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北京时间9月22日17时,第18号台风“桦加沙”维持超强台风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以上(62米/秒,约223公里/小时),中心最低气压910百帕,七级风圈半径340—48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160—200公里,十二级风圈半径80—120公里,体积庞大、能量充沛,其中心位于东沙岛东偏南约59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正以20公里/小时稳定向偏西方向移动,预计22日夜间穿过巴士海峡,23日凌晨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随后逐渐转向西偏北方向,24日凌晨至下午以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14—16级,45—52米/秒)在广东西部至海南岛东北部一带沿海登陆,登陆后西行穿过雷州半岛进入北部湾,强度缓慢减弱。
中央气象台、广东省气象台、海南省气象台均给出高度一致的登陆区间:湛江至阳江沿海概率最大,但鉴于台风北侧副热带高压强势且稳定,后期路径仍有±100公里摆动空间,若高压略弱,中心可能擦过海南东北部;若高压略强,则可能在茂名至湛江之间二次登陆,无论哪种情形,珠江口以西至琼州海峡的沿海市县都将直面台风本体核心风雨。

风的影响方面,22日20时至23日20时,巴士海峡、南海东北部将出现14—17级旋转风,阵风可达17级以上;台湾海峡、广东中东部沿海、福建南部沿海风力9—11级,阵风12—13级;23日夜间至24日白天,广东中西部沿海、海南北部沿海、琼州海峡、北部湾北部风力将自东向西迅速增强到12—15级,阵风16—17级;24日夜间起风力自东向西逐渐减弱,深圳、珠海、香港、澳门、中山、江门、阳江、茂名、湛江、海口、文昌、澄迈、临高、儋州等地陆地阵风均可达11—14级,局部高地15级。
雨的影响方面,22日夜间起广东沿海和海南北部开始出现大到暴雨;23日珠江三角洲南部、粤西、海南北部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过程雨量250—400毫米,局地500毫米以上);24日是降雨最强时段,阳江、茂名、湛江、海口、澄迈、临高可能出现特大暴雨,24小时雨量300—450毫米,局地超500毫米;25日强降雨区西移至广西沿海及越南北部,城市内涝、山洪、滑坡、泥石流风险极高,需重点防范。
风暴潮与海浪方面,国家海洋预报台22日16时继续发布风暴潮红色警报和海浪红色警报:预计23日下午至24日夜间,珠江口至雷州半岛东岸将出现80—220厘米的风暴增水,其中阳江至湛江岸段最大增水可达220厘米,部分潮位站将出现超过警戒潮位的高潮位;南海北部将出现8—12米的狂浪到狂涛区,近海海域浪高6—9米,海南北部、广东西部沿岸将出现4—6米的巨浪到狂浪,琼州海峡23日夜间起将出现3—5米的大浪到巨浪,所有滨海旅游、海上作业、港口码头需立即回港避风。
目前广东已启动Ⅱ级应急响应,湛江、茂名、阳江、江门、珠海、深圳、中山、香港、澳门陆续发布台风黄色或橙色预警信号,深圳、珠海、江门、阳江、湛江、茂名已宣布23—24日中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停课,琼州海峡23日08时起全线停航,湛江西站、茂名站、阳江站部分列车停运,深圳宝安机场、珠海金湾机场、湛江吴川机场已取消23—24日大量航班,海南启动Ⅲ级响应,海口、澄迈、临高、儋州、文昌发布台风黄色预警,环岛高铁、海口市郊列车23—24日全线停运,所有景区、涉海旅游项目关闭,广西沿海、福建南部、香港、澳门也同步提升应急响应级别。

气象部门提醒,“桦加沙”强度极端、风圈巨大、风雨潮三碰头,破坏力可能接近或超过2018年“山竹”,公众务必保持高度警惕:留在安全室内,加固门窗,储备至少三日饮用水和即食食品,远离玻璃幕墙、临时搭建物、广告牌、低洼积水区;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地铁口提前放置挡水板、沙袋;海上船只立即回港,人员上岸;沿海低洼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人员听从政府安排及时转移;实时关注中央气象台、各地气象台滚动发布的最新路径、预警和防御指引。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