋,清除脓性分泌物,然后涂抹碘甘油或复方碘溶液(如碘仿糊剂),每日1-2次。
- 口服药物:
- 抗生素: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如奥格门汀),对厌氧菌和需氧菌均有效,成人每次1.2g,每日3次;或头孢克肟,每次0.1g,每日2次。
- 止痛药:若疼痛剧烈,可短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每次0.3g,每日2次)或对乙酰氨基酚(每次0.5g,每日4次,不超过5天)。
针对根尖周炎引起的肿痛
根尖周炎多由牙髓感染扩散导致,表现为牙龈肿胀、跳痛、牙齿浮起感,甚至形成脓肿,需先进行根管治疗,药物治疗作为辅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口服抗生素:同冠周炎,常用阿莫西林、甲硝唑,若脓肿形成需联合用药(如阿莫西林+甲硝唑)。
- 止痛药: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若脓肿未切开引流,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其他辅助用药及注意事项
- 中药含片:如西瓜霜含片、金银花含片,具有清热解毒、消肿作用,适用于轻度肿痛,含服每日3-4次。
- 止痛漱口水:含有利多卡因等成分的漱口水可暂时缓解疼痛,但需遵医嘱短期使用,避免掩盖病情。
用药注意事项表格
药物类型 | 禁忌人群 | 常见副作用 | 使用建议 |
---|---|---|---|
氯己定含漱液 | 牙齿牙周病者慎用(可能加重牙结石) | 牙齿染色、味觉改变 | 连续使用不超过5天,用药后漱口 |
甲硝唑 | 孕妇、哺乳期妇女,酒精过敏者 | 恶心、呕吐、金属味,双硫仑样反应 | 服药期间禁酒,避免饮酒性饮料 |
布洛芬 | 胃溃疡、肾功能不全者,孕妇(晚期) | 胃部不适、皮疹,长期使用肾损伤 | 餐后服用,避免空腹,疗程不超过5天 |
碘甘油 | 对碘过敏者 | 过敏反应(皮疹、呼吸困难) | 涂抹后避免吞咽,儿童慎用 |
相关问答FAQs
Q1:牙肉肿痛能自己买甲硝唑吃吗?
A1:不建议自行服用甲硝唑,虽然甲硝唑对牙周炎、冠周炎有效,但需明确病因(如是否为厌氧菌感染),且需注意禁忌症(如酒精过敏、肝功能异常),盲目用药可能导致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或掩盖真实病情(如牙髓炎、根尖周炎需专业治疗),建议先就医检查,遵医嘱用药。
Q2:牙肉肿痛期间除了用药,还需要注意什么?
A2:用药期间需配合口腔护理:①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避免刺激牙龈;②使用牙线清理食物嵌塞,但避免用力过猛;③用温盐水(37℃左右)漱口,每日3-4次,缓解肿痛;④避免辛辣、过烫食物,减少对牙龈的刺激;⑤若肿痛加重、出现面部肿胀或发热,需及时就医,可能需切开引流或进一步治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