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票比成人票还贵?过时规则该改了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最新消息 正文

“儿童票比成人票还贵”在2025年暑期成为社交平台高频吐槽,表面看只是几十到几百元的价差,背后却是一套二十多年未做系统性修订的票价规则与市场化的机票价格体系之间的错位,民航局1996年颁布的《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写明:2—12岁儿童可购买“成人全价票的50%”,并免收机场建设费、燃油附加费减半,这条优惠在当年“全价票”几乎不打折的年代确实划算,但放到今天,全价经济舱常年只是“挂牌价”,航空公司通过官网、OTA、企业客户等渠道把九成以上位以2—4折抛售,50%×挂牌价”反而高于“30%×挂牌价”的成人折扣票,出现价格倒挂。

从记者8月对携程、飞猪、同程等平台的随机抽查看,北京—海口、上海—成都、广州—西安等30条暑期热门航线中,有11条出现儿童票高于成人最低票价,价差最高达630元,平台客服口径一致:儿童票折扣舱位由航空公司动态投放,平台无权改价;如果航司没有放出“儿童特价舱”,系统只能按经济舱全价Y舱的50%出票,换句话说,成人票可以随市场实时浮动,儿童票却被锁死在“基准价对折”这一根绳上,无法共享同一航班的低价库存。

儿童票比成人票还贵?过时规则该改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家长们的愤怒集中在三点:第一,规则写明“儿童享受优惠”,实际却可能付出更高成本,法理与情理冲突;第二,第三方平台技术架构默认“儿童不能单独买成人票”,必须捆绑成人同时下单,导致家长想“曲线省钱”也做不到;第三,即使航空公司官网已开放“儿童可购买与成人同价折扣舱”,信息却散落在不同航司的不同页面,缺乏统一提示,消费者需要在多个App之间来回比价,维权成本高。

法律层面并非没有依据可寻。《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条提出“公共交通应当对未成年人实施免费或者优惠票价”,但何为“优惠”并无量化标准;民航局2021年修订的《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把儿童票定价权下放给航空公司,却又保留“不得低于50%”的老条款,造成政策半市场化半计划化的尴尬,铁路系统在2023年率先破局:12306把儿童票从“固定50%”改为“按成人公布票价的50%或成人执行票价的较低者”,并允许儿童直接购买低于5折的成人票,暑期未出现倒挂投诉,航空业若照搬铁路逻辑,技术门槛并不高,关键在于打破“儿童票=Y舱全价50%”的路径依赖。

航空公司其实已有松动,国航、东航、南航、川航等官网和App在2024年底陆续上线“儿童可享与成人同舱同价”选项,部分航班甚至默认给儿童自动匹配最低舱位,但OTA端因接口改造、风控审核、退改签规则差异,同步滞后,民航局运输司在8月15日给各航司和平台的行业提示中,首次写明“鼓励放开儿童票折扣限制,确保儿童实际支付金额不高于成人最低票价”,被视为政策松绑信号,业内普遍预计,2025年冬春季航班计划换季后,新版运价系统将全面支持“儿童票随动成人最低舱”,倒挂现象有望终结。

对消费者而言,在新规则落地前,有三条权宜之计:一,优先在航空公司官方App或小程序购票,勾选“儿童与成人同价”选项;二,若已在第三方平台下单且出现倒挂,可截图比价记录,向平台或12326民航服务质量监督电话申诉,多数航司会补差价或允许免费退票重购;三,国际航线可大胆给儿童直接购买成人折扣票,IATA统一规则允许儿童使用成人票种,只需在乘机人信息中注明出生日期即可。

儿童票比成人票还贵?过时规则该改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更长远角度看,“儿童票比成人票贵”只是传统优惠框架与动态定价时代碰撞的缩影,高铁、长途汽车、主题公园乃至电影院都在经历同样阵痛:当市场折扣常态化,固定比例的优惠就会失灵,监管部门需要做的,是把“优惠”定义为“实际支付金额低于市场平均价”,而非“票面固定折扣”;同时要求平台在搜索页显著提示“儿童可享最低价”,把知情权还给家长,让规则跟上市场,而不是让市场迁就规则,才是对儿童权益的真正保护。

儿童票比成人票还贵?过时规则该改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怎么样的洗面奶才能真的美白不伤肤?
« 上一篇 2025-09-22
lamer洗面奶生产日期在哪看?过期了还能用吗?
下一篇 » 2025-09-22

相关文章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1人围观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

动态快讯

标签列表

目录[+]